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唯一被砍头的校长,被污蔑为汉奸死相极惨,死后受千万人敬仰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知名度最高的大学,北京大学在建校百余年的历程中,先后迎来过32位“掌门”,虽然他们的成就各不相同,但校长的身份还是给他们带来莫大的荣耀。然而,并非每一位校长都能得以善终,其中结局最惨者,莫过于第二任校长许景澄,最后落得被砍头的下场。那么,许景澄究竟犯了何罪,以至于受此极刑?一切,还要从义和团围攻外国使馆区说起。

1900年初,受奸佞毓贤、载漪、载勋、刚毅等人鼓惑,因西方各国阻挠无法完成废黜光绪帝、独揽朝政目标的慈禧太后,打算利用义和团来实现对抗列强的目的。为此,慈禧太后在1900年6月17日颁布诏书,宣布向美、英、法、德、俄、日等11国宣战,与此同时,还命令清军联合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放任拳民杀戮洋人和教徒。

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使馆区漫画

对列强宣战及围攻东交民巷的命令下发后,除载漪、刚毅等狂热分子积极支持外,大多数朝臣内心并不认同,深知这样做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出于保命的考虑大都缄口不语,唯有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等5位大臣表示反对。其中,又以许景澄的态度最为坚决,言辞最为激切。

许景澄是老资格的外交官,长期在总理衙门办事,后在“洋务派”首领文祥的推荐下,先后担任清朝驻法、德、意、荷、奥、比、俄等国公使。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的经历,让许景澄对西方列强的国情有着深刻的了解,并强烈地意识到,中国要想摆脱落后挨打的面貌,必须要学会如何与各国友好相处,而非盲目的排外。

许景澄半身像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许景澄奉调回国,历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礼部侍郎、吏部左侍郎、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兼管学大臣等职务。京师大学堂即今日的北京大学,首任校长(管学大臣)虽然是孙家鼐,但真正担负起建设、管理职责的却是许景澄。在主持校务期间,许景澄殚精竭虑,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终于把学校办得初具规模,堪称北大的功勋校长。

在许景澄的仕宦生涯中,得到慈禧太后的大力提拔,但他并没有就此一味地逢迎、愚忠于太后,而是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内政外交方面多有建言,生怕这个老太婆把国家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因如此,当宣战诏书和攻打东交民巷的命令颁布后,许景澄出于国家安危的考虑,与袁昶一起上书反对,敦请慈禧太后收回成命。

慈禧太后

在奏折中,许景澄、袁昶强烈反对依靠义和团反洋,认为拳民不过是一帮思想狭隘、只懂得破坏的乌合之众,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何况,拳民所谓的“刀枪不入”的神技,不过是骗人的鬼把戏而已。与此同时,许景澄、袁昶还以“春秋之义,不杀行人”为由,要求朝廷停止围攻使馆区,保障洋人和教徒的安全

如果慈禧太后能够听从许景澄、袁昶的建议,对狂热行动采取“急刹车”的话,则中国极有可能避免一场大浩劫。可惜历史不能假设,此时已被虚幻的胜利冲昏头脑的慈禧太后,在看完许、袁两人的奏折后不禁勃然大怒,悍然下令捕杀许景澄、袁昶。与此同时,徐用仪立山联元也因反对向列强宣战被斩首

“东南互保”及慈禧太后西逃图

此时,以两广总督李鸿章为首的南方各省督抚均反对向列强宣战,拒不执行朝廷命令,并联合起来跟列强达成和平相处的协议(史称“东南互保”),许景澄若能逃到南方,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然而,许景澄并没有逃跑,而是坦然接受判决,并异常冷静地向家人交代各种后事。

随后,许景澄又赶往俄国银行,将存在该行的40万两白银折子取出,然后如数上交给国库。原来,这笔钱本是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经费,许景澄担心自己死后俄国人会赖账(俄国人一向如此),所以才将其取出。许景澄对北京大学始终倾注满腔心血,由此可见一斑

京师大学堂师生合影

同年7月28日,许景澄、袁昶、徐用仪、立山、联元因“勾结洋人,莠言乱政,语多离间”等罪名,被押赴菜市口斩首,史称“庚子被祸五大臣”。按照惯例,死刑犯在临死前需要向刽子手行贿,以免受刑时遭受折磨,但许景澄拒绝这样做。正因如此,刽子手在行刑时,故意将刀砍在许景澄的脊椎上,导致他的颈椎虽然断裂,但气管犹存,在痛苦挣扎许久后,才慢慢地闭上眼睛

许景澄在临死前不仅受尽痛苦,而且还被围观的市民骂作是“汉奸”、“卖国贼”,然而仅过了半年时间,情况便发生戏剧性的转变。原来,慈禧太后的愚蠢举动招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导致清朝一败涂地,并签署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大变脸”,不仅下令严惩主战派、剿灭义和团,而且还为“庚子被祸五大臣”平反昭雪,并为他们举行隆重的葬礼

菜市口围观行刑的百姓

据史料记载,当许景澄的灵柩被官兵护送南下时,沿途各地均出现万众瞻仰的动人局面。等灵柩进入江苏各地及上海时,“江督以下官吏,及士大夫识与不识,皆往助执绋。祭奠成市,哀挽盈途,所谓万代瞻仰,在此一举者”,可谓备极荣哀(见《许文肃公年谱》)。此情此景,再联想到许景澄受刑时,狂热的群众围观叫好的场面,不能不让人心生无限悲凉

史料来源:《清史稿》、《许文肃公年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张尊重国际法,保护外国使馆,北大校长被砍头,主和就是卖国?
历史人物 — 载勋
辛丑条约:近现代中国最丧权辱国的一次谈判
旧京刑场—菜市口--卤煮
庚子之变后,列强要求清廷治174名大臣死罪,最终慈禧太后咋做的?
北洋军阀(1):缘起于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