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赤兔马的角度来分析,为何关羽的兵器不可能是青龙偃月刀?

文/格瓦拉同志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清楚,“战神”关羽有三件颇为自豪的物件--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和美髯,尤其是青龙偃月刀。在罗贯中的笔下,这把刀具有图腾式的魔幻力量,跟关羽达到了刀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可谓“见人如见刀,见刀如见人”。一句话,青龙偃月刀俨然已成为关羽的化身。

后世有不少爱较真的人质疑这把刀存在的真实性,但各家争论和质疑的焦点往往集中于刀的本身,从刀器制造工艺的历史来分析真伪。我今天则是另辟蹊径,从赤兔马的角度跟大家解读一下,为什么关羽用的兵器不可能是青龙偃月刀。

1.赤兔马的荷载量。我们都清楚,赤兔马作为绝世良马,其神奇之处在于速度奇快而非能超级负重。为了尽可能发挥赤兔马的特长,那么在关羽体重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他使用的兵器一定不能是重兵器,这种常识就好比不可能让满载的卡车跑出奔驰的速度一样浅显可见。

按照演义的说法,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按照汉朝斤两制,一斤约等于260克的标准,这把刀大概在42斤左右;考虑到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有可能使用元明斤两制,即一斤约等于600克,那么这把刀的斤两将骤升为98斤,无论哪一个都可谓分量不轻。而关羽的身高“身长九尺”,按照汉朝一尺相当于现在约21.35-23.75cm估算,大概在2米左右;同时关羽体型魁梧,按照BMI系数推测,其合理的体重斤数应该为180+,那么刀加人的总重量将达到220-280斤!

这样一分析,就会发现两个很有趣的现象:赤兔马所背负的重量好比3个百斤量的面粉袋,而关羽手中所挥舞的大刀重量则相当于半个到1个面粉袋。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即使满载的赤兔马再神奇,也不可能跑出“日行千里,夜跑八百”的神迹;关公膂力再神勇,也不可能挥舞半个到1个面粉袋,跟对手大战三百回合还能做到面不改色。

2.的使用困难退一万步说,就算刀是真的,“八十二斤”的记载没毛病,赤兔马恰恰又是能跑出奔驰般速度的古代神奇大卡,那么关羽还是不可能把青龙偃月刀玩得转。答案很明显,因为关羽只有一双手。

我们都知道,青龙偃月刀是长杆大砍刀要想耍得溜必须要借助于两只手的力量来完成,此时需要有第三只手来帮关羽操持缰绳。当然这情况绝对不可能。正是因为在马背上使用兵器的局限性,所以古代的马背上的战士作战时喜好用弓箭、单手短柄刀,因为射箭时操持马的工作可以短时间内由双腿夹紧马腹来完成,而单手短柄刀可以解放出一只手来控制马匹。这是当时条件下骑士们的必然选择,我想关羽也不会例外。

3.马镫在当时尚未发明当然有人又会提出辩难,虽然没有第三只手操持缰绳,但关羽可以借助马镫来完成这项工作。马镫就相当于骑士的第三只手,它的作用能让骑士牢牢的绑在马上,做到人马合一。但可惜的是,在三国时代没有马镫!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骑术文明的国家,对于马镫的发明却很晚才出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马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我们看秦始皇兵马俑及两汉时期的骑马武士俑,都找不到有马镫存在的证据,而只是到了西晋后期至东晋初期的骑马武士俑上面才发现马镫的雏形,也就是说马镫最早也是在这个时期被发明出来的。

然而所谓雏形,当然就是技术不成熟,不完备,作用还不是很大,基本上只能起个辅助作用。但就是连这个雏形性的马镫,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也还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么我们的骑士依然需要靠手持缰绳、双腿夹马腹的方式来控制马匹。既然如此,战神关羽的刀肯定是耍不起来,耍不起来的刀就不是真正的刀,而是一种杜撰的概念,杜撰出来的概念不是实物,也就是说不存在青龙偃月刀这种兵器,我觉得这种推测很合理。

从赤兔马身上的种种局限来看,关公使用的兵器绝不会是青龙偃月刀,而极有可能是枪戟一类的突刺性兵器,而罗贯中之所以将一把华而不实、使用困难的大刀按在关公身上,无非是为了更加突出的神勇形象。然而细想起来,因为赤兔马的缘故,这把神刀终究是个传说,总给人留下一种中看不中用的感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羽死后,他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下落何处?
关羽离世后,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去了哪?说出来别不信
探究三国真相:关公不用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并非绝食而死?
关羽死后,他的青龙偃月刀和赤兔马都被谁据为己有?看后大吃一惊
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是虚构的?
为什么我不太在意“格局”和“用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