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乎热门:一个人是怎样废掉的?
userphoto

2022.08.13 北京

关注

熟悉老陈的读者都知道,老陈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二本学校毕业,学的建筑,毕业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了两年,后来转行,进入互联网行业,后来又进入大厂。

其实工作是比较顺利的,收入也很可观,奋斗了五六年成功在北京买房买车。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吹嘘自己工作有多好、收入有多高。身边牛人有很多,我对自己有着非常清醒的认知。相反,我其实更想表达的是,虽然表面上看比较成功,但实际上,前几年的自己一直处于废掉的状态。

而且,根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也都处于废掉的状态。所以,我特意写了这篇文章,为的就是给你们提个醒。

如果你们看完这篇文章,觉得自己也是这种情况,那一定要尽快脱离出来。

这里我多解释一句,我认为废掉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果,不是说你做了哪些事,你废掉了,你就再也没法改变了。废掉是一种状态,是动态的,哪天你醒悟了,开始做出积极的行动,就能从坑里爬出来。

但问题是,大部分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坑里,废掉是一步一步的,更像温水煮青蛙,等你们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你想改变,却感觉被各种枷锁束缚,很难挣脱。

所以,一定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废掉的状态?就看你有没有以下两种情况。

1/消极被动

先问你们个问题,一个人工作很好,收入不错,就能证明他很优秀吗?

不一定对吧?因为他工作好,也许并不是通过闭环努力获得的,有可能因为运气好、选择好,或者因为他爸妈有背景,所以工作好。

但这就意味着,一旦运气不好了,选择错了,或者爸妈的关系出问题了,他的工作也可能立刻出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篇要以自己举例的原因,虽然我工作挺好,也有努力,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闭环。

什么是闭环?

就是你主动设定目标,规划方案,努力行动,最后实现目标,这就是一个闭环。然后你再设定新的目标,再完成新的闭环,按照这样的节奏,你的人生就会形成螺旋向上的通路。

比如你上大学时定的目标是找到好工作,然后你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学好专业课、去大公司实习、练习沟通技巧等等,然后大学毕业时,你顺利找到好工作。等你工作后,你又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提升计划,然后实现升职加薪。

不过,大部分人是没有闭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一般人面对工作生活,都是消极被动的,这会有两种表现。

一是,目光短浅。他们只能看到当前直接的结果,看不到后续、再后续的结果,因为他们意识不到,所有事情都是连续的。

只能看到直接结果,你就很容易屈服于即时诱惑,就不会主动设计目标,只会被动的等待问题发生,再慌张的寻找解决办法。

比如你考上大学了,你只能看到上大学这个结果,但你不会想到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的事情,所以你不会有方向感、危机感,当学习和玩乐同时出现时,你就更容易选择后者。

然后直到快毕业,你才突然慌了,发现根本没有为找工作做好准备,所以你很没底气、很焦虑,但为了找到工作,你只能硬着头皮各种尝试。但是一旦你找到工作,你就会完全忘掉之前的焦虑,你感觉松了口气,彻底放松下来,然后顺其自然的上班打卡,下班刷剧刷短视频,各种娱乐。

你看不到工作后续、再后续的结果,所以就不会思考规划,应该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直到公司要晋升或裁员,发现自己又完蛋了。然后你就进入下一个类似的循环。

第二种表现是,向外归因。就是出现任何问题,你都认为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你自己绝对没问题。这就造成,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外部改变,而你自己不可能改变。

比如,你的同事晋升了,但你没晋升成功。你不从自身找问题,而会觉得那些上位的人根本没有真本事,凭的就是一张能言善辩的嘴,你会说他们的晋升都是拍主管马屁得来的。

然后你很失望,并决心不要同流合污,你对工作也失去热情,反正怎么干也不会升职加薪,不如就混日子吧。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差,连新来的学弟学妹的工资、职位都超过了你。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可能变得爱抱怨,满腹牢骚。一旦遇到什么问题,你只会是抱怨环境不行,抱怨同事不行,但却没有自己的思考,没办法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建议。然后等到公司裁员,你就会发现自己在第一批裁员名单上。

老陈工作很多年,见过很多人,太多人就是这样陷入死循环的。有些人其实很聪明的,但就是因为没想透这些,所以路越走越窄。而且,这种事情,如果没人提醒,等你自己发现的时候,一般就是危机爆发的时候,你很难立刻扭转局面。想一想自己的经历,是不是这样?

所以看完这篇文章,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种倾向,就一定要尽快调整。不要再迷迷糊糊的混日子,要积极主动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朋友可能会说,不知道怎么做计划,做了计划也完不成咋办?这就完全是消极被动思维。李笑来曾说过,他刚开始做计划,只能驾驭一周的计划,所以就从一周开始练习,慢慢拓展到做一年的计划。不会做,去学,完不成想办法,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一定也能做到。(对了,后台发送“计划”,可以免费领取我使用的日/周/月计划表)

2/自我攻击

有的人已经脱离“消极被动”的范畴,他们知道要积极主动,也会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但他们还是不能形成人生的闭环。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常常进行自我攻击。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几乎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但很少有人能清醒的认识到攻击的发生。

比如,你做好计划,上午要去图书馆学习,但是到图书馆之后,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总是想玩手机,结果刷了一上午短视频,等终于从手机脱离出来,已经要吃午饭了,一上午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这时候你内心就会非常自责,一方面是极度后悔和懊恼,对浪费时间感到可惜,另一方面是你开始在内心批评甚至攻击自己,怎么这点自制力都没有?太废了,这样下去你就完了!

但是你们发现没?一旦沉浸在这种自我攻击的状态里,你们就没办法专注做其他正事,很有可能一整个下午,就在这种自我攻击的中度过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上午娱乐,下午自责,一整天就这样荒废了。而且,这种自责还一点效果都没有,等你睡一晚,第二天依旧很容易再次陷入这种循环。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要学会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你浪费了一上午,这是一个事实,自我攻击并不能挽回损失。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焦虑、愤怒、嫉妒,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其次要善于反思,不能按计划行事,一定存在物理或心理的问题,要么是你的目标定的太高,要么是你内心排斥,要不断在错误中去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自我攻击其实只能算小问题,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更严重,就是当你反复遭遇挫折和失败,你的心理会变得抑郁低沉,你会觉得毫无希望,然后认为结果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这时候你就会选择放弃。即使后来事情有转机了,你也会很消极,本能认为自己还是不行。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你的心理防线就彻底被击穿了。

比如,你很想学好数学,然后你疯狂做笔记、做练习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的成绩还是没有提高,一开始你可能不会放弃,还会继续努力,但是再次努力后,结果依旧没有变好,这时你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你会想是不是你自己太笨,是你没天赋,所以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学好数学,然后你就会彻底放弃。

这种现象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他开始用狗做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进行多轮实验之后,蜂音器一响,狗就不再狂奔,不再尝试逃跑了,而会直接趴在地上,惊恐哀叫。再后来实验者在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虽然大部分人不会完全陷入「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状态,但多少都受其影响。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是因为总在一项工作上失败,所以开始觉得是自己有问题。

而且这种现象一旦变严重,就会向生活的各个层面扩散,你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太差劲,所以你做不好工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找不到对象等等等等。

但越没自信、越畏畏缩缩、越缺乏勇气,就越做不好事情,最后形成无限负向循环,这时候你就会想,反正也做不好,不如躺平算了,人就这样废掉了。

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主要因为归因错误,当你认为造成问题的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不可控制的时候,就容易感到沮丧和自卑,从而排斥行动,产生得过且过的悲观心理。

所以,当面对问题时,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要多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另外,当你做类似事情反复失败时,就要警醒,一定是有些关键节点没搞明白,你就需要深入思考或请教专家,找到问题的根源。

大部分人不会有这种意识,比如很多人做事都三分钟热度,他们很懊恼,但他们从来不思考,其本质问题是什么,所以下次他们还是会失败。

还有就是,你要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有些东西你无法改变,面对这种情况,记住简单的三句话:靠平静去接受无法改变的事,靠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靠智慧去分别以上两者的不同。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对你有用,记得点“”和“在看”哦,感谢您的慷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制定好的日计划的七种武器
管理要诀:7个凡是一、凡是有工作,就要有...
80%工作问题,都是沟通不闭环造成的!
目标和计划,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懂闭环工作的人,做事靠谱,可以轻松获得领导信任和同事信赖
“工作思路总是理不清,心好累!”:那是因为你没做好这3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