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皇亲在新密,康熙老师也在新密!还是同一家族里!这个厉害了!!!

一座宗祠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变迁,新密市白寨镇光武陈村的宗祠也不例外,饱受300多年风雨和战火的它蕴藏着陈氏家族的苦难、荣耀和变迁。明朝时期是皇亲国戚,共出了5个郡马。清朝时陈氏家族更是显赫,陈日章曾做过顺治、康熙两位皇帝的老师,在陈氏宗祠中,直到如今还存有康熙、雍正亲笔题写的匾额。


村中的“八大院”如今所剩不多,往日的辉煌也渐退出老辈人的记忆。 

陈氏后人围坐祠堂之中商谈族中要事 

陈氏宗祠里悬挂着康熙题写额 


一户人家在300多年的大树下乘凉用餐 



村中残存的老宅仿佛向后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这块砖烧制于雍正年间 贾俊生/图


一个家族曾出5个郡马爷 
    光武陈村历史上叫王家寨,与陈姓的渊源最早始于东汉初,东汉光武帝刘秀自南阳起兵后,与王莽军队在中原地区展开了拉锯战,汉军为扼守颍川,派将军陈俊在这里驻兵,刘秀稳定住政权后,便将陈俊驻兵的地方赐封为光武陈。 

1271年,忽必烈进兵中原后,为同化汉族,派蒙古人驻扎到这里,并把名字改回王家寨。元朝末年,百姓纷纷造反,聚众赶走了蒙古王族,王家寨至明朝初数年没有人居住。

再次启用光武陈这个名字,已是明代的事了。元末时,陈永亮曾与朱元璋势均力敌,但最终战败,陈永亮的子孙为逃避朱元璋的“赶尽杀绝”改姓为“贾”。明初洪武元年,光武陈始祖陈遂迁居到新密西北40余里磨旗山东侧。陈遂的孙子是个石匠,一日他来到此地,得知此地原名为光武陈后,感觉此地便于居住,又与陈姓有渊源,就带着家眷在这里安顿下来。 

朱元璋孩子众多,陈氏子孙中有一名叫陈仪的成为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的女婿,自此以后,光武陈氏便开始兴盛起来,成为明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后来又有陈邦定、陈奇策、陈孟、陈虞做了郡马爷,如今在陈氏宗祠内,还悬挂有“五尚皇亲”的匾额。 

    豪门望族的“八大院” 
    光武陈村原有“八大院”,这是光武陈村陈氏子孙们的荣耀,也是他们的遗憾,荣耀的是明清时期祖先们的辉煌,遗憾的是“八大院”中五个大院已经毁坏得不见踪影,其他的三个大院大多也成了残垣断壁。 
    说起光武陈村的八大院,还要从五世祖陈仪说起。陈家迁到光武陈后,由于勤俭持家、善于理财,又备受皇亲恩宠,没多久就成了富甲一方的豪门望族,陈仪有八个儿子一个女儿,都继承了陈家的良好传统,在仕途上都有发展。 
    在中国古代,家业兴盛后免不了要大兴土木,陈氏家族也一样,除排行老八的女儿外,陈仪的八个儿子按照五行八卦九宫所坐落的方位,设计规划出了八大院的布局,以及与之配套的花园、望景台等。 

八大院的建筑形式和模式大致相同,既各自成院又远远相通,整体上都由大门、过庭、花庭和堂楼四部分组成。

陈氏家族的两位名人 
    在清代,陈日章和陈邦彦是陈氏家族最为出名的两个人。在陈氏宗祠的拜堂内,悬挂有“庆余两朝”的匾额,上面有“弟子玄烨题”字样,这是康熙帝玄烨专门为他的老师陈日章所书。

陈日章生于1632年,从小聪明伶俐,又极其好学,中举人后在鹿邑做了几年官,由于政绩卓著,被推荐入宫中,授予翰林院待诏,先后教过顺治、康熙。陈日章教了康熙10年,康熙与陈日章的感情也特别深,康熙长大亲政后,陈日章又成为康熙的得力谋士。 
    《康熙字典》始编于1710年,用了6年时间编撰完毕,共收录汉字47035个,它的体例成为后世出版字书的蓝本,它的文字、音义、书证被广泛应用。而这本浩大的著作就凝聚了光武陈村陈邦彦的心血。在康熙年间,陈邦彦作为翰林参与了《康熙字典》的编撰工作,而且《康熙字典》的序言也是康熙下诏让陈邦彦写的。 


帝师陈日章  

陈日章,字子暗,号公寿,今新密市白寨镇光武陈人。清康熙癸卯科举人,曾任河南鹿邑县教谕,因政绩卓著,才华横溢,受封翰林院待诏,纂修明史馆牧掌官,受选康熙帝玄烨老师。

陈日章生于明崇祯五年二月二十日,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终年五十九岁。妻曹氏诰封儒人生于明崇祯九年八月十五日,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正月初二日,终年六十三岁,与陈日章合葬于北大沟北顶。康熙四十八年,皇上为追念老师恩绩,追封陈日章《登仕佐郎》,三月派专使重修日章坟墓,立站俑,卧羊各对栽松柏于两侧。

日章有三子,长子政庠生,次子玫,三子敏。

日章祖上,五代居官,五尚皇新,清政廉明,屡受皇恩,时为密东望族。

大清起运,顺治十八年(公元一六六一年二月)福临第三子玄烨即位,年号康熙,年龄只有八岁,孝庄皇太后和议政大臣共议为幼帝选师。康熙癸卯冬,日章招入北京,封翰林院待诏,后选为幼帝老师,在此以前已有几位老师教康熙失败而去,日章知道后采用心理示范。使康熙心服老师,这样日复一日,与康熙朝夕已有十年,最终使康熙成为中华史上一代显赫帝君。

孝庄皇太后,特别关心孙子康熙的学习情况。一天她来到书房,见康熙坐着听课,老师站着讲书,皇太后就走进书房问:“陈先生,你为啥不坐下讲书,站着多不好受?”日章答道:“小民进京,寸功没有一点,怎敢有坐。”太后便知其意,笑着说:“坐吧”。就叫太监拿笔,敕封陈日章为翰林院大学士加三级,日章受宠,更加忠心扶佐皇上。

陈氏祠堂,明嘉靖年间,帮定五子,陈防(鸿禄寺卿)在祥符西街创建,后明末战乱被毁。进入大清康熙十一年,族人共议之事,日章得信后,呈报皇上,皇上非常支持,认为是中国人美德,式样象龙亭,建议大门朝北开,好象师生谈话一样,日章把此话稍信给父老,康熙十二年告老还乡的知县陈锜(日章之父),率族众创建光武陈。《陈氏祠堂》滚龙脊,吞脊兽,门上安抓天兽,大门朝北,分祖楼、亮厅卷棚两边谱房,南有小屏风。

祠堂竣工落成后,(公元一六七三年)康熙皇帝亲笔写匾额,上书“大清康熙十二年仲秋吉日,庆余两朝,弟子玄烨题。”

日复一年,康熙师生情谊更深。日章逐渐由老师变成谋士。原来顺治归天时嘱有四位顾命大臣,他们各有疑心,中有敖拜自恃有功,时常冷眼对年幼康熙,康熙受不了之气,就对老师诉说,日章劝皇上忍耐,后暗组织贴身护卫常做游戏为名,麻痹敖拜,后召敖拜进宫,斩奸除害。还参与了平三藩判乱直到胜利。

由于日章祖上明朝五代为官,陈日章被康熙册封纂修明史馆牧掌官,他又主持纂修《大明经史》做出了贡献。

晚年陈日章告老还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光武陈居住。北京的康熙帝还念念不忘师生情谊,民间贡品金杏进宫,康熙见杏特别,核香肉甜,食杏思师,遂派人马飞往王寨保光武陈,敬献暮年还乡的师尊陈日章,奉书言:“师尊暮还,玄烨垂念,遥献金杏,示吾心田,果甜仁香,食之延年,愿师康泰,寿齐南山。”日章阅书观杏,泪流满面,随捉一枚,食之果然不凡。又砸核食仁,确然香味不尽,感慨道:“苦仁变香,实是罕见,乃吾皇诚心所化也。”当即为金杏起名“香心杏”,为了永远纪念康熙恩典,又能让乡亲们广食贡果,就将香心杏分赠乡邻,嘱之种下,自此这一项果便在王寨保陈氏庄园落户,后扩种到邻村,油坊庄村的香杏较有名气。

 说也奇怪,这一杏种已经入了白寨土地,就越变越大,越变越甜,越变越香,八六年国家林业部门对这一品种正式命名为一密香水晶杏。


    南北双向开门,独一无二 
    陈氏宗祠在规模上算不上宏大,可以说比起“八大院”来,要小气得多。但它的文物价值不可小觑,南北双向开大门的建筑格局在全国属于独一无二的。 
    按照清代规定,大门是不能对着皇宫的,大门朝北对着皇宫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而陈氏宗祠是个特例。陈氏宗祠有南北两门,宗祠拜堂向南的建筑风格是为尊崇皇帝和遵照民俗。陈氏后人陈永灿说,清朝皇帝允许陈氏宗祠在北面建大门,也许是在表达皇帝想与自己的老师随时可以对话的愿望。 
    陈氏宗祠虽然不大,但布局紧凑,结构合理,整体分为拜堂、亮亭、卷棚三部分,两边设有谱房等,但遗憾的是上个世纪谱房被毁。 
    在建筑屋顶之上,还设有滚龙脊、吞脊兽,其工艺精美无与伦比。在陈氏宗祠的北门之上,“陈氏宗祠”四个大字的旁边还盖着“雍正王子”的印章,显示着陈氏家族当时的显赫地位。 
    如今,在陈氏宗祠之中,还保存有极高文物价值的碑刻上百块,另有记载着光武陈氏的各种文献史料以及陈氏数百年的族谱,走进陈氏宗祠,就可以读到一部完整的陈氏家族史。


来源:中原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砚洲岛陈氏宗祠风雨二百年
康熙的老师 | 山西大院皇城相府与陈廷敬家族墓
家是一座城,山西这座大院建了70多年,康熙皇帝也下榻过2次!
陈氏祠堂
这里是康熙老师陈廷敬的家,康熙曾经两次下榻此地,没有哪个大院能被称为皇城相府#山西 #康养晋城 #皇城相府
云游晋东南古堡,看看真正的“民间故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