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国春:我的几位作家朋友

           我的几位作家朋友

             赵国春

              韶华印象记

有幸,在北戴河举办的鲁迅文学院冬训班上,见到了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当代著名作家韶华。

    这位64岁的河南籍老人,讲起话来风趣幽默,听他那浓重的地方口音,有时,我感觉好像在听河南豫剧一样。

    他说:“你们热爱文学,是在追求神圣的事业,文学需要自悟,是一种无师自通的。文学需要有一定的灵气,对此不要期望过高,但你们来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韶华的这段话是给热心文学的青年来个冷处理,也是从反面鞭策大家。爱好文学坚定者,不管你怎么说,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追求,凑趣儿来的,不听这段话也未必能坚持下来。我觉得这位老人很实在。

    他谦虚地说:“见一面,矬一半。”这位老人从事文学有40多年的历史了。自幼家庭贫苦,曾讨过饭,只读过四年半书。19402月参加革命后,做文工团团员,部队文化教员,并在冀鲁豫边区文联主办的《文化生活》上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石磙》。1943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过《白山》文艺杂志社编辑,《西满日报》记者、东北专业作家,1950年又参加抗美援朝。

    先后当过中国作协沈阳分会副主席,辽宁分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荣誉》《战斗的友谊》《荆棘路》《巨人的故事》、中篇小说《浪涛滚滚》、长篇小说《燃烧的土地》《沧海横流》。

    “我是从解放区小报的小豆腐块到大块起家的,文学是关不住的春光。全社会处处都有生活,文学淘汰率很高,没上过大学的人照样能当作家。”

    我们听到这禁不住鼓起掌来。

    接着,他又给我们讲道:“小说要有故事性,传奇一定有故事,故事不一定传奇。”

    “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能给人留下烙印,作家,离不开激情……”

    后来,他还就文学的新颖性,思想和哲理的深刻性,艺术方法的多样性,语言的优美性,高尚的娱乐性等问题展开了讲解,受益非浅。

                        致王毅

    当我们正筹划着业余文学班的课程,当我们正打算把汇演的剧本送给你审阅的时候,《黑龙江日报》上《著名作家王毅同志逝世》的讣告,一下跳入我眼帘,顿时,我感到震惊了。从这天起,我开始注视着《黑龙江日报》方之的《痛定思痛》;鲁琪的《送王毅》;杨运泰《哭王毅》。哪一篇,不震动人们的心房,哪一篇,不代表黑龙江人民的心声。

    你怎会这样匆匆地离去?一个月前,你还带领龙江剧团来九三农管局演出呢。

    就在这次来九三,我才有幸认识了你。没想到,万万没想到,我们初次相识,竟成了决别。922日,我闻讯赶到正在鹤山农场演出的剧团,专程采访你。当我说明来意时,你热情地接待了我。你为人谦虚,不愿意谈自己的成绩,你的语调是那么深沉,丝毫看不出是个知名的作家,使我这个小报的记者打消了顾虑。

    当时,我本想为你拍一张照片,因光线不足,只好定于次日去大西江农场演出时再照。结果,第二天,因别的事没能照上这张照片,没能留下一个珍贵的历史镜头,这次采访,也成为一次遗憾的采访。

    没想到,万万想不到,我写的专坊《为了黑龙江母亲》发表后才一个月时间,你就走了。有人猜测说我是最后一个采访你的人,可是,一篇仅有1500字的专访,怎能写下你这些年的创作生活呢?不到10年,就写了120多万字。写戏剧、写小说、写散文,写电视剧本。简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多少人为你而饮泣痛哭。

    我们虽见过一面,可你的作品,我们早就熟悉。《皇亲国戚》《不该将兄吊起来》,哪一个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专业剧团来偏远的基层演出,使我们看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使我们看到了人民演员的素质。在鹤山农场演出第三场之前,当场工会的同志找到您,说多数职工看过《双锁山》,能不能换两个别的节目时,离晚上演出不到两个小时了,演员还得吃饭、化妆、换道具……,尽管还很麻烦,你沉思了片刻,最后还是答应了,和演员们一起搬道具。晚上,鹤山农场俱乐部里,《棉裤腰》《铁弓缘》那曲折的剧情,深深吸引着这些垦区观众。

    可你走的却这样急,一切都没来得及思考,一切都没来得及安排。

我们将追寻着你的足迹,“为了黑龙江母亲”,宁愿献出青春。

                              吕品印象记

    经文友刘功权引荐,从《农垦工人》杂志社出来,来到《佳木斯日报》社副刊部,找到了吕品同志。

    他个子不高,方脸,略有些络腮胡,深沉的眼睛,转得虽不那么快,却显得很朴实。没有过多的寒暄,我们的谈话很快就转入正题了。

    “我也很爱写散文,但又写不好,很想得到您的指点,您是怎么搞上文学的?”我说明了来意,他略沉思一下说:“我是1984年才来报社的,原来也是在边境农村,童年是在抚远渡过的。经过几年的自学,终于有些突破。”

    来这之前,我去《北大荒文学》编辑部,从第4期刊物上,看到第一篇作品就是吕品的小说《远望》,想认识他的心就更迫切了。

    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人民日报·海外版》给我看,上面登了他写的散文《捕皇鱼》,据说,这是刚刚发表的。

    接着,他又谈起他的另外一组作品,第8期《北方文学》上发表的5篇散文。

    “我原来打算把春夏秋冬四季,各写50篇散文,结果写到一半时,就有点写不下去了。这时,我就写信给原《北方文学》散文组组长门瑞瑜老师,请他给出主意。他来信通知我去编辑部参加作品讨论会,带10篇好作品给他,最后选发了这5篇。”

    5篇是《银滩》《采青》《画框》《杏核》《酒店》。而且,《北方文学》编辑部的吴英杰老师在为他的这组散文撰写的编后中,给他很高的评价。

    《北方文学》曾多次发过他的小说和散文,《萌芽》杂志还登过他的短篇《迷途》,还配发《酒不在多醇则醉人》的评论。称他以极省俭的文字,写出活脱脱的人,是难得的好文章。

    吕品有他独特的生活域地和艺术视角。他以写东北边疆的风土人情为见长。他的散文笔调轻俏灵活,文字清新秀丽,在浓郁的诗情画意艺术氛围中,他把边陲渔家农舍的生活再现笔端。即便在不太成熟的篇什里,也有一节或数节精彩的描绘,因而,绝不会与别人雷同。

    据说,他在《北方文学》杂志社举办的作品讨论会中,几天没说一句话,众人便说,吕品五张口,不说一句话,这也算是他的个性特征吧。

    今天,他应我们九三垦区文学联谊会的邀请,愉快地担任了我们的顾问,愿他为了更多的文学青年,张开他那5张口,把他多年积累的真经,传给大家。

(写于1989年,原载于199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珍藏的记忆》,2017年9月选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赵国春文集》)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大山之子 | 人,就应该这样活下去! -----致文友柳金池
他是怎样的人
【诗艺国际】杨再利(黑龙江)|| 还记得那缕阳光吗(现代诗)
想 念 || 文/简丹
【黑龙江】吕秀岭|人龟十年情深深
吕秀岭丨我爱那片落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