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栏作家】冯新生:扼腕永年

读生花妙笔。

看个人神采。

品思想意蕴。

展文化风范。

【心声履痕】


作者简介:

  冯新生(心声):资深新闻媒体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自1979年至今,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约7000余篇(首),曾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征文中获小说一等奖、诗歌一等奖、散文二等奖,千余篇文学作品被新华书店发行的文学丛书选载,500余篇小说、散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台选播,300余篇游记散文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所编的《课外语文》转载。撰写、出版后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著述有小说集《茉莉香茶》、散文集《物华天宝》《游出滋味》、《行者手记》等。

冯新生:扼腕永年

  距北京不远的永年古城,虽千年古迹遗存于斯,且有几许神秘感,但少有人知。当时,我作为采写深度报道的旅游记者,曾近距离体验悠悠古韵、未解之谜。

  扼腕永年

  文 / 冯新生

  年少时,曾沐着晨光、站在湖畔,感受翻阅古书的快感,了解诸多成语的出处。记得当时,似乎看到“胡服骑射”奔跃而来、毛遂自荐侃侃而谈;完璧归赵惊喜一瞬,一枕黄粱感悟之刻……感谢上苍,让我人到中年,成为中国最权威旅游新闻媒体采写深度报道的记者。于是,被称为“中国成语之都”的邯郸,多次成为我采写之余、深入解析之地。

  孟春,首场雨,飘落在邯郸市所属的永年县。由此,春秋时期便矗立于斯的广府古城,多了些清润感。我没有在城上驻足,因为,护城河畔,一位拳脚颇见功力的老人吸引了我。

  护城河外侧,连接一片20余平方公里的水域。当地人称为“永年洼”。年过八旬的老人,一招一式,是纯正的“杨氏太极”。但见耄耋老人面如灿霞、目光清澈、声音洪亮。与之攀谈中,似乎觉得,有一股无形力量在体内涌动。生于斯、长于斯的“杨氏太极”创始人杨露禅,其业绩,我早已久仰。以大开大合、绵柔化解刚猛且不失舒张之美的拳法,而今在多种太极拳中流传最广,早已走向世界。于是,应老人邀请,迈入杨大师故居追溯了一番。

  临别,老人轻叹说,当今大多习武者,目的在于登台演示,注重姿态、简捷,谁肯潜心深悟、以拳修己?一如大多在广府古城之上,只顾摆拍、发图,少有人钩沉史话的游人!

  黄昏,我站在永年县的古桥——弘济桥上,似乎又听到一声声轻叹。

  如果把旅游当作赶集、或是一眼扫过。眼前这座与赵州桥齐名的古桥,的确没有抢眼之处。青石砌筑、拱券如虹,单孔双敞肩石拱桥,在大多人眼中,似乎并不陌生。

  然而,倘若你用心灵与之沟通,便发现有动人心魄之处。

  我平心静气,端详着“他”那精美的“纹身”:大券券脸内,深雕龙凤、飞马、怪兽;两端小券刻有缠枝花木,桥面两侧,方形望柱顶端上,刻有雄狮、灵猴、蜜桃、石榴等图。古桥30余块栏板上,刻有虎、鹿、麒麟、花卉以及民间典故。每幅石刻精致生动、呼之欲出,历经千年沧桑,几乎没有漫漶之感。我在其中一块栏板前停下来,看着栏板的画面百思不得其解:一只调皮的猴子,用竹竿捅着马蜂窝。不知是何寓意?

  带团上桥的导游小姐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微笑着指点迷津:“那幅画有‘节节封侯(猴)的意思。”接着,导游小姐用自古流传的顺口溜,把古桥石雕艺术一一道出:“七个狮子八个猴,中间一个‘地牤牛’三十四块石栏板,刻有九桃十石榴。”

  我一方面为古人能用28个字便简明、朴实、顺口且生动地罗列古桥雕饰而喝彩,一方面又产生疑问,她道出的动物与植物都显而易见,只有这“地牤牛”不知藏在何处。导游小姐又是嫣然一笑,引我来到桥体的一块肩石前,对着当年石匠精心雕琢的一个“曲孔”用力一吹,竟发出哞哞的牛叫声。此时,恰好远方飘来悠扬牧笛声。倏忽间,六朝散淡扑面而来。

  我正暗自称奇,不想导游和游客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脚下。“先生,您脚下踏着数千万年前的远古化石。”女导游这次笑的有些诡异。

  我惊讶地移开脚,低头细看,几条形态各异的爬虫,在我刚刚踏过的黄褐色的桥石里,似乎在酣眠。它们的躯体是透明的,体内的骨骼清晰可见。它们什么时候钻入桥石内的,又是什么时候,在睡梦中与石料融为一体、继而伴着古桥叹息、河流吟唱,度过无数春秋的?

  我遗憾地看到,很多人只粗粗浏览了一下,便谈笑风生而过。速拍、速发朋友圈,是当务之急。那些沉眠的爬虫倘若有感知,情何以堪?

  那天,我久久难以入眠。翻开近年有关弘济桥的报道,终于眼前一亮:社科院地理所的专家经过史料分析、当地考察,已有初步解释。这是古生代奥陶纪时期的角石类、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究竟是多少千万年前的形成的,现在仍在研究。

  然而,当下旅游,那种司空见惯的涌动如赶集、赏景如掠影,又有谁能伫立于此,解析文物古迹的来龙去脉?更有谁来唤醒千万年之前的睡虫?

  挥别永年,古城渐远,我惟有一声叹息……


作者个人栏目作品链接:

【心声履痕】冯新生:茄汁芦笋

【心声履痕】冯新生:秭归粽子

【心声履痕】冯新生:酒的服饰,也疯狂

【心声履痕】冯新生:粥品斑斓

【心声履痕】心声:胡同、亲情、“金镶玉”……

【心声履痕】心声:茶色禅思(二篇)

【专栏作家】冯新生:消夏偶感(古诗词三首)

【专栏作家】冯新生:稻香湖畔掠影

【专栏作家】心声:闲赏内画壶

【专栏作家】心声:船宴兮,归来!

【专栏作家】心声:京城食趣之——举箸感侠风

【专栏作家】心声:京城食趣之——黑暗中品味

【专栏作家】心声:京城食趣之——冰窖感清凉

【专栏作家】心声:京城食趣之——茹素也怡情

【专栏作家】心声:京城食趣之——夜饮鲜啤,难忘2003

【专栏作家】冯新生:京城食趣之——食粥怀古

【专栏作家】冯新生:京城食趣之——伟人“即兴用餐”

【专栏作家】心声:京城食趣之——寻访“驴打滚”

【专栏作家】冯新生:京城食趣之——康陵春饼,别有滋味

【专栏作家】冯新生:京城食趣之——品太极芋泥

【专栏作家】心声:京城食趣之——暮雨黄叶村

【专栏作家】心声:行游食趣之——太白楼与太白鸭

【专栏作家】冯新生:五彩米,也疯狂

【专栏作家】冯新生:行游知味之——醋芹,喻示什么?

【专栏作家】冯新生:临秋风、品禅茶

【专栏作家】冯新生:行游知味——商芝肉

【专栏作家】冯新生:行游知味——江南岸,酸中透甜

【专栏作家】冯新生:楼影泉韵

【专栏作家】冯新生:秋夜,书店街

【专栏作家】冯心声:宿命丹枫

【专栏作家】心声:芦苇之叹

【专栏作家】冯新生:超级大隐,长眠何处?

【专栏作家】冯新生:秋晚,去雨轩

【专栏作家】冯新生:哦,时间车站!

【专栏作家】冯新生: 衡水深处,谁在酣眠?

【专栏作家】冯新生:老街,夜雪行

【专栏作家】冯新生:东坡,悠长余味

【专栏作家】冯新生:城飘雨,饼带花

【外埠人说五常大米】心声:借助米的香云,神往

【专栏作家】冯新生:雪夜举杯,相视一笑

【专栏作家】冯新生:关东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个村有座古桥230多年,全部用青石筑就,现在仍非常坚固
北方水城 太极之乡 邯郸广府古城
涉县三大古桥之一索堡温庄凤阳桥现状如何?原栏板望柱去哪了?
江门古桥之礼乐中正桥
【北京】冯新生||邯郸:枕成语,梦哲言
“光影乡愁 名村古镇” 之广府古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