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易心累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userphoto

2022.10.24 北京

关注

作者:向南生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你上一次发自内心地笑是什么时候?

前几天,我在知乎刷到一个提问:

“有房有车有存款,生活没有目标,过得浑浑噩噩怎么办?”

题主三十岁,婚姻幸福,生活在三线小城市。

家里三套房,还有100万存款。

但她却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欲望,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源:pexels

乍一看,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炫耀还是矫情?

其实,这种“生活没有任何欲望”的感觉,如今很普遍。

身边不少人以前喜欢出门玩的朋友,现在都不愿意出门。

休息就是一个人在家呆着,在沙发上一躺就是一天。 

说不上开心,也说不上不开心,就是麻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情感麻木。

01

情感麻木
或许因为心无力

正常来说,快乐是人的本能。

但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难快乐了呢?

心理咨询师林音在《走出心无力》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

“心无力”。

就是一个人可能平时看上去好好的,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内心深处,他其实什么都不想做,做什么都没动力。

来源:pexels

当TA望向内心深处,TA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何活着。

没有自我,没有目标,没有意义。

像“行尸走肉”一 样,只剩一个躯壳。

这种内心没有意义的无力感,林音把它定义为:心无力。

心无力是一种焦虑、空虚与疲乏的心理困境。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累。

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没遇到挫折,却依然会突然间充满倦怠感。

遇到事情能拖就拖,认为生命毫无意义,找不到丝毫的自我价值。

来源:pexels

她在书中和一个叫落岩的男生,进行了长达三年的交谈。

落岩曾是一个高级研发工程师,在业内也小有名气。

在漫长的几年时间里,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甚至不知道每天为了什么起床。

就像心里有个洞一样,丢什么东西进去,都没有任何回应。

有一次,连轴转工作了几天后,他有种灵魂脱离了身体的感觉。

他问自己:

“你现在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幸福,那你现在幸福了吗?

好像也没有。” 

来源:pexels

就像一座房子,如果没有顶梁柱,都不需要猛烈的风吹雨打,就会轰然坍塌。

当你的心没有核心的价值支撑,也就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徐凯文老师也提到,在咨询室中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深入探索就发现,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

把追求成就当成了一种“瘾”。

上学时要考第一,长大后,要赚钱,被人看得起……

他们的生命里程碑,被一个个目标充斥着。

像机器一样僵化地运行。

来源:pexels

怎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

在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新闻,我看到了端倪。

济南曾有一位妈妈,大冬天带着5岁的儿子去考场感受考研的氛围。

理由是,孩子还有16年左右就要考研了,她说,5840天后,她会陪孩子过来考试。

而小男孩则宣布,他以后想上清华大学。

他才5岁,就被设定了16年后的人生目标。

还有那个写了56本小说,整整30多万字的初一女孩。

只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就被爸爸当面把她的小说全撕掉。

因为在爸爸看来,写小说是“跟学习没有直接联系的事”。

在这种教育观下,一切“无用”的,都可以阉割掉。

人的本性是被压制的。

自然,他们就没办法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愉悦和自我肯定。

源:pexels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认为,人的自我分为“真自我”与“假自我”。

真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

假自我,是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而构建。


后者的悲哀是,他总是自动地寻求别人的感受,并顺从着别人的感受转。

他为别人而活。

真实自我被隐藏,“活着”的体验就被剥夺了。

“当他们发现所有那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荡荡,就有了强烈的无意义感。”

02

走出心无力
核心是成为自己

《走出心无力》里,落岩30岁后,突然做了一件很叛逆的事。

他毅然辞掉工作,把攒了十多年积蓄的一半给父母。

然后拿着另一半钱,背着一部相机,“消失”了。

他为何如此决绝?

来源:pexels

真正让他觉醒的是,有一天他在小区散步。

走着走着,他无意中发现有一条小径,通向一个小花园。

他在这个小区生活了七年,竟然从没注意到有这么一个地方。

也没有认真观察过小区的设施摆设,花草树木,更别说认识身边的邻居了。

辞职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节奏。

我决定我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小孩;

我决定赚的钱用在哪里,不一定非得买车买房……

这一切的心理源动力,是“我决定”。

而不是迎合父母的期待,外界的标准。

这正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一个人“自性化”的过程。

“自性化”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

来源:pexels

它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整而独立,但又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是没有自我的。

而随着婴儿慢慢长大成人,为了更好地生存。

要不断认识这个世界,学习适应社会的规则。

在此过程中,我们会无意识地戴上人格面具,以便于实现我们的个人目的。

比如获得个人成就,寻找伴侣,组建家庭,获得安定。

因为有这样的适应过程,我们才能正常存活下来。

但是到了一定年纪,或者经历了足够的事情,人会开始思考一个本质性的问题:

我究竟是谁?

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什么才是我想走的路?

在这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我们会慢慢剥去人格面具的虚伪外表,直面内心被压抑的、不愿正视的自我。

来源:pexels

接纳和整合它的“好”与“坏”,从而生长出一个专属自身人格特质的完整个体。

荣格坚信,人是可以作为主宰来决定自我的命运的。

最终你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不过是依照自己的本性而活。

03

我们需要
沉思的生活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有多长?

我发现,有段时间我看手机屏幕时间,每天都超过8小时。

可以说除了睡觉和工作,其他时间全部被手机占据了。

短视频一个接一个地刷,影视剧两倍速观看,甚至沉迷于影视剧解说,几分钟刷完一部经典剧……

当我注意到这些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做一件事了。

看书没看两页,就打开手机;看电影的时候,同时打开社交软件,哪怕并没有人找我……

林音认为,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奴役,最终会导致内心层面的空虚

因为这些“速食视频”,不需要动脑。

而你所看到的内容,都是基于算法的精准推荐。

来源:pexel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你珍惜我,我更珍惜你
通过“对话”来了解复杂的内心
荣格最初发明"阴影"这一...
0277《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卡尔·古斯塔夫·荣格(1)
拒绝升职,不是能力不足而是患心理疾病
这2个日常动作,会血栓脱落、堵了血管,别再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