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称帝后发现群臣欲谋反,慌忙向张良求救,后者献一计消除隐患

文/格瓦拉同志

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都清楚,一旦开国帝王削除群雄、坐稳江山,此时在他们眼中最大的威胁与隐患,很可能就会变成曾追随其出生入死的众多功臣们。这些人的出身、地位极可能跟帝王相似,由于手握重兵,往往野心也大,一旦对帝王给予他们的待遇不满,极可能会起兵反抗,甚或取而代之,即使做不成皇帝也能实现割据称雄的目标。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次出现,也让开国帝王们伤透脑筋。

如何对待功臣,宋太祖的方式便很厚道 

所以,如何对待这个功高震主的群体,历代开国之君因着气度和智慧不同,采取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归结起来无非有两种:杀,或者架空。前者虽然效果极佳,但过于简单粗暴,而且弄不好还会自毁长城,而后者则显得要温情、智慧得多。当然架空需要有前提条件,除了必须掌握能控制功臣生死的优势力量外,还需要给予他们高爵厚禄,满足他们封妻荫子、功成名就的虚荣心,唯此才能顺利安抚他们,使他们的情绪不“反弹”。

利用高爵厚禄来架空功臣的开国之君为数不少,其中汉高祖刘邦便是积极的践行者,而促使他实施这种手腕的“导火索”,竟然缘于一场由多名功臣参与的“谋反”事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追随刘邦起兵的,多是底层人士

刘邦是一个典型的无赖流氓型皇帝,在老家时名声非常不好,很遭乡亲厌弃。所以等到他在沛县起兵反秦时,追随他的人除萧何、曹参出身相对较好外,绝大多数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穷苦无计的人士。这帮人参加反秦的初衷,绝不是什么替天行道、拯焚救溺,而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干“革命”,赢了固然可以封妻荫子、衣食无忧,输了无非是舍弃“烂命”一条,没有多少顾虑可言。

正是这帮豁出命去的“亡命之徒”,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一旦打下了江山,心中想的念的,必然是希望皇帝给与他们丰厚的回报,一旦这回报不能遂其心愿,此中产生的心理落差极可能让他们铤而走险,起而反抗。毕竟,佃农辛苦一年还指望地主多赏几斤米,作为替皇帝卖命的功臣,难道不应该得到高爵厚禄?果不其然,就在刘邦称帝后第二年,便有一大帮不满的功臣准备“造反”。

刘邦未及时封赏诸多功臣,后者很不满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正月,刘邦首先封赏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中萧何、张良、曹参等人获封侯爵,但大部分中小功臣却迟迟未能获封。这其中的原因,无非是朝廷对他们功劳高低的评判需要过程,而且还要考虑如何搞平衡的问题,如此一来就显得有些拖宕。但这些中小功臣不明其因,而朝廷又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刘邦就算不是心疼爵位,也可能是想寻找这些人以往的过失以便昧掉他们的功劳。

既然猜忌已生,这帮人难免就会发牢骚,开始时还是日夜争功、满腹抱怨,到最后竟发展到抱团议论,发泄不满。刘邦起初并不在意,直到某天在洛阳南宫的桥上亲眼见证一幕“奇景”后,才慌了手脚。原来刘邦在桥上,远远的望见大批将领坐在沙地上指手画脚、议论纷纷,场面非常“火爆”。刘邦不解其意,便张良询问这帮人意欲何为,张良回答说这些人在商议反叛。刘邦听后大惊失色,忙问其中原因。

 张良号称“谋圣”,为刘邦献计良多

张良见刘邦如坠云雾,于是便将群臣“谋反”的真实动机娓娓道来。张良对刘邦说:“陛下由一介布衣起兵反秦,之所以能夺取天下,靠得就是眼前这帮赳赳武夫。如今陛下做了皇帝,本应该论功行赏,不要再计较先前的个人恩怨。可是陛下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封赏的是陛下信赖的老友萧何、曹参等人,所诛杀的一概都是先前得罪过陛下的人如今他们日夜争功,就是担心得不到爵位、封地,同时又害怕被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

刘邦听后恍然大悟,赶紧询问应对之策,张良不慌不忙地问:“这件事也好办,请问陛下平生最为憎恨且又广为群臣所知的人,是谁?”刘邦想了想,咬牙切齿地回答道:“是雍齿!此人平素很轻视我,跟我起兵后又屡叛屡降,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一直不忍心。”张良听后,马上献计到:“陛下赶紧封赏雍齿为侯,以他为榜样给群臣看,让大家消除顾虑。”

雍齿剧照 

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马上下旨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户。同时,又急令丞相、御史评定群臣功劳,速行封赏。先前一肚子怨气的功臣们,一看连平素最招皇帝痛恨的雍齿都被封侯,纷纷拍手相庆,自知再无需担忧。果然没过多长时间,这些人根据功劳的大小,陆续得到爵位、封地,再无一人抱怨、不满。就这样,西汉建国后的第一场大危机,便被张良一条良机化解,可见“谋圣”之称,绝非浪得虚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封赏不公,大臣私下策划谋反,张良为何劝刘邦封赏最讨厌的人?
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行动的关键;
###王立新论史:萧何张良是如何幸免于刘邦“虎口”的
群臣密谋要造反,张良为何知情不报?
刘邦几乎杀绝开国功臣,为什么偏偏放过他最痛恨的叛将雍齿?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