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服饰专栏 | 真的不是只有苏格兰男人才穿裙子

男子穿裙可真是一个相当诡异的话题。除了苏格兰裙等比较特别,绝大部分男性都不太考虑穿裙子这件事了。但实际上,咱们中国的老祖宗们,可没少穿过裙子呢。

@洛梅笙 自由撰稿人

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与西方时装史

挚爱明朝及民国服饰

以及新艺术主义和Art Deco风格

虽然在西方,男子也有过穿红戴绿的花美男时期,但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男性的服装就基本跟黑白灰蓝为轴心的素色捆绑。甚至,一个男子如果穿裙子,会被认为过于女性化以及有易装癖,直到孔雀革命之后。

《亚森特 里戈画路易十四》 (巴黎卢浮宫藏)

Jean Paul Gaultier在1984年设计了他的第一个男装系列。从那时开始,他一直在作品中挑战性别的界限:让男人穿裙子,并在广告中使用雌雄莫辩的模特。但即便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男人穿裙子这件事,在当代生活似乎一直没有成为男性着装的主流,直到今天,又是否成为昙花一现呢?

Jean Paul Gaultier 2011年秋冬高级订制系列

“裳”——古代男人的小裙子

在中国传统服饰中,男性穿裙子几乎可以说是年代久远了。中国古代所谓“上衣下裳”(音cháng),裳就是裙,当然它最初指的就是遮蔽下体的布巾。而这个小裙子,实际上一直到明代都是存在的,就是在男人的袍子底下,会有一个穿在里面较短的小裙子。在明代仇英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中,还有一个男子在衣服店里买裙子的细节。

明代 张懋墓出土的男子的裙(马面式)

左侧 有一个男子打开一条裙子展示给一位顾客

明代 仇英 《清明上河图》

飘飘欲仙的美男子

裙襦的流行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达到了顶点。贵族男子为了达到某种“美姿容”的神彩,甚至穿着长长的裙子,以至于出门都必须有几个侍从替他拉裙裾,并在两侧搀扶方可。这种“飘飘欲仙”的模样似乎成了后世文人一个相当重要的精神想象,大致就类似西方人之以希腊古典的印象。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它总会成为复古的摹本,即便穿的再也不是裙襦了。比如明晚期,男士会穿裙子当野服(就是私底下一种休闲的服装),但事实上也仅仅是在长袍之外再扎一条裙子而已。

《洛神赋图》中坐在榻上穿裙襦的男子(故宫博物馆藏)

明人绘倪瓒相,实际上是明人在长袍外系围裙的复古打扮

来自蒙古的裙子

明代的曳撒,可以视之为另一种形式的连衣裙(虽然它应该算是袍子)。曳撒,是蒙古语中一色衣Jisum的音译。顾名思义,他指的就是上下一色的衣服,蒙语中又称之为质孙。总的来说,指的就是一种长袖的、在衣服腰部把上衣与下裳分截,在腰腹部有横褶,下围打褶做裙状的男子长衣。与之相似的还有辫线贴里,贴里即蒙古语Terliq的音译,中文叫做辫线袄子。特点是在腰部处是以彩线缠绕做装饰,通常为圆领,后来也有交领。

元代 刘贯道 《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元世祖内穿大红织金辫线袍

元代辫线袍(内蒙古博物馆藏)

到了明代,曳撒入乡随俗的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是原来腰间的打褶装饰逐渐消失了,袖子在后期也发展的更加有汉人审美的宽袖子,而底下的褶则成了两侧有摆的马面褶。它成了男性在私下很喜欢的一种带有戎装性质的便服,明代许多描绘皇帝私下燕乐的场景,比如打球,宴饮,打猎等等,都会身着曳撒。

明代正德 曳撒 (首都博物馆)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穿曳撒的宦官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宣宗马上图轴》中穿着曳撒的明宣宗 (故宫博物院藏)

《宣宗行乐图》中玩捶丸(像高尔夫的体育活动)的皇帝

明 香色麻地飞鱼贴里 (山东博物馆藏)

许多人知道曳撒,是因为影视作品中相关于锦衣卫的题材。但事实上,曳撒绝不只是太监或锦衣卫的特殊装束。它之所以引发关注,大概还是因为大家认为这种款式的男装好看。倘若今天有时装设计师将其引入,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焦点?

更多中国服饰文化相关阅读,请戳:

从GUCCI的百子衣谈孩子的那些事儿

画龙点睛的,不只有盘扣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环球】全球各地爱穿裙子的男人们
苏格兰裙子简史:穿裙子的未必是小姐姐,硬汉持双斧也能穿格纹裙
汉服的起源及各朝代发展简介
街上的男孩穿裙子—东京时装季
人间杀器Kilt:发明传统,颠覆传统,引领传统 | 服饰博览
上海博物馆藏民族服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