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次浅水原之战:李世民一生最大的败仗,险些使新生的唐朝灭亡

文/格瓦拉同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七月,距离唐朝建立才两个月时间,一条震惊的消息传入都城长安:由秦王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主力在浅水原(今陕西省长武县东北)几乎全军覆没,让唐朝蒙受奇耻大辱的是薛举。

薛举,生年不详,出身于数百年名门望族河东薛氏,祖籍河东郡汾阴县,其父薛汪徙居兰州郡金城县。河东薛氏有少数民族血统,其成员大都性情豪爽,喜欢舞刀弄棒,乐意在疆场上博取功名,薛举的志向亦是如此。据正史记载,薛举容貌魁梧雄壮、骁勇善射,加之他凭借着家中万贯赀财广泛交结边地的豪杰,由此逐渐成为当地的豪强首领,威信极高。

隋末唐初群雄割据图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和三征高句丽的耻辱性失败,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农民起义和各地豪强的叛乱。当时的中国,跟东汉末年的情况很相似,群雄并起,强者着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相互间征伐攻讨,使得海内乱成一锅粥。在这超级大乱世当中,自负雄才大略的薛举自然不甘心做“看客”,暗地里也在寻找时机准备揭竿而起。

机会说来就来。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陇西遭遇大规模旱灾和蝗灾,粮食颗粒无收,在官府拒绝赈济的情况下,饥肠辘辘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或上山做盗匪。金城县令郝瑗为平定境内的盗匪,便在民间募兵数千人,并交由时任金城府校尉的薛举统领。然而,就在分发铠甲的当天,薛举却与儿子薛仁杲及党羽发动兵变劫持郝瑗,正式树立反叛隋朝的旗帜。

薛举

薛举占据金城后,下令开仓散粮以赈济百姓,由此深得民心。人心既然已经归附,局势既然已经稳定,薛举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建国称尊。就在占据金城后不久,薛举便自称西秦霸王,并以郝瑗为谋主,一边招降周边的群盗,一边在四境攻城略地,短时间内便占据陇西全境。当年七月,薛举接受部众的拥戴,在兰州登基称帝,国号仍为西秦,并册立薛仁杲为太子。

薛举志向远大,并不满足在陇西窃号自娱,他想效仿偶像秦始皇,用武力消灭群雄,将“秦”的旗帜插满海内各地。薛举有资格做统一天下的梦想,因为西秦拥有13万精兵,皆是以一敌十的猛士,战斗力超强,并且纪律严明。更何况,薛举的政治天分相当高,懂得收买民心、军心,使得西秦的内部凝聚力很强,从而为薛举实施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唐高祖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西秦僻处陇西,要想统一天下,只能采取东征的策略,而关中是东征的必经之路,夺取这个战略要地无疑是首要任务。不过,此时的关中掌握在唐高祖李渊手中,是这个新生帝国的核心统治区。恰好,唐高祖为完成统一大业,也试图首先解决掉来自西边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西秦与唐朝成为难以调和的死敌,唯有通过战争方能解决双方的利益冲突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就在李渊称帝后的次月,薛举率先发难,倾尽国中精锐东侵,目标直指长安。当时,薛举将兵力分为三部,其中主力向高墌城(今陕西省长武县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唐高祖不敢怠慢,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领八总管、约4万王牌军前往迎战,期冀阻挡住敌军的攻势。

第一次浅水原之战,西秦大败唐朝

然而,李世民到达高墌城后不久,便离奇地罹患疟疾,由于卧床无法指挥战斗,只能把军务交给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处理,并告诫二人务必坚守城池,切不可冒险出击。更加离奇的是,一向对李世民言听计从的殷开山,这次却悍然违反主帅的叮嘱,怂恿刘文静和他一起出城决战。结果,唐军在混战中被敌军从背后偷袭,在浅水原大败亏输

经此一战,唐军阵亡者超过两万人,死亡率高达50%-60%,连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也死于沙场。战后,病怏怏的李世民竟然快马加鞭,一溜烟逃回长安,行动可谓神速。唐军战败后,薛举乘胜占领高墌城,并收集唐兵的死尸堆成京观以夸耀战绩。李世民戎马一生经历过不下百余场战斗,唯有第一次浅水之战带给他极大的耻辱,堪称其人生中最大的败仗

李世民在浅水原遭遇人生中最大的败仗

浅水原惨败后,李世民将罪过推到刘文静、殷开山头上,但种种反常的迹象却表明,其实他才是真正的第一责任人。然而,不管应该由谁承担责任,第一次浅水原之战的惨败无疑使唐朝君臣震恐不已。此时,部分朝臣建议迁都以避敌锋芒,甚至还有人建议逃回太原,而京城内外的军民受到各种传言的袭扰,更是骚动不安。无疑,如果薛举继续举兵东向,理应能够击灭新生的唐朝

薛举也确实这样做。第一次浅水原之战后,薛举准备再接再厉,一举击灭如惊弓之鸟的唐朝,然后出关作战,最终完成统一海内的伟业。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薛举准备出兵之际,却突然罹患重病而卧床不起,随军巫师说是战死的唐兵在作祟,令他听后既厌恶又恐惧。没过多久,薛举便翘了辫子,时在同年八月。此时,距离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仅过去1个月时间。

薛仁杲

薛举病死后,太子薛仁杲登基称帝,并继续与唐朝为帝。据正史记载,薛仁杲魁梧雄壮、骁勇善战,在军中有“万人敌”的美誉,但此君生性严苛酷虐,动辄对俘虏施以断舌、割鼻、舂斮等酷刑,称帝后对臣属同样残忍暴虐,稍不如意便将他们处死,因此在国内很不得人心。雪上加霜的是,薛举父子最为倚重的大谋士郝瑗很快病故,遂导致西秦国势迅速下滑。

西秦政局的变动,为唐朝一雪前耻提供良机。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军西征,在高墌城大败宗罗睺指挥的秦军,斩杀数千人,史称第二次浅水原之战。战事结束后,李世民挥师再进,将薛仁杲驻守的泾川城围的水泄不通。由于薛仁杲尽失军心、民心,因此等到半夜时分,守城将士纷纷下城投降,暴君虽然以大肆杀戮来阻止,但终究无济于事。

第二次浅水原之战

同年十一月初八,自知无力回天的薛仁杲放弃抵抗,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投降。至此,立国还不到2年、盛极一时的薛秦帝国就此灭亡。薛仁杲投降后,被李世民押解至长安,连同数十名心腹党羽一起,在闹市被斩首示众。灭掉西秦后,新生的唐朝解决后顾之忧,此后放心大胆地出关作战,仅用了七八年时间便陆续削平群雄,实现海内一统。

参考书目

1.【后晋】刘昫、赵莹:《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北宋】欧阳修:《新唐书》, 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隋唐最厉害的枭雄:打败李世民,险些灭掉唐朝,幸亏死得早
唐太宗李世民诗中唯一写到的敌手:一生难忘的薛举,于浅水原之战
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败仗,被敌军吊打却毫无脾气,差点让唐朝灭亡
李唐立国第三战:浅水原之战
唐朝建立后的第一场大战:李世民先败后胜,成功平定陇西!
战神的复仇:李世民如何打赢浅水原之战,一战定陇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