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o现场 | 我亲眼看到的第一次售电公司竞价

eo记者 罗晶


“最后五分钟,再刷新一次。”

“收工。喝一杯去。”

在一家售电公司交易平台大屏幕前,我见证了这次里程碑式的集中竞价。


3月25日,广东省境内的36家发电企业与81家电力用户展开了迟来的三月月度集中竞争交易。

这是广东省,也是全中国首次吸纳售电企业参与的集中竞价。“这是历史性的时刻,存在了一年的售电公司终于开始售电了。”

短暂的三小时报价后,出清结果公布。在参与报价的36家发电企业中,8家企业未能中标电量;81家电力用户中,80家最终成交。最终平均降价幅度超过1.25毛/千瓦时。

降价幅度之惊人,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1

售电部负责人和“操盘手”今天特意换上了正装和领带。在进入交易大厅的时候,大家面面相觑了一会儿。

原定9点开始的为期两小时竞价,在临近约定时间时,由于系统技术原因,被推迟到了10点。交易规模也从14亿千瓦时减为10.5亿千瓦时。

有人判断,负责监管此次交易的政府部门在竞价开始前根据意向的发电企业电量与用电企业电量,调整了交易规模,以实现市场化竞争。

知情人士后来确认了这一说法。


交易开始前,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系统页面显示,发电侧的总意向电力为17.3亿(172867.1万)千瓦时;用电侧的总意向电量则为10.8亿(10776.5336万)千瓦时。

就算是售电公司,也并不是每个人都熟悉交易规则。毕竟,对谁这都是第一次。

“我们现在到底在干嘛?”有人好奇地问。

交易员拿起苹果:“当你想要100个苹果的时候,市场上有50个苹果或者200个苹果的情况下,你的心理价格是不一样的。”

 

2

竞价开始了。

10时至12时,发电企业与用电企业的申报总电量从0开始,不断刷新。

谁也没想到,离竞价结束前十五分钟,发电企业的总申报量居然小于用户申报的需求总量,并且,停留在6亿度的区间。

这远远小于月度10.5亿的交易规模。


“不对劲。”交易员摇了摇头。

和预期不一样,成为卖方市场了?

报价团队重新画了一幅走势图。


这张图最终没用上。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几乎每一次刷新,发电企业的申报总量都以亿为单位在增加。

11:50。离报价结束还有十分钟,发电企业申报总电量第一次超过了用电企业申报总电量。此时,发电企业申报总量为10.48亿千瓦时,用电企业申报总量为10.45亿千瓦时。

12:00.报价结束。发电企业申报电量(13.0亿)129767万千瓦时,用电企业总申报电量为11.2亿(112180万)千瓦时。

相对于最初设定的14亿交易规模,最终的成交电量与降低后的10.5亿交易规模相差相对较小。

第一次,   有售电公司参与的集中竞价体面收官。

 

3

一位交易员说,像他们这样“年轻的一代”,是倾向于激进报价的。但作为交易员,更多要听从其代理的电力大用户需求。在这一次集中竞价中,他们所代理的大用户明确要求:以保证电量为主,进行保守报价。

在广东,大用户直购电降幅通常在2厘到3厘之间,幅度不太显著。

这一次的集中竞价,仍然有30%左右的大用户自身参与竞价,由于没有像售电公司那样花大量精力研究报价策略,他们倾向于延续以往的保守风格。因此,从头到尾,无论规则怎样变化、报价总量多么出乎意料,他们都贯彻了这一策略。

事后的结果也证实了他们的报价虽然理想,但还是“略过保守”了。

“可以说是有遗憾的成功吧。”他说。


售电公司的董事长从头到尾表现得很淡定。

“让交易员在这里报价吧,我们喝茶去。”

“第一次竞价,你不紧张吗?”我问。

“策略什么的我们早研究并烂熟于心了,如果现在才来研究怎么报价那也太迟了。”


“这次只是试水,下一个月度的竞价会很难预测。”监管部门的官员告诉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eo关注 | 广东电力交易新规则首次模拟竞价,3家电厂58家用户未报价
售电市场众生相:三个省份的三种成长
竞价购电:纵览广东、云南、重庆等地不同的交易规则
新电改数千家售电公司遭遇盈利困局 出路在哪?
为什么说售电公司将迎来“寒冬” 该怎么安然渡过?
如果“发电量”大于“用电量”,那多余的电去哪了?答案出乎意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