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出行散记之一:留念亭

出行散记之一:留念亭

朱云峰

  5月16日,趁休半月假的机会,与同事李小洪老师、周依慎老师、张志刚老师一道,准备赴李老师老家邵阳县一带走一走。

李老师本乃风雅之人,对当地风土人文颇为熟悉,建议我们首先往吕振羽故居而去。

  这里需要略费笔墨交待一下吕振羽先生这一人物。

  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四大马列主义史学家”之一的吕振羽先生(另三人是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的籍贯是湖南武冈人,不错,吕先生老家是今日邵阳县金称市镇溪田村,当时属武冈六区,是不折不扣的武冈人,只是后来析分出去后,才变成了邵阳县人。

百度一下:

  吕振羽:1900年1月30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诞生于湖南武冈(今邵阳县)。名典爱,字行仁,学名振羽,曾化名柳岗,笔名晨光、正于、曾与。出身世代农家,他怀"工业救国"志,入湖南大学,攻电机工程。1926年夏毕业于湖南大学工科,后参加北伐军。大革命失败后,他脱离军队,东渡日本,在明治大学攻读经济学课程。1928年吕振羽回国到北平,受聘为《村治》月刊社编辑,次年出版了《中国外交问题》一书。1930年至1932年,他担任《新东方》杂志社编辑。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社会科学书籍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观点。自1930年冬至1932年初,相继发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趋势之推测》、《中国国民经济的三条路线》、《中国革命问题研究》等论文。于1932年出版了《中日问题批判》与《最近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两书,皆被国经济史、农业经济学、计划经济、中国社会当局列为禁书。后入中国大学任专任教授,主讲中史、社会科学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兼任民国大学的中国经济史、朝阳大学的殖民地问题等课程,有"红色教授"之誉。1933年,吕振预制教育中国大学经济系。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在李达的支持下,开始了历史研究的生涯,先后出版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1934)、《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1936)和《中国政治思想史》等专著,成为一名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936年 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4年6月至1937年6月,相继出版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等专著和数十篇论文。他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和古文献中全部神话传说性记载,系统地论证了殷以前为中国史的原始公社制阶段;提出殷代是奴隶制阶段、西周是初期封建制阶段的论断;论定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外,还提出了殷代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工具是青铜器的论断;探讨了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确认它发生于明末和鸦片战争之前1937年“七七事变”后,吕振羽回到湖南长沙,和翦伯赞等人筹组了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和中苏文化协会长沙分会,创办了《中苏文化》月刊。次年他又在武冈县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任副院长兼地下党代表,为我党培养干部。1939年他接受周恩来电召,到重庆任复旦大学教授,一面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一面进行统战工作。为了批驳日本学者秋泽修二的错误观点,痛斥民族投降主义,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到重庆一年多时间内,吕振羽就连续发表了《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诸问题》、《中国社会史上的奴隶制度问题》、《“亚细亚生产方法”和所谓中国社会的“停止性”问题》、《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民族遗产的继承问题》、《本国史研究提纲》等文章,1942年辑成《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一书,由上海耕耘出版社刊行。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简明中国通史》的编著,并于1941年由生活书店出版了上册。1942年他到延安,任刘少奇政治秘书;1947年出版了《中国民族简史》一书,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通史著作。1948年《简明中国通史》下册完成并出版,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中国各民族历史的重要著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此外还担任中央高级党校兼任教授及历史教研室顾问、中央军委顾问、中国史学会理事和一些重要刊物的编委等。1963年,他突蒙不白之冤,失去自由,“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投入监狱达八年之久,身致重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冤案得到平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1980年7月17日,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

  现在言归正传,车出武冈之后,沿着颇为弯曲崎岖的乡村公路小心地向金称市镇驶去,外要抵达目的地时,在一处荒坡地带,李老师要开车的周老师将小车停在路边,大家朝公路另一侧走去,一道高达两三米的石牌立在杂草丛中(见图)


  石牌顶端三个遒劲的大字“留念亭”清晰可见,间有小字“廿五年秋”和“林森”也依稀可辨。两根石柱上镌刻的对联因风化较重且是繁体,辨认起来略感吃力,但李老师显然是记得这对联的,所以也就很快辨认出来了:

歇地获安闲勿谓此处非佳境;

凉亭解渴热能许当途是休征。


  再往前走,野草丛中有一堆石头,李老师解释说,这是另外一幅石牌,这幅石牌上镌刻的对联是:

留是有年常怀亲恩耿耿;

念非一日勉尽子道殷殷。

  这两幅对联显然是采用“抬头隐字格”的形式,将亭子的名字“留念”和亭子的作用“歇凉”有意标注了出来。

  初通文史的我,自然知晓林森是何许人物:

  林森:(1868年-1943年8月1日),字子超,号长仁。福建林森县(闽侯县)人。1914年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林森幼居福州,入英华学堂,因反清被开除,后参加反割让台湾斗争,并加入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成立时率会加盟。辛亥革命中,领导九江起义,并促海军反正,派兵援鄂、皖,稳定革命大局,被举为民国开国参议院议长。由1932年起接替蒋中正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1943年8月1日因车祸在重庆逝世,葬于重庆歌乐山林园。

  林森是同盟会和国民党元老,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在国民党内陆位极高,并且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现在在这荒郊野岭鸟不拉屎的地方,竟然能发现林森的亲笔题字,自然是震撼莫名并大惑不解,问李老师得知:吕振羽的弟弟吕持平先生是林森的女婿。

  事后借助资料,方才弄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



  1936年,逢吕振羽的母亲60岁、父亲58岁寿辰。吕家当时人丁兴旺,兄弟发达(吕振羽是知名教授,弟弟吕持平的身份和地位更是了得),却只有祖父留下的一座土木瓦房,不足100平方米。按传统习俗,完全可以借机大兴土木,修葺庭院,以光宗耀祖。可是吕振羽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荣耀和亲属的颜面,而是穷苦乡亲和广大民众。他与家人商定后,决定在家乡修建一座凉亭,“备迷途之问讯,供过客以茶汤”,以此来祝寿父母。他们将凉亭取名为“留念亭”。   
  此亭修成后,吕振羽将它送给族上管理。居亭者种地育林,烧茶汤,解迷途,均为无偿和自愿。吕振羽胞弟吕持平之妻为江淑琛,江父乃林森至交,可惜英年早逝,临终之时托孤于林森,林森对其甚为怜爱,照顾有加并认为义女。所以吕持平并非当地人所说的是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之女婿,实乃义女婿。江淑琛大学毕业成亲后曾有一段时间留在林森的身边工作,其时亭子修好后,因林森为当世书法大家,且身份特殊,吕家就请林森题写了“留念亭”三字和两副对联:   
“留是有年,常怀亲恩耿耿;念非一日,勉尽子道殷殷。”   
“歇地获安闲,勿谓此地非佳境;凉亭解渴热,能许当途是休征。” 
  
  未曾料想,在“文革”那特殊年代,林森题字一事便成了吕振羽的罪行之一。当地造反派抬着“刘邓黑干将”吕振羽的“黑书”,两次到此“破四旧”,“毁黑帮文字”,夷平亭宇,推倒石碑,敲砸石刻文字,使“留念亭”只剩下两端石门架和石门牌题字。
  吕振羽弟弟吕持平,军政部汉阳兵工专业学校制枪科卒业,留徳海归(时人心目中留德海归的身份比留美或其他海归的身份更为吃香,因为一战后二战前的德国,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中简直就是一个神话,蒋自己也亲送次子蒋纬国留学德国),时为国民党兵工署处长,株洲炮厂主要筹办人之一。

  最后附诗一首:

留念亭感怀

朱云峰

留念亭前念想多,萋萋芳草掩荒坡。

风流虽已烟消散,莫叫人心惜奈何。

注:关于“留念亭”的相关情况,大家还可参见一下蒋响元老师的<<湖南古路亭>>一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电影《烽火塘田》在我母校塘田市战时讲学院开拍了
吕振羽
吕振羽故里 社田人民大团结 2017年邵阳县金称市大端午 现场视频合集
电影《烽火塘田》在邵阳县举行首场点映
《世界诗人》签约作家(签约诗人)作品展: 周琼
性的社会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