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丽艳:记忆中的年味儿(二)

康丽艳:记忆中的年味儿(二)


  

  记忆中的年味儿(二)

  偶然间翻了一下日历,感慨万千啊!时钟已经步入2015年的腊月初五了,再有三周多2016年的春节就到了。感叹时光飞逝得真快啊!岁月总是在无声无息的流逝,无情的带走了我们宝贵的的青春岁月;带走了我们太多的记忆;带走了我们太多的快乐;带走了我们太多的美好时刻!

       人们常说人老了爱回忆自己的往事,当然包括自己的家乡,以及自己的童年和与家乡的风俗有关的一切。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值得一提!尽管此时的我还没有走到期盼叶落归根的年龄,尽管我正走在不惑之年的人生之旅中。但是在2016年的春节随着春姑娘的笑脸悄然走来之时,我还是想带大家再一次感受一下我们70后普通人家特殊的年味儿吧!

  因为我们是70后的孩子,当我们懂事时,那时的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贫穷落后的年代,因为那时是集体所有制的生产队制度。有的社员们一家两三个劳力在生产队里风风雨雨劳动了一年,也挣不了几个工分。那时是按工分的多少到年末分钱,即使工分多的也只能分到很少的钱,仅够一年的花销和人情往份。有的一家几口人今年年末分到的口粮,甚至都难以维持不到下一年的年末。所以常常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有的人家就开始借粮吃了!所以那时家家户户的生活都没有太大的差距,没有贫富分化的悬殊。人们也就没有太大的压力吧?     

       记得那些年的寒冬腊月冷的要命,走在路上脚底都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或者是鞋冻得杠杠响的声音!人们穿着厚厚的大棉袄、二棉裤、大棉鞋依然会冻得哆哆嗦嗦的。也许因为那时的生活水平低,营养不良,人们身体里的脂肪太少,所以也不抗冻吧?呵呵、、、那时每天从外面回来进屋时,满头满身都会挂满霜,像白胡子老爷爷一样,眼眉上都是霜花儿!而现在,保暖的衣物齐全了。天公却作美,又变成暖冬了! 唉,我们70后的人总是走在时代的尖端时刻啊!

  记得那时每年都要进腊月15日以后,才会包过年的冻饺子。也许是怕包早了,不等过年时就吃没了吧?或许是因为腊月最冷了,饺子能冻得更好吧?无论怎样说,包冻饺子是我们孩子和大人最期待的日子。我在前面的《记忆中的年味儿(一)》里写过包冻饺子是件费时、费力的事情,但是更像办喜事一样热闹。因为只有这种过年的浓浓的氛围才是我们一年当中最快乐的日子!那时每逢要包冻饺子时,爷爷就会带上我和弟弟去村子东头仅有的一个大供销社买油、盐、酱、醋、花椒、大料、、、偶尔也会买很少的茶叶!

       那时调味品都是没有包装的散装的稀有食杂,对于一些液体的调味品都是装在一个大缸里,所以要想买他们,都是自带的大玻璃瓶和小玻璃瓶,塑料制品也是一种奢望!年前的供销社也是一年当中收获最丰厚的时候,平时老百姓都是将就过日子,能不买就不买了,但是年关来临时,即使最吝啬的人家也要买上一些年货!所以年前那些天,无论买什么都要排长长的队伍耐心的等待,因为高兴,所以都会没有怨言的在那里等待!幸好我和弟弟也可以帮爷爷排队,排到一样时就会叫爷爷来交钱。然后再买下一样儿东西,现在想想当时能够合理分开排队,也算是很有效率的办法吧?

       各种调料买完后,我们就要去买冻梨和冻柿子了,金黄的大冻柿子比冻梨贵,所以冻梨会多买一些,而冻柿子也就是象征性的少买几个。记得那种花盖梨,用水缓后酸酸甜甜的感觉很好吃。而用水缓后的冻柿子总是涩涩的感觉,但是那时的我们依然会百吃不厌,尽管涩的舌头都难受,但是依然说好吃!而此时生活好了,可以随意买多少都可以。但是已经几年都不买冻梨了,因为怕凉的的牙齿,早已经不想吃那些冻梨了!

       所以说贫穷是多么的可怕,即使那时涩的柿子,都会慢慢养成爱不释手的习惯!买五光十色的糖球,或者是橘子瓣儿的散装糖也是难得的时刻。买完后爷爷就会给我们每人放到嘴里几块儿,那时人虽小,但是嘴巴却很大。放几块糖在嘴里都不会说多了,尽管腮帮都鼓起来了,其实还奢望再放两块糖在嘴里,因为那种满嘴甜滋滋的感觉真的不是平时每天都能享受到的幸福时刻,所以孩子的心里总会有一点可爱的私心吧?

       然而今天的自己面对多么好吃的糖果,却已经没有要吃的意思,人就是这样吧?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拥有时却不懂得珍惜!如果此时的自己,还能像儿时一样奢望那些好吃的糖果和冻梨、冻柿子,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啊!只可惜时间让人改变了太多的习惯,也不得不让人学会了去习惯一些曾经不能习惯的习惯!

  记得10岁以前,每逢过年时都没有买过现成的新衣服,只能是自家做的。也许是孩子多的原因,根本就买不起现成的吧?或许闭塞的交通使人们与外界隔离了吧?但是至少我们每年都能穿上新衣服过年,也是难得的快乐!所以最让我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妈妈一起去买自己喜欢颜色的布料,然后在年前聪慧的奶奶会亲手给我们剪成袄罩和裤子。妈妈再用缝纫机给我们做好,等到过年时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时,其他的小伙伴都会羡慕好一阵子,这也让我幼小的心灵曾经满足过,那时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后来长大了,有些布料家里做不好了,妈妈就带我们去村里的裁缝店做衣服了。再后来就开始买现成的衣服了!而让我最掩饰不住的快乐的事情就是自己和小活伴去供销社挑选五颜六色的绫子和毛头绳。我们久久的站在柜台前,踮起脚尖凝望着柜台里悬挂的漂亮的绫子。看见那些颜色都很好看,只是手里的钱只能买上仅有的两条绫子和几条毛头绳,所以那时矛盾的、买哪种颜色的心情,现在还能想起来!

       尽管当时幼小的心灵里,也是有无奈的时刻!最后买了自己最喜欢的粉色的带狗牙的绫子和五颜六色的毛头绳,瞬间矛盾的心情也一下就烟消云散了,心中顿时都是开心的时刻了! 然后在除夕夜穿上新衣服、新棉鞋、再梳两条辫子、扎上漂亮的粉色的绫子和毛头绳,那一刻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儿时永恒的快乐吧?多么简单的快乐,至今记忆犹新啊!遗憾的是岁月已经使昔日扎着蝴蝶结的小女孩,改变了昔日的模样;改变了曾经的梦想;改变了太多、、、

  儿时家家户户的生活是真的贫穷的啊!尽管我家还可以,因为老爸在生产队里当会记,所以生活还过得不错,衣食住行还能有所保障!但是包完的冻饺子也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的,只有到了腊月23后才可以偶尔吃上几顿的。但是我和弟弟依然会很开心的,因为这都是贫穷的原因,使那些年有些事情成为了一种无声的习惯!所以没有一个孩子会问咋不天天吃饺子呢?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那时有些疑问都宁愿放在心里,也不会难为父母回答一些他们目前还解决不了的难题!

       那时庆幸的是从除夕开始一直到正月15日,每天早上我们家都可以吃一顿饺子。对于当时大多数生活贫困的家庭来讲,我家的生活水平已经令很多人羡慕了!小伙伴们也会说一些羡慕的话,所以在我和弟弟幼小的心里也会有一种优越感而生,从而也会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而现在的人们早在两个月前就可以天天吃冻饺子了,所以说时代不同了,生活好了,吃啥都不是事儿了!但是为什么过着富裕的生活,人们却变得越来越不开心了?人心浮躁,欲望充塞每个人的心灵!甚至身在福中不知福呢?其实人生在世,享受快乐,身体健康,平安就是福啊!其它都是身外之物、、、

  记得儿时每年到了腊月23日,家家户户就会忙着扫房了,打扫卫生。老爸会早早的准备好笤帚和簸箕,把房间的犄角旮旯都要一一扫到,似乎不想落下一个地方。一心想扫走房间所有的灰尘,除旧迎新吧?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抬头见喜、蓬壁生辉吧?然后奶奶会把早就打好的一盆浆糊端来,这就是准备开始糊墙了!记得每年都是爷爷用毛刷子把浆糊刷到报纸上,我把报纸传递给老爸。老爸拿起报纸的两个角上下左右看好后,才会轻轻地贴上两个角,然后用小笤帚从上向下一点一点的扫平。我想老爸是想让报纸平整没有褶皱的贴好吧?记得爷爷还会逗我尝一口浆糊,即所谓的“疙瘩汤”。但是奶奶在一旁就会忙说:你别逗孩子了,然后我们就都笑了。那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也是记忆中难得的快乐了!那时糊墙的纸多半是白报纸、白书纸,顺便也能阅读一些能看懂的新闻和其他的内容。但是因为当时自己太小,不会对新闻太感兴趣儿。有趣儿的笑话倒是爱看,但是现在一个笑话都想不起来了!

       后来生活好些了,糊墙就用花样图案的报纸了,糊完的墙好看多了,都是能对上的花样图案。再后来就是刷白灰、刷墙粉了!其实日子还是在一天天的好转,只是速度太慢了!最喜欢的时刻就是贴年画了,那时的年画很漂亮,颜色亮丽。尤其成联的年画,两张画贴在一起,图文并貌,就像看小人书一样吸引我。那时的年画好像有天女撒花、红楼梦、精忠报国、四季花、昭君出塞、、、还有鲜艳的连年有余的年画,鲤鱼跳龙门,希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年年有余吧?

       最后在画的四周要圈上红色的细边儿,看起来年画更加美不胜收了。整个房间也会因为新糊的墙壁和年画的衬托,而使人感到房间瞬间更加宽敞明亮了,心里也会顿时亮堂许多! 而且年画都要等到来年糊墙时才会换新的,所以这一年里,只要有时间就会不自觉的走到画前欣赏那些带有传奇色彩的年画。其实那时真的不知画上讲的故事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心里却会产生一种说不清的、美好的憧憬!儿时的乐趣儿随时随地就在身边,清贫生活中的满足感,是瞬间就容易得到的!真心希望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一直会伴随我,让我永远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每一个宝贵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明天!

  记得那些年过了腊月23日,蒸馒头也是一件大事了!奶奶前一天要发上一大盆的面粉,那时没有酵母粉,都是纯碱发面的馒头。第二天奶奶和老妈要连续蒸几大锅才能蒸完,蒸好的大馒头还没等掀开锅盖就会有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弥漫了整个厨房。雪白的大馒头中间都会裂开几道纹,甚至更深的裂痕。奶奶说今年的馒头“笑”得更好了,我就会急不可耐的问奶奶,我咋没听见馒头笑呢?然后奶奶就会笑得更加开心了,笑够的奶奶告诉我,馒头裂开的口就是张嘴儿笑的意思,寓意是今年会喜事多了。也许那时的奶奶还说不出今年会“笑口常开”这个词吧?然后我也开心的笑了、、、

       奶奶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她每年蒸馒头时都会用面蒸上几条大鲤鱼。鱼身子、眼睛、嘴巴、鱼鳞、尾巴、、、和真的鱼极相似,用上不同的颜色,使鱼更加惟妙惟肖!奶奶也是希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连年有余吧?所以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他们虽然没有多高的文化。但是在辛苦的日子里,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们却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文明的传统文化,所以才会一代代传承者大鲤鱼的智慧吧?蒸豆沙包是一件费时的事情,首先要把红小豆烀好,然后用杵子杵碎,再用纱布过滤几次,才能得到像细沙一样的豆沙,最后再拌上糖精和少有的白糖。蒸好的豆沙包轻轻地咬上一口,真的有沁人心脾、甜甜软软的感觉。所以这种当年自认为是上等的食品,也不是能像馒头一样随便的吃。只有来了客人时才会熥上一些,顺便我们才可以又多享受一次美味的豆沙包,就像享受一次难得的快乐一样,心花怒放!在艰苦的生活中,我们依然在慢慢的成长!后来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来越好了!所以奶奶也会用包豆包剩下的黄面,包上豆沙馅,用手拍成小饼,放在略少的油锅里给我们扎油炸糕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道,是此后在外面买多少次油炸糕吃,都吃不到的味道了!

       那些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奶奶用她的智慧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那些年许多所谓的“美味食品”!当然对现在的孩子来讲,享受过太多零食和美食的他们,谁还会稀罕那些年所谓的美味呢?但是这些确实是我们记忆中最难忘的回忆了,所以我真的感谢天堂的奶奶,曾经对我们儿时的生活辛苦的的付出!祝福天堂的爷爷、奶奶和老爸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因为你们时刻是我生命中最牵挂、最思念的亲人!

  记得那些年过了腊月25日,写对联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因为儿时没有卖现成的对联,都是用大红纸手写的毛笔黑字。不像现在到市场去就能买到写着各种祝福语的对联!那时每家都至少买一张大红纸,然后写对联前,首先要把纸裁成相应的尺度。要写几副对子、横批和几个大福字,剩余的写一些小福字,或者是金粮满仓、金鸡满架、肥猪满圈、车马平安、、、

       老爸那时在生产队当会记,所以每年这时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他的社员们都会来找他写对联。所以每逢这时家里年前的零活他都没时间干了,这样都要写到腊月29 日才能写完。有时看见老爸忙不过来,有时累的手和胳膊酸了,我就会自告奋勇的帮老爸裁纸,这样老爸的进程就会加快一些。只是那些朴实的社员,扔下纸就走,过一天后只管来取现成的对子了,哪里知道老爸的忙碌啊?我有时会在背后,其实也是善意的说他们:也不知道帮着裁完纸再走!

        但是老爸就会笑着说:你这孩子事儿真多!唉,老爸一直都是一个有求必应的人!尤其那些年在生产队,有几家生活拮据的家庭,老爸每到年节都会想着他们,都会给予他们不同的接济。只是后来生活好了,那些人已经忘记了当年曾经无所求回报,曾经热心帮助过他们的老爸!每年老爸写对联时,也是我练习毛笔字最好的机会。我会像模像样的拿着一支毛笔,沾上一点墨汁。然后再在墨盘的边沿上清理一下笔头的墨,最后模仿老爸的样子,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但是无论怎样努力去写,都觉得和老爸的字相比,相差甚远!其实还是基本功没练好,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

       老爸的毛笔字自然流畅,神韵兼备,入目豁然开朗!所以时至今日我也写不出像样的毛笔字,也是自己的一个遗憾吧?我特喜欢对联上吉祥喜庆的祝福,预示着新的一年,一切吉祥如意吧?记得印象最深的是房门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批应该是”五福临门“,有点儿模糊了!然后在房门中间再贴一个倒福字,寓意着福到了吧?所以和新年的所有、有关的一切都是预示着新的一年日子越来越好吧?

  贴对联是必须要有挂钱的,现在的我们不也依然每年都买上一沓挂钱吗?那时记得大弟弟自己能刻挂钱,买上一沓五彩纸,裁成相应的长方形。然后厚厚的一大纸用按钉或者小钉钉在一块木板上,当然还要有一张挂钱样子放在纸的上面,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刻刀用心地去刻每一个图案,有时刻完一沓挂钱时,弟弟的手也会磨出血泡。后来只好用棉花或者毛巾垫到手心上,才会好受一点儿。但是刻起来就更费劲了!因为都是铁制的薄刀具,所以刀把也都很锋利!

       我也曾好奇的试验过,没刻上几下手就会磨红了!记得挂钱有喜鹊傲立梅花的图案、有新年快乐的图案、有吉庆有鱼的图案、有福字的图案、、、这都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吧?因为是自家刻的挂钱比较多,所以就可以到处都贴上了。用线绳穿好一串五颜六色的挂钱系到外面的晾衣绳上,随风摇曳。走路的人在院外就能看见,同时也会招来一些人的羡慕!甚至鸡架、猪圈都会有鲜艳的挂钱随风飞舞,到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氛围,到处呈现出一片春满人间的美丽画卷!这就是70后的我们,快乐简单,幸福随时就在身边!

  记得那些年腊月28日来临时,糊灯笼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因为自身原因,我好久没去市场了。但是我想此时各式各样的彩灯,各种图案的灯笼早已在市场上出售了。因为现在每年春节前我都会买自己喜欢的彩灯和灯笼,然后在春节来临的前几天夜晚,我就会把彩灯点亮,房间会有很温馨的感觉! 对面楼里的彩灯也有早几日就点亮的,所以也可以看见他们的窗户里散发着色彩斑斓的灯光了。给人温暖的,惬意的感觉!

       而儿时的那些年,每年春节来临时都要自家糊灯笼。我家每年都是爷爷和奶奶一起糊灯笼,我在旁边观看,偶尔帮个小忙。首先要买一张大红纸,剪成近似椭圆形,实际又不是椭圆形的长条。用浆糊把一条条红纸条按照灯笼的铁丝构造去糊,直到糊满、糊好为止。然后再剪黄色的云卷贴在灯笼的上部和下部,再剪一圈细穗儿围在灯笼的底座外围,最后剪一些细长的穗儿挂到灯笼的底座。而在灯笼的鼓肚处,相对的两面也要贴上两个福字。这时的灯笼才算圆满的糊好了,可以高高挂起了!每当刮风时,灯笼和穗儿都会随风飘舞!

       当夜晚来临时,在灯笼里放一根红蜡烛点燃后,就可以映出红色的光芒了,充满喜庆的气氛。后来也可以拉上电灯了,点亮灯泡的灯笼,它的光芒就会更加熠熠生辉了!当然高高的灯杆上还要贴上老爸写好的吉星高照的祝愿,希望吉祥如意随时降临在身边吧?红红的灯笼预示着新的一年里生活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吧?灯笼一直要点到正月15日为止,所以有灯笼点燃的日子就是过年的好日子!那时有的人家还会糊几个角的转灯,但是我从没有近距离的看到过。只有在夜晚灯笼点着时,才会看见稀有的转灯里有一些图案在转动,好像有孙悟空、猪八戒、嫦娥奔月、、、所以真的感慨,尽管那些年的生活贫穷。但是依然没有埋没那些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没能阻止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期待未来日子的快乐和幸福一直伴随着这些朴实、善良、真诚的农民们。因为他们是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勇敢的农民中的一些,永远赞美他们!

  对于70后出生的我们,经历了80、90、、、以及现在的孩子不曾经历的贫穷与落后!我们经历了他们难以想到的自卑和茫然;我们经历了他们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无奈;我们经历了他们难以面对的抉择和坚持;我们经历了他们难以接受的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我们经历了此刻金钱至上的社会的种种诱惑和考验;我们、、、当然我们也有脆弱的时候!当我们面对难题时,眼角也会有泪水滑落,但是我们会瞬间的抬起头,依然骄傲的前行!因为我们是风雨无阻中坚强的70后;我们是勇敢的70后;我们更是执着的70后;我们是傻傻的70后;我们也是曾经开心的70后、、、

        所以那些年我记忆中的年味儿,是否也是70后-----我的同龄人,你们心中的难忘的记忆呢?时过境迁,也许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但是我依然愿意和大家分享那些艰苦年代里仅有的、属于我们的快乐!希望那些年充满苦辣酸甜的年味儿,在今天这个生活富裕的时代,时而能敲打一下我们有些空虚、茫然、浮躁的心灵!让我们在回忆清贫的岁月里,那些珍贵的年味儿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珍惜现在拥有的快乐生活吧!也衷心祝福曾经那些无价的年味儿:能一直陪伴我们的内心;温暖我们的内心;沉淀我们的内心;磨炼我们的内心、、、最终演绎成我们心中永恒的快乐和未来更加幸福的生活!


  作者心语:

  此拙文《记忆中的年味儿(二)》是我原创首发,希望能与70后的同龄人分享我们那个年代特有的年味儿!


  作者简介:

  我是康丽艳,1972年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住哈尔滨市呼兰区。我从事英语教学20多年,与学生相处的特融洽 ,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喜欢。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课后我们共同游戏。平时我爱写一些小诗、散文,也爱写平凡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希望在此平台与大家共同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年的回忆
?『文末有福利』非遗馆年味全攻略,小编教你怎么玩!
丰县赵庄大集:人潮涌动,年味爆棚,朝思暮想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招一式 遗失的年味儿从手工艺里寻回
红红火火拍“年味儿”!9个摄影方法,拍摄喜气洋洋的新春大片
春节的光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