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色——纪念徐坚白老师



惊闻年过九十的恩师徐坚白老师在美国去世,内心立时涌现思念之情。记得去年夏天携妻曾专门去落山矶看望高年的徐老师,和她聊天。徐老师很高兴,每天亲自煮好咖啡,专程等我过去。师生坐在一起,聊起当年往事,说到兴奋处,无时会发出由衷的笑声。说起作画,徐老师告诉我,她一点也不喜欢搞主题创作,就喜欢画大海。但那个时候没办法,必须按照那个路子。所以,晚年退休到美国后,基本上以大海为主题,每天做画不断。


与徐坚白老师合影


徐老师出生中产家族,自小受到良好教授,从杭州国立艺专毕业后,考进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1950年响应新中国号召,毅然提前结束美国学业,回到祖国参加建设。徐老师告诉我,年轻的她一回来就穿上军装,去农村土改,事后才知道,这就是“参加革命”。


我记得当年读广州美院油画系时,徐老师是亲切耐心的师长,常常微笑着,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不感到厌倦。后来徐老师做油画系系主任,依然那样亲切,完全没有艺术家常见的脾气和架子。


杨小彦笔下的徐坚白老师


2007年,我曾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为徐老师做展览。那是她一生最高级别的正式个展。开幕式结束后,徐老师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细声地说:“你读大学的时候很牙刷(粤语骄傲意)的呀!”我马上说:“那个时候不懂事!”师生俩笑了起来。

展览上,徐老师最早一幅油画是她年轻时的自画像,大概画于1944年,笔触流畅自然,色泽沉稳微妙。画中年轻美丽的少女望着远处,自信而不无兴奋。与之对比的是画于1994年的《周大集肖像》,画中人是广州美院一位老油画家,建国后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改革开放以后恢复名誉,从事艺术教学。画中人一脸苍桑,表情凝重。两张肖像创作时间相隔了大半个世纪,并置一起,时代风云刹时聚拢,让人感慨万千。


创作中的徐坚白老师


“原色”的意思是,徐老师的油画具有一种天生的感觉,不做作,自然而然。她的油画,色调丰富内敛,笔触大胆厚重,很多时候甚至用画刀以增加表现力,一点也不脂粉,却又保留了抒情的特性,其水平,在中国油画界得到了大家的公认。晚年的徐老师拉着我的手,轻声说:“这一辈子能够平安到今天,能够有机会不断作画,就是因为很早就明白,不要有那么多的世俗欲望,无求自然品高。”我听了默然点头。我想,这就是她老人家的“原色”,即是艺术,更是做人。




原色--徐坚白老师和她的油画实践 

 文 | 杨小彦

 

从来没想过徐坚白老师年轻时的油画是什么样子。在我印象中,徐老师和善,说话小声,不会对学生作品指手划脚。即便知道她有看法,也明白她不会使用很重的字眼。那阵子相信艺术和性格有关系,所以以为徐老师年轻时的油画大概是温柔的。 
  

同时,接触稍久,就明白徐老师还有一份稳重与矜持。特别是,在这份稳重与矜持的内里,还会透着一种淡漠。那可是隐藏得很好的清高。 


自画像 32X23cm 1944


她那一辈人知道,清高不是个好东西,弄不好会带来祸害。已经有太多才华横溢的人,因为一点点清高而落难,甚至丢掉性命,更遑论从事艺术了。所以我猜想徐老师一定下过狠心,革除与生俱来的清高。但也正因为与生俱来,所以,即使下了狠心,还是无法革除。结果,言谈举止之间,稍不留意,就能让那份清高流溢。表现出来,便是一丝淡漠。 


尽管如此,一看徐老师的油画,我就明白,她的艺术和清高没有关系。从我进入广州美院油画系,向徐老师学习油画开始,就觉得她是一个色彩高手。更重要的是,她的色彩是借助奔放的笔触与流畅的画刀表现出来的。她的画面有一种难得的质朴与粗犷。我甚至怀疑,有一段时候班里同学喜欢用画刀作画,是受了她的影响。

那时我就想,徐老师唯有沉浸在纯粹的色彩中,才能让清高升华。

然而,当我面对她画于1944年的一张油画自画像时,竟然想起了清高。 
画中女性长得朴素,不事装扮,脸上没有表情,嘴角纹丝不动,眼睛有点不太对焦地注视着前方,显得颇为清高。画面色调处理得极好,冷暖对比恰当,略重的背景衬托着一脸青春般的骄傲肤色。有意思的是,这是一张平光作品,视觉效果不靠强烈的明暗对比获得,而是靠色彩处理。 


那一年徐坚白19岁,受业于林风眠门下。那一年抗战进入最后关头,中国的苦难似乎看到了尽头。那一年艺术并不重要,经历过民族危亡的中国人,更需要奋起而不是审美。 

我至今无法还原1944年学习艺术的学生们,他们的情感状态是什么样子的。我固然可以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但是,文字毕竟只提供了想象性的描述,和直观仍然有明显区别。所以,当我审视徐坚白的自画像时,我发现了一种当年的表情。这表情希罕,不仅被尘封多年,而且还被扼杀了,被扔进了历史的暗道。国人早就习惯于一种由愤怒或谄媚的视觉意识形态组织起来的五官,这五官还让渲染过度的仇恨与幸福所塑形,以便符合国家主义美学对绘画的要求。



徐坚白老师笔下的周大集


多年以后,徐老师退休,重新变成纯粹的画家,回到1944年画自画像时的状态。她画风景,尤其是海景,偶尔也画肖像。1993年,她为老画家,也是多年的同事周大集画了一张肖像。肖像尺幅不大,用笔有力,色调沉着。画中周大集一脸的不屑与激愤,双目聚焦,紧盯着观众,让注视他的人无可遁逃。 
一张是1944年的表情,一张是1993年的表情。将近半个世纪,两张不同的表情述说了一段相同的历史。 


周大集也是我老师,上素描课。他是右派,我们刚进校时还在看门口。同学们都以为他是临时雇来守门的,还没回过神,就来上课了。他长得高大,一脸花白胡子,头发蓬松。有意思的是,他讲话大气,讲到愤怒时,一口的武汉脏话马上横空出世,让我们既惊喜又惊讶。断断续续听到周大集老师不少故事,然后又断断续续地忘记。现在的年轻人不会知道广州美院曾经有这么一个倔老头,反右以后开始守大门,骂骂咧咧过了许多年,最后又重新执掌教鞭。 


起鱼 布面油画 44x70cm 1961


苗家女 74.5X53cm 1960


老农 布面油画 36x30cm 1958


云浮矿山 布面油画 40x54cm 1978


1944年的表情开始,到1993年的表情终结,我知道,其中有一种清高已经一去不返。人的原色在政治长河中被淘洗,再清高的人也禁不住旋涡的袭击和大浪的拍打。徐坚白老师稳当度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无恙而到今天,说明她在清高的内里,自有一份本性,内敛而刚强。徐老师的女儿坚妮撰文回忆过去的岁月,发现她母亲的确人缘很好。她估计那是不争名利、退在人后的回报。同时,作为补偿,徐老师把兴致放在艺术上,通过艺术回归自然。纵观徐老师大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坚妮不无困惑地发现,她母亲几乎不画工厂和工人,只画农村,只画农民,而且酷爱大海,酷爱外光,酷爱太阳。徐老师还特别喜欢画鱼,卖回来的鱼,冰鲜的鱼,水中嬉戏的鱼,等等,而且还画得特别有质感,又不失表现力.这说明,1944年那个19岁女性的清高,一点一滴全化在灿烂的光色与明暗中,耀眼之余,又消散在无尽的空气里。 


徐老师那一代人是在改造中过来的。置身于革命风浪中的“知识分子”日子一点也不好过,总有人提醒他们过于“干净”,身上缺少“牛屎”的污迹和“泥土”的气味,哪怕已经和土地打成一片,也无法洗脱知识的原罪。但徐老师的确喜欢大自然的本色。她的内敛与退让其实是一种进取,好为自己赢得狭小的空间,来营造艺术的后花园。今天的画人们对此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自有足够的私人空间到处炫耀。可那个年代不容你如此富足。要知道,徐老师大半生就生活在一种我称之为“风格权势学”的艺术现实中,来自苏联的油画风格,从造型趣味到构图原则再到创作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油画界一统天下的主调。


画海的徐坚白老师


矿山 纸本油画 55×39cm 1975


本来,主调也没有什么,你画你的我做我的,和平相处,让风格在自由广场上彼此相交,只会让广场更有魅力。但那个年代偏偏没有自由广场,只有权势操扬。风格在操场中受到军训,稍一迈错步子,就被严厉批判。周大集不幸,些许闪失便被放逐。更加名不见经传的还有王道源 ,甚至死在了劳改场中,至今无人理睬。人生残酷,生命无常,徐老师以内敛退让争取空间,当年的现实也只能让她小心翼翼,即便沉浸在自然光色之中,也要有革命题材包裹,同时尽力把个人感受零打碎敲散落其间,以求私底下的陶冶。


  鼓浪屿小巷 布面油画 39x54cm 1986


还好,一切都过去了,四人帮倒了,改革开放了,新的学生重新经过考试进来了。尽管徐老师担任过一段油画系主任的工作,但她不久就退了下来。她一生劳碌,在运动中学会内敛,也在运动中学会沉默。她这么多年来一直不停地画,但似乎还没有完全按自己的思路来画。因为有很多心事尘封在记忆中。 
多少年了,她很少谈起当年的恩师林风眠,因为林风眠也很倒霉,居然不被承认是画家。现在,林风眠出来了,到了香港,再也不肯踏上罗湖桥,重新走回来。但至少她可以去看望恩师。当年杭州艺专的传统是由林风眠植下来的。那可是一种自由的传统,用个人感受,而不是谄媚来工作。同学苏天赐和吴冠中也出来了,他们久经磨练,大气已成,引领一代风骚。 


徐坚白1948年留学芝加哥艺术学院时旧照


原来尘封中的记忆是一种原色。 
原色在,艺术就会在。徐老师明白这一点。 
现在,记忆得到确认,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好害怕的了。所以她开始持续作画。她把所有事都放下,只拿起了油画这件事。

还是过去多年的题材,但现在竟然有了不同的品质。

1993年画的周大集肖像就是一个明证。那种激愤,从前是不能画也不敢画的,现在却要表现出来,而且还要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留半点回旋的余地。 

1944年到1993年,从清高到愤激,有一种原色是不能被污染的,否则,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了。大半个世纪惊涛骇浪,还好,原色尚在,徐坚白老师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然后,在余下的时间里,她的油画又成了她的生命延续的证明。 

                               2007年4月4日中山大学 






杨小彦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艺术理论家,撰写有上百万字的专业评论,涉及绘画与摄影等领域;著有《艺术史的意义》、《尚扬评传》、《篡图:作为初级历史的艺术批评》等;同时进行油画、水墨等作品创作,其作品富有东方意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揭秘巴巴绘画风格,带你走进世界级艺术盛宴!
现代著名画家孙宗慰,徐悲鸿的得意门生
「艺术中国」——徐正阳的油画
法国最有魅力的女画家,看看她的自画像就知道她有多美
北方文艺复兴——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名人 | “画魂”潘玉良的前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