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时期六国曾五次联合伐秦,可最后为何都失败了,原因令人深思

当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难道六国就没想过要一起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吗?

当然不是,他们前后共联合了五次一起伐秦,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究竟是为何呢?

第一次,公元前318年

这一年,魏相公孙衍组织了“五国伐秦”,当时参加的分别是魏、楚、赵、韩、燕。由于这五国中属楚国最强,于是楚怀王就被推举为了领袖,可实际上出兵和秦国交战的,只有魏、赵、韩三国。

当时联军攻到了函谷关,秦国出兵开始反击,魏国受到损失较大,于是魏国就派使者到楚国,说自己要和秦国讲和,可谁曾想楚国竟先行一步,与秦国谈和了。就这样,五国组成的联盟开始纷纷退兵。次年,秦国派大将樗里疾乘胜追击,大败魏、赵、韩三国,斩敌八万余人。

那么齐国为何没参加此次联合行动呢?那是因为当时秦、楚、齐三国最为鼎盛,以楚国为盟主的这个联盟对齐国的威胁也很大,齐国没联合秦国一块儿对付他们就不错了。另外由于楚国当时也是强国,所以他们对攻秦没有像魏、赵、韩三国那样急切,所以也是楚国最先和秦国和谈,结果导致剩下的三国损失惨重。

第二次,公元前298年

这次是由齐国大将匡章组织率领的“三国伐秦”。哪三国呢?分别是齐、魏、韩。

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因为孟尝君在秦国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于是回到齐国重新为相后,就发动了此次联合伐秦战争。这次战争可以说是胜利的,联军一直攻打到了函谷关,并在那里驻扎了大军加以封锁,三年后终于攻入关内,迫使秦国求和。在秦国归还了韩、魏的部分土地后,联军方才退去。

虽说是以胜利而告终,但一来由于秦国的地理优势,二来孟尝君也不过是想报仇而已,所以联军未能从根本上削弱秦国。

第三次,公元前287年

这一年,秦国为了阻挠齐国灭掉宋国,尊齐为“东帝”,以共同灭赵和齐国达成了妥协。可苏秦却为了达到替燕国联合秦、赵两国,攻破齐国的目的,对齐、秦两国的联合加以阻挠,并主张攻秦,进一步加深齐、秦之间的矛盾。

后来还真就被他得逞了。次年五国大军就开始集结进攻秦国了,可由于各国目的都不一致,结果五国联军打到成皋、荥阳时就开始各自观望了,最后居然内部反水,有四国联军居然联合起了秦军,攻打起了齐国来,还把齐国给打垮了。

这样一来,秦国高兴了,因为就此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第四次,公元前247年

这一次是由魏国的信陵君组织的。在前一年,秦国大将蒙骜正在接连攻击魏、赵、韩三国之地,势如破竹,于是当时的魏安厘王就赶忙把信陵君给请来主持大局。同时楚考烈王又听从了春申君的抗秦计谋,赵孝成王又听从了建信君主张和楚、魏联合抗秦的建议。就这样,以楚、赵、魏为主体的五国联军再次成型。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率联军在河外大败秦军,秦军随即退守到函谷关。

这次联合,是由于长平之战后赵国的衰落,各国不得已才选择的联合,是各国第一次因为亡国的危机而真正做到了利益一致。虽说最后也是胜利了,可依旧无法撼动秦国的根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秦国再次吹响了东进的号角。

第五次,公元前241年

这是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合纵了,是由赵国大将庞煖率领的楚、赵、魏、燕、韩五国联军,攻打的秦国,最后一直攻到了秦地的蕞(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结果等人家秦国出兵反攻,五国联军却因为不支而后撤了。赵国个不要脸的,后来还回过头来攻打齐国,夺取了饶安而归。

虽然庞煖的指挥没问题,可由于此时秦国实力和其他各国早已是天壤之别了,所以说他们再联合,也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了。注定这次合纵是没有大成果的。

所以说,早些年各国是各怀目的,目标不统一,再加上秦国当年还没有强大到威胁每个国家的地步,所以除了魏、赵、韩三国之外,其余各国对伐秦都不太上心。

可等到后来秦国做大时,各国目标虽然是统一了,可已经晚了,他们再也没有对抗秦国的实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函谷关之战,六国不齐心,合纵连横失败
中国古代-战国历史事件( 公元前475~221年)
孟尝君伐秦,攻占函谷关,合纵的第一次胜利
大秦帝国史七----合纵连横
血战天下----五国战争
秦昭王时代的将相铁三角——魏冉、司马错、白起的征战之路(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