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6年我通过读书学会的五件事

这一年大概读了40多本书。做这个年终回顾时,我的原则是不翻资料、不使劲回忆、能够在日常中经常想起的新知,才是真正融入我血液的东西。这就是读书的目的,不是记住一些篇章,而是让书中的东西成为我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孔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就是讲这个成长的道理。常读常变,常变常新。

第一个重要的收获是我打破了对'天分'的迷信。以前总以为基因可以决定天分,天分会限制我们的发展。所以放弃了很多自以为不可能的事。在读完了《刻意练习》这本书以后,才发现之前的限制性想法是没有依据的。甚至连音乐这个极需要'天分'的领域,都是靠刻意练习成为高手的。

第二个重要的收获我明白了'痛则不通'的道理普遍地适用于学问和教育的领域。读《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这本书了解到孔子之所以圆融畅达是因为他不'找',天理本来如此,寻得天理中道而行,就无所不通。痛则不通不仅仅是一个中医概念,于学问教育也是如此。心中有窒碍,行为中就会有阻挡。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就是因为寻到了这个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所以王阳明晚年说自己'所操益熟',孔子说自己'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这个感觉。

第三个重要的收获是我看到中国的教育来到了一个大变革的时间点上。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工业化时代的遗迹,目的是培养大量标准件一样的人才。而现在标准件基本无用,终身学习和快速学习将会成为一个趋势。《翻转式学习》和《可汗学院》这两本书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精熟式教育的美好未来。学校的责任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团队和氛围,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程度和兴趣来安排学习进展。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都可以在社会范围内搜寻和购买,一个知识点精熟地学会了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知识点。十几岁学完大学的课程根本就不是一个奇迹,十几岁成为科学家都已经成为现实。这与我们过去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揠苗助长不是一回事,这是孩子学习能力被激发以后爆发式成长的自然结果。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脱离教育体制,因为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完全可以承担知识供应商的角色。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主流的教育专家开始关注翻转课堂和精熟式教育。

第四个重要的收获是对于《指数型组织》有了较为清晰地认知。凡是依靠数据和计算进行发展的行业都会出现指数型的增长趋势。因为第一代的进展会成为第二代的工具平台,所以才会出现摩尔定律。如果不能够让你的数据持续发挥作用,就不能够成为一个指数型组织。所有指数型组织最大的特征就是只运营数据,利用和组织周边组织和客户,进而拥有海量员工。Uber和airbnb都是这样,他们不拥有汽车和旅馆,只是拥有数据和算法。

第五个重要的收获是来自于《丝绸之路》这本书。原来世界的中心既不是中国,也不是欧洲。整个世界是围绕着丝绸之路展开的。中国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扮演的是一个远远地神秘的国度。盘踞在世界的东方,不停地卖东西给全世界。无论世界的十字路口发生怎样的血战,最终,胜利者都要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可是反观现代,我们把钱换成了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的奢侈品、汽车、电影和香水。之前的输出是因为文化,现在的输入也是因为文化。中国如果要不甘于做世界加工厂,继续像历史上一样成为文化输出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崛起。审美品位的提高,个人涵养的提高,社会责任的提高。这一切,都要靠足够的阅读量。

所以,2017年,我会继续选择更多,更好的书籍,为了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名言集锦
学习旧知识会有新收获
程颢的教育思想(803)
何为教育之道?三个核心观点丨献礼教师节
《论语》10句经典语句,圣人的格局和境界就是不一样
知识教育与智慧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