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家都在谈的“选择大于努力”.......
userphoto

2023.11.11 北京

关注

人生选择题:选项与题目

卡尔·福斯曼说:应当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做的哪些选择使你成为现在的你?”

18岁上学时候的选择题跟18岁成年后做的选择题难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成年后的选择题,从题目(问题)到选项(答案)都是极具迷惑性的。你的题目(问题)是本质的问题还是掩盖式的表面问题,学会定义问题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你的选项(答案)全了吗?看清了吗?过去现在未来选项是否变化?等等。

选择能力是一种比努力难的多的事情。

如若你的选择力提高,你所存在的世界也会跟着变好,因为你的世界是主观的。

面对人生各种选择,就像《安娜·卡列尼娜》所写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选对的人都是相似的,而选错的人各有各的错误。

有的人,渴望自由,但面对自由又是叶公好龙,自由意味着对自己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因此,很多人从来都没有真正“选”过。

他们就像提线木偶,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得别人来决定,听长辈的、听领导的、听朋友的,总之从来不是自己独立思考进行决定。

你是行动后果的第一负责人,最终你要自己做决定的。

从狩猎文明到现在的科技文明,选择一直是我们改变命运的一个方法。但多数人放弃了主动选择的机会,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有的人,想要成为少数人,但有一个机会摆在你眼前,让他选择时,又害怕成为少数人。

这是潜意识自我保护机制。从众是人类的本性。

当一个人心中没有自己的主见时候,更容易出现从众的行为。

希望获得群体的认同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想要成为少数人,要勇于做出不同的选择,并坚定执行。

有的人,就是假选择。在选择这件事情上花费的精力太少,一开始就不想着做正确的事,后来辛辛苦苦把事情做对。还有的人,就是用各种身份标签来限制自己,我是销售、我是房地产、我是女士、我是年轻人、中年人等。不要让自己的工作、所在的领域、行业、城市限制自己的选项。

并没有把选择这件事情当成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的是常识不足,尤其是经济学的常识不足,我一直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正人固有的直觉。我们很多的选择是依靠直觉完成的,喜欢容易的、喜欢人多的等等,都是不符合经济学常识的。基本的常识都不够,你以为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但真正不一定是真的“好”。《开放的头脑:习惯从各个角度、各个利益方看问题。

拥有基本的常识,按照客观规律做事情的才是真的长期主义,而不是固执,一成不变。

有的人见识不够。多数情况下,误以为自己完全没有选择,于是只能走进死胡同。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我们不努力,不是我们不勤奋,也不是我们不聪明,甚至不是我们不动脑,更不是我们没有脑子……只不过是我们“没看到”而已。

如果你连猪跑都没见过,你的人生一定不会想到尝一下猪肉,自然不会有“做到”。你只有看到了,你才能去挣扎去做到。没有看到,就没有做,这也是一种自证预言吧。

很多穷人周围缺乏富人,没有见过真正的富人的生活状况,因此,以自己经验为想象的基础,认为有钱人就是存款多,但事实并非如此,有钱人更有财富增值的能力且有通胀的存在,他们是真切能感受到银行存款的机会成本,就会拿来购买资产来保值和增值,因此,银行存款可能只会是很小一部分。更可能的是,富人债务比穷人多。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贾平凹在他的散文《老西安》里讲过:许多年前,两个西安南郊的年轻人站在“大芳”照相馆橱窗前,看着蒋介石的巨照聊天。其中一个说:蒋委员长不知道一天吃的什么饭,肯定是顿顿捞一碗干面,油泼的辣子调的红红的。另一个说:我要当了蒋委员长,全村的粪都要是我的,谁也不能拾。

那些工薪族,是很难真正通过自己想象了解到那些非工薪族是怎么生活的、怎么赚钱的。人最怕眼睛穷。

想象力并不是无中生有,想象力更多是你看过足够多的东西,思考过足够多,然后产生的意外连接。

想象力是建立在见识和经验之上的。

你看到的,又会影响你想到的,想到的会影响你的行为。举个例子:如果我不知道有飞机这个交通工具,那么我要去一个地方的时候,飞机就自然不在我的选项里 。

如若我没见过别人怎么做“知识付费”,我自然不会想到,写作的就是思考、写作就是流量、写作就是积攒影响力,写作就是迭代。《终身学习的习惯。

如若只有一、两个选择,那不叫选择,那叫被选择,提高眼界很重要。如果你的选项太少,肯定是你的视野不够、见识不够。

打开视野和见识,是一步一步积累的过程。

有的人是认知不完整。

面对选择,最大的认知不足的表现是分不清权重。

当初我选择大学的时候。对学校所在的城市、兴趣、以后的就业的权重区分几乎等于零。现在如果让我们重新考虑,我一定不会给学校排名给予太多的权重,可时间是不能倒流的,你只能活在这一秒、下一秒。还有很多人选择工作的时候,也是对城市、行业、成长空间等给予的权重很小,更大的权重放在一个月能拿多少上面。

权重,也就是重要性。和每个人自身的情况,认知不同而不同。

面对重大的选择,我们因此梳理好影响因素,然后反复问自己:“哪个更重要”。

对一些重要的事情重新考虑要素,并重新分配权重。

比如配偶,是不是要加一个情绪稳定的要素,并给出一定的权重。比如读书,是不是把买书的价格的要素完全剔除掉。比如工作,是不是给是否能够带来积累和成长给出更高的权重。比如写作,是不是真诚当做一个重要的要素。

多数时候,我们面对选择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对权重的不清楚。

为什么学习英语?能看原版英文书,这一理由的权重足以让我学习英语。

总之,选择需要信息完备、见识宽广、认知完整。

改变命运就是养成一些好习惯,然后让这些好习惯做出最优的重大决策。

如何做出更好决策。

1.0 了解真实的情况,保持开放。不要随便相信任何人的意见,始终提醒自己,至少听一下某种相反的观点,永远都没有坏处。有些人接受的就是单一的视角、单一的信息,这会导致你看不到真相。

向多个人询问观点,但这是他们的视角下的观点,而不是真相。永远听一些相反的观点,这会刺激你独立思考。保持开放的思维习惯。如若可以,养成以事实和数据作为决策的依据。《开放的头脑:习惯从各个角度、各个利益方看问题。

2.0 综合权衡直接结果后续结果和在后续结果,而且做决定时不能只看到短期结果,还要看到长远结果。考虑后续后续的结果。《养成思考“后续的后续结果”的习惯。

3.0 有权重,不要过度在意细节和不重要的因素。记住二八原则。深入了解那些重要的因素、那些决定性的因素。

4.0 认识到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基于潜意识的和情绪做决策。科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受到较低,较低层次大脑的控制。如卡尔荣格所说,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将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大脑“机器”是怎么运行的?

5.0 最后,认识你自己。只有一句话,但相当重要。

  • 如果你能够接受最坏的情况,那就请坚定选择。

  • 放下一部分的安全感,拥抱不确定性,保持勇敢,保持成长。

做错误的选择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错选留下的后遗症——沉默成本。沉默成本是我们常常错上加错的重要心理因素。没前途的工作不愿意换,不幸福的婚姻还是在坚持着......这就是错误选择最怕的结果,他们被曾经的付出捆绑住了。

我们宁可在未来继续痛苦,也不想承认过去的痛苦完全没有意义。错选是已经犯下的沉默成本,要敢于及时调整方向,而不是为错误的决定擦屁股。

不可能一开始就选对,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寻找、试错、纠偏。

选择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培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增强的,是人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综合体现。

决策能力靠的是一个人底层的认知,包括知识、经验,以及他通过长期思考总结出来的行事原则。

选择大于努力,很多人是愿意“努力”,但并不敢“主动选择”。

选择是全方位的竞争,包括认知、勇气、自信等等,而努力只是单维竞争。

经济学讲:生产者和生产者竞争,生产者和消费者从不竞争。同样,选择对的人和选择对的人竞争,选择对的人和努力者从不竞争。

选择者和努力者玩的从来就是不同的游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敏洪:许多人宁愿累死,也不愿意思考
这不是常识,但绝对能增加你的见识,共勉!
为什么选择大于努力
《精要主义》解读
幸福的底层逻辑:你被他人需要
保证让你增长见识的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