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类型片谱系之犯罪法则

犯罪电影以黑帮片和警探片为两大类型,当然还有在诸种类型间游离不定、神秘兮兮的黑色电影。因此,从一些现实的或虚构的黑帮成员、大侦探、黑色人物的身上,可以更直观地感知犯罪电影的魅力:比如“小凯撒”里克·班多罗、萨姆·斯佩德、“教父”维托·柯利昂、“好家伙亨利”、当然还有杀杀人、跳跳舞的米娅和文森……

《小凯撒》 Little Caesar (1931)

尽管片成只有79分钟,但《小凯撒》确定了整个黑帮片叙事和影像的模式,因而被看作黑帮片的开山鼻祖。叙事上,它表现一个小人物从社会底层开始发迹、特殊事件后经历人生转折、直到灭亡的全过程。影像上,影片选取黑帮上层和社会下层的场景,暗示人物身份的改变。夜景的光总是变形的,使影片中的人物也随之变形,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挣扎。叙事和影像外,影片还极大地发挥了声音和剪辑的魅力,采用快速剪辑,制造出某种紧张的气氛。穿插各种表现回忆和想象的镜头,拉近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不自觉地对黑帮产生认同感。

另外,影片基本上确定了黑帮片中的人物外形及其性格,主人公爱德华·罗宾逊身材矮小、面相凶恶,像只暴躁的野兽。他们时无政府主义的代表,渴望自由和成功。但他们的性格往往呈现出两面性,而非绝对的恶,除了崇尚暴力,还有义气和责任等美德在里面,这种男人之间的情谊后来在以吴宇森为代表的香港电影中得到继承。同时,黑帮中人要成就大业,必然承受孤独,在一定程度上这成为某种美国性格的折射。《小凯撒》中主人公最后在夜里被乱枪扫射而死,死前只说了一句:“难道我就这么死了吗”——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这也为日后的黑帮片确立了基本的死亡模式,隐含着对反抗体制者的同情,好对现存法律体制的不满。

《马耳他之鹰》 The Maltese Falcon (1941)

作为第一部黑色电影,《马耳他之鹰》奠定了黑色电影从叙事方式到视觉风格的一系列特征,开创了黑色电影的第一个时期——“这是侦探和独行侠的时期,是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的时期,是亨弗莱·鲍嘉和劳伦·巴考尔的时期……”(保罗·施拉德语)

影片改编自侦探小说大师汉密特的小说,约翰·休斯顿极尽所能还原原著中神秘黑暗的气息。诸多侦探小说的经典符号,如神秘的贵妇、离奇的怪人、连环凶杀案等等,都被导演用影像化的手段完美呈现,而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深入,人物关系、情节线索被全方位调动。环环相扣的紧张剧情,精彩绝伦的人物对白,阴暗冷峻的光线色调,以及亨弗莱·鲍嘉所塑造的迷人的硬汉形象,都为之后的黑色电影立下了旗帜标杆。

《马耳他之鹰》的情节现在看来并不复杂,但仍旧引人入胜——导演并没有刻意地故弄玄虚,而是游刃其中又置身其外,整部影片大多在摄影棚内完成,镜头几乎始终跟随着鲍嘉,像局外人一样冷峻阴暗。观众似乎知道了故事的脉络,却永远猜不出下一秒将要发生了什么。叠置的悬念,与紧张的剧情、场景的快速转换一起,体现着早期黑色电影的独特魅力。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有人说《教父》足以让世界上所有同题材影片黯然失色,尽管略显夸张,但足见《教父》在黑帮电影的至尊地位。意大利裔的弗朗西斯·科波拉展现了对黑手党王国的深刻理解和对黑帮电影的深厚掌控,《教父》作为一部气势磅礴的黑帮史诗,却选择了以家庭的视角展现全部故事。过去的黑帮电影赖以生存的阴暗交易和激烈枪战,在《教父》中更像是一种轻巧的点缀。影片的多数事件都发生在封闭空间中,以一种舒缓又坚定有力的节奏,带出所有的危机和凶险,正如维托·柯里昂的神态和语调。黑手党家族的组织结构、日常生活,黑手党人的黑暗、罪恶又迷人的魅影,都被巨细无遗地呈现出来,激起了整个社会巨大的惊异和好奇。据说在影片开拍时曾不断遭遇黑手党人的恐吓和阻挠,但在影片上映后,许多老派的黑手党人眼含热泪从影院中走出,激动地说“这是我们的生活”。马龙·白兰度因为出神入化地塑造了教父维托·柯里昂的形象,甚至被现实中的黑手党家族成员共进午餐……

《教父》的成功,不仅开启了黑帮片的新主流——“黑手党电影”,也宣告了好莱坞“制片厂中心制”的终结和以科波拉、卢卡斯、斯皮尔伯格以及马丁·西科赛斯为代表的“大导演时代”的到来。

《好家伙》 Goodfellas (1990)

不同于科波拉气势恢宏的黑帮史诗,成长于纽约“小意大利区”(位于曼哈顿下城、居住着大量意大利移民后裔、街头罪犯横行)的马丁·西科赛斯以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和见闻,把目光聚焦在“街头巷尾”,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街头片”。

《好家伙》根据前黑帮成员亨利·希尔的真实经历改编。从主人公的选择就可以最直接的看出“街头片”与《教父》等经典黑帮片的不同。《教父》中的柯里昂家族是纽约黑手党五大家族的龙头(类似现实中的甘比诺家族,《好家伙》也有提及),而亨利·希尔甚至从来没有被接纳进入黑手党,他只是黑手党低阶成员(保利)的小弟。即便是呼风唤雨的吉米,也仅仅因为自己的同伴汤米要被黑手党引进而欣喜若狂,并且在汤米被杀后失措无助像个孩子(亨利和吉米人性中的感性和软弱的成分都远比《教父》中的人物明显)。因此,片中无处不在的奢靡景象(也远比《教父》中更加铺陈)和聚会狂欢(大部分不同于《教父》中温馨热闹的家庭氛围),反而更鲜明地凸显主人公的底层气息,因而更加真实。

与《教父》相似的是,《好家伙》中黑帮分子的命运,也随着现代犯罪的发展——从“好的犯罪时代”(烟酒、勒索、赌场、色情)到“坏的犯罪时代”(毒品)——而产生重大改变。尽管同样隐喻了黑手党乃至整个社会的尴尬情况,但《好家伙》最终没有选择像《教父》那样落脚于悲壮的宏大叙事(家族兴衰、社会变迁),而是更加集中地剖析着个体灵魂的忏悔与颤栗,影片以亨利·希尔的独白结束,让人想起西科赛斯在处女作《穷街陋巷》开场的那段独白:你不在教堂里赎罪,你在街头,在家里,赎你的罪。

《低俗小说》 Pulp Fiction (1994)

《低俗小说》在今天已成为现代(或者“后现代”)黑色电影的无上经典。不仅为昆汀奇特的个人风格打下全球范围的强大声誉,并且形成了一股“低俗”、流行、暴力又迷人的电影文化潮。

在这部影片中初露锋芒的昆汀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厕所、快餐、宗教、政治、战争、歌舞片)都展开戏谑的解构,性与暴力成为这种解构的支撑,形形色色的人物则集中展示着经典黑色电影的设计和格局:亲密无间的情侣大盗、深处险境的拳击手、黑白煞星、神秘女郎、操控一切的黑帮老大……但显然主导影片的绝非黑暗和冷峻气质,而是无处不在的荒诞与荒诞之外若隐若现的宿命感——情侣大盗的外强中干、黑煞星对汉堡和《圣经》的偏爱以及突然而至的彻悟、风流迷人的白煞星命丧马桶(马桶情节)、神秘女郎嗑药嗑得口吐白沫、黑帮老大被爆菊……这一切交织在布局巧妙的环形叙事中,在看似漫不经心的拼接与乱入间,闪耀着纵意不羁的才华和灵气。

当然,关于《低俗小说》的影片寓意,从人性、哲学的高度解读也许会有契合,但其实大可不必。这是痞子昆的第二部电影,相比于所谓的深刻内涵,这部电影美不胜收的形式感更加让人着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豆瓣9.1,终于又来一部影史巨制,不看可能就再也没有了
黑帮电影经典之作-教父2
一部男人的电影——在旋律中感受力量和生存智慧
45年后,终于拍出这部可以与《教父》相媲美的黑帮电影!
黑帮神剧上线,看完一集果断5星推荐!
公认得分最高的10部电影,留着慢慢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