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光瑞关东风情系列之浪秧歌

您喜欢这篇作品吗?

如喜欢,就去文后打赏吧!

作者的稿费该发多少?完全由您来做主!

齐光瑞关东风情系列之浪秧歌


红火热闹浪秧歌

  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尤其是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几乎都有风格不同的民间秧歌存在,成为各类节日期间的必演活动。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邻里的和谐,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吉祥。

  大秧歌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可以按照传统的舞步走,也可以自己独创一种新型的舞姿,只要你能踩上鼓点,跟上乐曲,那就尽可以调动全身的艺术细胞,让四肢和肌肉都舞动起来。要是参加人数多,那就显得规模宏大,气氛热烈,伴随着围观人群的起哄,那才真是热火朝天哩。若是赶上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不同的村邻之间都会扭起秧歌互相拜年问好,互相祝福,互相比赛,互相逗趣,其乐无穷。

        大家在锣鼓点儿和唢呐的伴奏声中,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以此来抒发愉悦的心情。想象一下,那些穿上红蓝黄绿、多姿多彩、花红招展、五彩缤纷的服装,舞动系在腰间的红绸和手中的小扇儿,扬着笑靥如花的脸蛋儿,让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伴着欢快的笑声和喇叭声,舞姿翩翩的蹿蹦跳跃,该是多么的红火热闹?又该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怎样的憧憬?


  据说,大秧歌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是源于2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的民间民俗舞蹈,是劳动人民长期创造和积累的艺术财富。

        而东北地区的关东大秧歌既起源于满族人民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又和闯关东过来的大汉民族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关东大地上多民族的歌舞、杂技、跳大神儿等民间的技艺与形式,从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一种民间歌舞。它形式诙谐,风格独特,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和纯朴、豪放的灵性及风情,都挥洒得淋漓尽致。

  据东北大秧歌的老艺人介绍:“扭、逗、浪”是东北地区关东大秧歌必备的要素。

        因为关东大秧歌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扭、逗、浪的结合,能使其人物纷繁、动静有致,腰、腕、膝、肩韵律奇特,道具简便,用法奇妙。以虚带实,虚实结合,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能表现出独特的东北民间舞蹈的艺术风格。


  具体解释是:

  “扭”是东北秧歌的基本特征。尽管“扭”有不同的个性,但其要领却是基本相同的,即“扭腰、展臂、挽腕、屈膝、提气”。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儿,步履轻盈,边扭边舞;

  “逗”又是东北秧歌的一大特点。在秧歌艺人中有“上装是盘菜,全靠下装卖”之说。这表明下装必须要紧紧地围绕上装开逗,逗情逗趣,以逗来抒情达意,使尽浑身解数,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挑逗上装。所以说,一个秧歌队是否招人看,逗丑儿的有很大的关系。就如现在的所谓“绿色二人转”表演,全靠男演员插科打诨,丑态百出地来博得观众们的喝彩。

  “浪”这个东北的地方土语,则是人们对秧歌艺人精彩程度的概括,当初将这个动词用在这里的人,绝对是可以获诺贝尔奖的一个文学大师。“浪”用在扭大秧歌身上真的是恰如其分,无以伦比。准确、生动极了。评价一位演员“扭得好”那就要说他是“浪得好”。 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越“浪”得出彩越好,这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

       “稳中浪”是对女性演员(包头的,也叫“上装”)动律美的概括。即:在动作上要呈现优美、端庄、风流、潇洒的格调;表情上既要似笑非笑、含而不露,又要洒脱利落、柔美俊俏。在喜庆稳重的前提下还要扭得起来,但不能像逗丑儿的那样过于放荡。


  秧歌队大的有六七十人,小的也有二三十人,二人一小组,一个“上装”,多半是女的,也叫“包头的”,另一个是“下装”,多半是男的,又叫“逗丑的”,和“二人转”一样,这叫“一副架”。四个人两副架一大组,叫“一帮股儿”。扭时,这四个人可以互换位置,相互走位,每个人每个组都有固定的位置。“头帮鼓”是全队扭唱技艺最高的,排在前边,“二帮股儿”次之,“三帮股儿”更次之,排列有序,越往后排越是新手或生手。这和现在广场舞的大妈们排列形式差不多。

        秧歌队领头的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他头戴文生巾,披斗蓬,持折扇儿,叼个口哨儿,由他来吹口哨儿决定舞那个乐曲,那个动作,并吹口哨儿指挥着变队形,换舞姿。全队伍里只有他不和“上装”搭配,故称“傻公子”,又叫“拉大衫儿的”。他后面跟着装扮成男女老少和丑角类的各种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翅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等,个个都是朴实憨厚、滑稽可爱。

        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和戏曲中的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四师徒,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以及古书中的秀才、丫环、渔樵耕读、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

        然后是“头帮股儿”、“二帮股儿”、“三帮股儿”……排在整个秧歌队队尾的叫“老坐子”,也是一副架。“上装”是一个扮相刁泼的老太太,手拿两根棒棰,耳戴红辣椒;“下装”是一个扮相滑稽的老头,驼背,拄拐杖。这个老太太大多是由男性装扮的,因为这样他们的表演能自如,更能夸张。他们两个极度夸张的挑逗和暧昧动作,常常是整个秧歌队的笑点,不仅孩子们爱看,大人也会被他们的丑态逗得哈哈大笑。

  关东大秧歌的乐曲包括以下这些民间小调儿:大姑娘美、对舞、斗鹁鸪、正压鹁鸪、反调压鹁鸪、柳青娘、蛤蟆韵、哕嗦五更、跑旱船、绣哈尔滨、滴拉调、蝴蝶飞、拉大锯、满天红、落庭花、夸地瓜、绣花灯、小翻车、秧歌柳子等。

        而鼓套子则是:硬三锤儿、小翻车儿、小备马儿、黄瓜茄子胡萝卜葱等,总之都是喜庆热烈的。


  有的秧歌队里还夹杂着踩高跷的,这是技术活儿,没有两把刷子是不敢玩这个的。你想,在表演中,表演者脚踩一米左右高的木棍儿上,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没有一定的技术站都站不起来,就更别说做动作了。我曾试过,坐在窗台上绑上高跷后,扶着墙壁踉踉跄跄地站起来,却不敢走道儿,腿脚都要十分用力。没走上两步就赶紧卸掉了。

  关上场院门儿进了腊月门子后,各家各户忙着淘粘米蒸豆包,杀年猪时,生产队的领导就开始筹备扭秧歌的诸多事宜了:雇喇叭匠儿和打鼓的、购买秧歌服、做头饰、糊扇子、选秧歌队员等。

        选扭秧歌的人绝对不能剜到筐里就是菜,一定要挑有经验、年轻力壮的,这样扭起来才带劲儿,才热烈。但也有个别年纪稍大些的,他们在家闲着没事儿,又有扭秧歌的爱好,加之有娴熟的技术和经验,还不怕冷,那何乐而不为哩!还有个别放寒假在家休息的学生,他们也想试试身手,就跟在后边玩儿,俺就是属于这个系列的。


  秧歌队的服装既要讲究整齐,也要抢眼儿。越是鲜艳的,越花花绿绿的越受欢迎。女的,也就是扮上装的,头上必须要戴上几朵颜色鲜艳的大花儿包上头,为了怕人认不出来,还可以戴墨镜。呵呵,难怪现在的影视明星们出门都戴个太阳镜或墨镜,敢情是从这块儿学来的。男的也要在脸上擦胭抹粉儿弄个红嘴唇儿,头发弄得就像牛犊子舔了一样,油汪汪的铮亮。呵呵,别提有多精神了。

  先练个十天半月或个月七成的,就休息放假。过了大年三十除夕夜后,在正月初一开始,秧歌队就集合,开始家家户户忙着拜年,先在自己的生产队队部里扭,然后到社员家里拜年。这种拜年不是白拜的,受拜者要预备烟茶啥的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队赏钱,这是分开生产队以后才出现的。八十年代以前那时是不用的,有生产队大包干,啥都不用老百姓管。好脸的,可以备上几盒香烟,每人给点一颗燎着驱驱寒气,没有,人家也不挑。

  我在纪实人物系列里写的那个《韩傻子》里曾说过这么一段儿:最经典的是一次村里办大秧歌,保管员葛大个儿刚拿出一条“握手”烟,打算给浪秧歌的社员分,韩傻子看见了,动作异常麻利,嗖——从葛大个儿手里就抢下一包,葛大个儿便去追他,因他个大腿长,几步就将他摁倒,搜出香烟说:“想跑,架不住我个大,撵死你!”这傻子听他这么说,也不气,张口就来:“个大就美啊,个大不算数,多穿二尺布,一样的二斤棉花,你得穿个薄棉裤。”惹得围观的人群轰堂大笑。二队长范矬子挤上来:“呵呵,还是矬子好吧,这叫精华啊。”傻子看他这样儿,随口就来了一句:“你拣啥笑啊?你个儿小没法整儿,天生这个种儿,一样看热闹,你得往前拱儿。”有人当时就笑得趴在地上了。

  初一在本屯子拜完年后,初二要去公社汇演。全公社十几个大队,五十几个生产小队,都有秧歌队,呵呵,这就热闹了。几十伙儿的秧歌队同时赶到,那极有打擂台的意味儿。每逢这时,各秧歌队都会拿出看家的本事,格外卖力,叫着号地使劲儿地扭,甚至是废寝忘食,甭管多冷的天儿,都能扭得甩掉大棉袄,二棉裤,光着脑袋瓜儿,浑身上下冒着腾腾热气,汗巴流水的浪个没够儿。观众们则渔翁得利,大饱眼福,看完这个看那个,客气的在心里默默地给打分,不客气的,当着你的面就说出来:“你没人家XX浪得好”。


  其实,在这种比赛中,喇叭匠和拉大衫的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由于秧歌是随着唢呐声和锣鼓点儿走,你再有技法,可喇叭点儿供不上趟儿,也是外国人不认识元宵——白玩(丸)儿。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吹不出来的,没有扭不出来的。因此喇叭相当于秧歌队的灵魂。不然,当年黄宏和宋丹丹的小品咋会说出“当年你一支多情的喇叭吹开了我少女的心扉”这句话?

        优秀的喇叭匠儿,不仅会的曲调多,演奏技巧高,而且还练就了许多绝活儿:走着吹、转着吹、登上梯子上高吹。声音高亢、嘹亮、轻快、欢乐,和谐悦耳,畅快淋漓,极富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有吹两个喇叭的,也有用鼻子吹的,或在两个鼻孔里各插一只燃着的香烟,头顶和两臂各放一只盛水的碗,喇叭声不断、香烟就不灭、水碗也不洒。这类绝活儿平时用不着,只有到这种打擂台的时候才亮出来,以其出奇制胜,博人喝彩。

  喇叭和锣鼓点儿一来劲儿,那拉大衫儿的也开始疯狂,使出浑身解数,将手中的扇子舞成花样繁多的扇花儿,发挥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的技巧,踩在板上,扭在腰上,将大秧歌哏、俏、幽、稳、美的韵律和特点,运用手绢、彩扇、袖头、等随身携带的生活用具,使出:挽、片、拧、掏、翻、甩、绕、摆、压、颤、别、合、指、抛等花样翻新的绝活儿。看得人心惊肉跳,紧张中又不失快乐和喝彩,赞叹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于是后边儿跟着的秧歌队也开始狂野的渲泄。袒露真情,舞姿翩翩,动作狂,秧歌浪。舞动手绢、彩扇、烟袋、马鞭、棒棰等道具,也玩儿起转、拉、背、颤、抖、指、克、耍、托等绝活儿,兴之所致,大秀技法。

        踩高跷的也开始PK,这边翻了一个跟斗,赢得满堂彩,那边又来了劈叉,换来一片掌声。这场面既丰富多彩,又喜庆热烈,为关东秧歌的风格特点之形成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关东大地劳动人民欢庆丰收的喜悦推向了高潮。

  汇演后,从大年初二开始就要“跑秧歌”了。也就是以拜年名义到各村屯去拜年贺喜。因为这多是有偿出演,赶到中午了有的地方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在事先必须要选好对象,到生产队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因为能给得起赏钱,否则人吃马喂的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秧歌队所到之处,自然又是鞭炮声,拜年声,问好声,叫好声,响成一片,其乐融融。

  从过年开扭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两天达到高潮。从这时起走村串屯的拜年就要结束了。但也有例外,“耍正月闹二月,沥沥拉拉到三月”只要能挣到收入,就一直闹下去,一直到备春耕开始,人们才卸去彩装,回到田地和作坊里,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开始新一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浪秧歌是民间庆丰收,节日祝福最好的表达方式。但现在,扭秧歌已成了城乡居民的一种娱乐和健身的活动,随时都有。在唢呐和锣鼓声中,人们浪起来、跳起来、笑起来,男扮女、女扮男,踩高跷、绑红绸儿,大家认认真真地扭,开开心心地浪,成为关东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文已收到201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散文集《关东风情》中)

作者简介

齐光瑞,男,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出版发行了写作理论文集《浅谈报告文学的创作》,小说集《万紫千红总是春》、散文集《挥斥方遒》、《关东风情》、戏剧集《风流村》;畅销书:长篇小说《绝对新闻》、《作协大院》;文艺评点随笔《活色生香话水浒》等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齐鲁文化|海阳大秧歌 一种古老的情
《舞蹈艺术欣赏》教案(6)中国民族民间舞---欢天喜地闹秧歌
[非遗]秧歌
“从动人的旋律中听取革命的步伐” ——略记20世纪40年代的秧歌剧和新歌剧 作者:胡一峰
烟台海阳大秧歌 没有秧歌不叫年
原创:临县正月十二秧歌队表演摄影 视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