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林:把握哲学的本质
少年天才

谢林15岁就进了大学,同学里有黑格尔和荷尔德林(浪漫主义运动中著名诗人)。他是位早熟的天才,年轻时候就对很多哲学问题有了充分的思考。谢林和费希特有相似的地方,他们往往都处在内向(深入思考)与外向(付诸行动)之间的紧张状态。

黑格尔早期还写过篇一百多页的论文,探讨费希特与谢林两人哲学理论的不同,可见黑格尔那时候还把谢林的著作当研究材料。

谢林在36岁的时候,曾经想脱离这个世界。不再出书,不再讲课,甚至想自杀。谢林的夫人还找歌德求助,看看如何帮助谢林。不过谢林最终还是活了下去,一直到79岁。比费希特的54岁,黑格尔的61岁都长。


关键的问题

谢林强调,哲学是关于事物与绝对者的关系。哲学,就是要设法探讨万物与绝对者的关系。换个方式说,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这个问题精准的问出了西方哲学一直在探讨的重点。大千世界,万物有生有灭,有开始有结束,他们的本质中,并不包含存在,根本上他们是虚幻的。就好像一百年前没有我们,一百年后没有我们,所以我们的本质是虚无的,但现在居然存在着,这就需要解释了。

前面谢林说到,哲学就是要探讨万物与绝对者的关系。绝对者,就是永恒的存在。(上帝就是绝对者,不过用绝对者,看起来更中性一点)万物如果与绝对者完全没有关系,就不可能出现,既然出现了,就代表有某种关系,这种关系是什么,就是哲学要说清楚的。

首先,谢林认同费希特把自我,当作哲学的最高原则。自我是唯一真正的存在,只栖息在自己的自由之中,甚至可以把这样的自我描写为绝对自我(这个绝对自我的绝对,不是绝对者的绝对,只代表知性直观中唯一可以肯定的东西)。这样一来,其他万物都只是存在于这个绝对自我的想象之中的。

接着,谢林继续探讨,自我的基础是什么。他说,每个人的自我之中有一个永恒性,那个永恒性才是真正的绝对者,也就是神性本身。哲学的任务是要完全了解世界上,存在的到底是什么。这时候,要进一步把自我,安置在绝对的基础上,这个绝对就是神性。


客观唯心论

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只关注自我,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基础,所有外在事物都是由自我所安置的。但谢林认为,不能忽略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不是单纯的工具,他本身也是有意义的。

这是谢林客观的一面。然而,同时谢林也认为,自然界依然是观念。自然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存在,他存在的基础依然在于绝对者。所以谢林被称作客观唯心论。






【8月18日 我在哪方面可以更好的发挥我的优势?】
反省:
在我想做,也做的安心安静的事情上,都能发挥我的优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中文学界新出谢林哲学相关文献
《世界哲学源流史》德国古典哲学之四:谢林
贺麟:康德黑格尔之后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有多少
张志伟丨费希特的知识学
谢林、费希特、黑格尔
对费希特谢林的批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