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Where are we heading?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就不会知道我们将要往哪儿去,也不会知道自己
该做些什么才有意义。

 

(一)创新:硅片革命

    每一轮技术创新的爆炸有一个源头。比如19世纪末的电力革命——第一次出现一种随处可及的能源。于是发电厂和电网的覆盖和电灯的应用是一波,工厂机器和各种家用电器的应用又是一波。自电灯开始,每一种新式电器的出现,都能创造出新的社会需求来。旺盛的需求拉动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技术创新的停滞期,需求的增长往往是相对不足的。一个人不可能每天吃一吨大米,穿100套衣服。一个家庭里面也不可能放10台电视机,5台洗衣机。


    我们当前所处的创新周期是有“硅片革命”驱动的。50多年前,我们基于硅片创造了计算机,创造了人类自身无法达成的海量计算能力。基于这种计算能力,我们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计算能力每18-24个月就翻一倍。从台式机,到笔记本,到智能手机,硅片革命为我们创造出了大量的新式需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实时渲染3D画面。我们将进行深度神经网络学习实现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

    我们这个时期全球所享受的经济增长,相当大一部分得益于“硅片革命”,并且是以每18-24个月芯片计算能力翻一倍的摩尔定律作为持续进步的前提的。然而芯片的制程工艺已经从8086时代的3μm,发展到了今天的10nm。而硅原子的直径大约是0.15nm。物理极限在眼前,这轮创新的主引擎——计算能力的倍增将在10年内结束。之后人们还可以继续做的事情,包括优化芯片设计,建设计算中心、使用大量的芯片提高计算能力——并给予这种计算能力进一步推进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也许最后阶段计算能力的提升不足以推动人工智能进入下一个超智创新阶段。那我们将进入创新停滞期。届时,我们将怀旧今天的经济成长,每天都有新产品的时代。全世界的经济成长预期都将要下修。

    也许最后阶段计算能力的提升成功点燃人工智能创新的火种,人类将进入人工智能主导的创新周期。之后有两种可能:①人类比较好的运用超智,并且实现超智和生物人的某种融合(寄生?),人类文明持续繁荣。②人类被超智毁灭。而我们或我们孩子就是最后一代人类。



(二)中国:自由流动与老龄化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发生的核心事件是“流动”。劳动力的流动、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流动,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世界工厂和中国的经济奇迹。中国已经改革开放30年了。从大类资源要素来看,尚未允许流动的只剩下“户口”、“土地”。

    自由流动带来资源的优化组合,带来效率的提升——提升到均衡水平,然后这一推动力将会消失。从人均GDP才8000美元来看,中国的资源配置距离均衡水平,应该还有一段距离。可是如何进一步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呢?这要分两个层面来看:

    ①是政府允许。从不允许到允许,自然就会发生很多流动和效率提升。过去30年我们的主要改进来自于这一方面。

    ②是要素本身流动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交易环境的公平与安全。说到底还是一个公平与确定性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相信交易是公平的,环境是安全的,自然会有更强的流动意愿,实现更好效率的合作。相反,如果一个环境以大欺小、尔虞我诈、朝令夕改,大家的自然选择是建立起围墙把自己保护起来,自给自足,减少与其他人的分工合作与交换。未来我们必须在社会公正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否则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配置红利就此中止。

    中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人口老龄化。向老龄社会的转型,也意味着很多老年人需求的爆发。包括老年人的健康、娱乐,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研究完90后、00后,我们还要重点研究50后、60后。




(三)生物科技:永生之光在远方

    生物科技是另一个创新的维度。它的发展,将让人类更加长寿、更加健康。从个体来讲,每个人都有健康长寿的需要,但是缺乏相应的产品与服务。生物科技的发展,无疑是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整体来讲,健康长寿带来的效果类似于人口增长。因此,这可以相对抵消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拖累,带来总需求的稳步增长。

    很多人担心生物科技带来的长寿会不会是少数富翁的特权?我觉得不是。因为生物科技的主要成本在于研发,而大规模生产制造的成本非常低。至少在其专利到期之后,该技术肯定是可以普惠人民的。

    至于永生科技是否存在?我是相对乐观的。因为没有任何物理定律规定了人类的寿命。人类的衰老与死亡,只是基因中预设的程序。如果生物科技持续发展,在将来世代开发出永生科技并非不可能。届时最大的问题恐怕不是永生科技本身,而是围绕“永生”的一系列伦理讨论。包括人生是什么、生存的意义、自杀的理由、社会整体如何控制人口与资源的关系?在这之前,生物科技还要经历很多次的临床失败、发展挫折,甚至是生物灾难;我们不一定能活着看到那一天。



 

(四)资产管理

     面向未来,我们应该在AI、生物科技、老龄化、社会公正的发展规律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强化自己的投研能力。

    以长期投资的视角来看,应该合理设定收益率预期,保险公司应谨慎设定其长期资产回报率的预期。AI的广泛应用在未来10年,还会带来惊人的变化:包括大规模的计算中心,自动行驶的汽车,便利的AR/MR辅助决策设备,对出租车司机、医生、律师、证券分析师都将带来大小不等的工作方式的冲击。然而10年之内,硅片革命的引擎——摩尔定律将熄火。没有人能确定届时的计算能力,是否足以将AI送入超智的轨道,以及超智带来的究竟是祝福还是毁灭?在这之后的世界的不确定性非常之大。

     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将持续成长。中国是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储蓄的对面就是投资。以前是大家把钱存银行,国家搞建设——是国家主导的投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然而国家主导的投资的回报率越来越低。未来越来越大比例的资产将流向资产管理行业,进行专业投资管理——是市场主导的投资,是分散资源搞创新。

    过去20年中国的股市一直都是风险偏好最高的那一波人在里面搏杀——他们预期50-100%回报率,他们的目标是发家致富,失败也在所不惜。而大多数的群众将钱存进银行获得2-4%的存款利息。

    未来将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资产进入直接投资领域——他们的长期预期回报大概是年化8-10%,他们的目标是养老,可以容忍短期波动,但是不能失败。我们应该为这些未来客户的需求,锻炼自己的投资能力。在我们这种投资能力大面积成熟之前,普通百姓的大量资产不会入市。因为他们很难找到能匹配他们投资目标的管理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资产管理行业,也处在需要有效的供给来创造需求的阶段。


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此生物已存在5亿年,它可以让人类大脑重生?人类将会永生?
问答| 如果人类遇到一种生物,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人类只能向他们提出三个问题,什么问题对人类文明作用最大?
科学家:2045年人类将实现永生
为什么说你有生之年可能见到人类永生
唯一已知得以永生的生物:「不朽水母」
太岁到底有多强大?科学家深入调查研究后:早已跳出自然生态法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