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文共享】什么是系统思考?

本文素材来自百度百科



系统思考又被称为'见树又见林的艺术',它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组织的发展,引导人们从看局部到纵观整体,从看事物的表面到洞察其变化背后的结构,以及从静态的分析到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而寻找一种动态的平衡。从字面上看,系统思考是一种思维方式,实质上系统思考更重要的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要求将组织看成是一个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并且不断变化着的系统,考虑问题时要整体而非局部、动态而非静止、本质而非现象的思考,就象中医疗法,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五脏六腑气血脉相通,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异常,都有可能是其它因素引起而不仅仅是该部位问题所致的。

如果我们希望了解一个系统,并进而能够预测它的行为,就非常有必要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将系统各部分割裂开来,很可能会破坏系统内部的连接,从而破坏系统本身。如果你希望影响或控制系统的行为,就必须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采取行动。在某些地方采取行动并希望其他地方不受影响的想法注定要失败——这也就是连接的意义所在。因此,系统思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它周围的事物。只有拓宽视野,才能避免“竖井”式思维和组织“近视”这一对孪生并发症的危害。当然,视野的拓宽不能够以忽视细节为代价,要适当划分系统的范围。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系统思考能力呢?

一、深入思考:从专注个别事件到洞悉系统的潜在结构

系统思考看待世界,不只是关注一个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主张看到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模式以及发展趋势,进一步要看清影响、推动该模式与趋势发生的潜在的“结构”。

在系统思考看来,“结构影响行为”——正是构成系统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驱动着系统的变化,生成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表现出一个个事件。

二、动态思考:从线性思考走向环形思考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人们假设因与果之间是线性作用的,即“因”产生“果”;但在系统思考中,因与果并不是绝对的,因与果之间有可能是环型互动的,即“因”产生“果”,此“果”又成为他“果”之“因”,甚至成为“因”之“因”。

在企业管理方面最为典型的应用是,针对一个问题,人们借助鱼骨图、思维导图等方法分析其原因,然后再探讨解决方案。如果只是停留在把问题分解和聚类的层面上,而没有审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就没有做到系统思考。

三、全面思考:从局限于本位到关照全局

组织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系统,任何一个部门或成员的一个举措,都可能在不同的时间、对系统中的不同主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虽然“我们是一个整体”的道理很好理解,“盲人摸象”的寓言也是妇孺皆知,但在组织中,最常见的问题仍然是“本位主义”,局限思考和行动,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只是从自己的本位出发,“归罪于外”,结果造成组织中充满了相互指责和平庸、甚至是愚蠢的决策。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组织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另一方面,也与人们缺乏有效进行整体思考的技能不无关系。

四、整体思考:从机械还原论到整体生成论

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个系统,影响和控制系统的行为,并进而能够预测它的行为,就必须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整体具备它们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特性,因此,将事物分割开来,无论分割得多细,研究得多深,可能也无法辨识出系统层面上的特性。

然而,将事物分割开来进行分析、研究的“还原论”思维方法,其结果往往并不是一个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是消弱了我们看到整体的能力,产生了诸多现代企业的典型问题:相互推诿,矛盾重重,效率低下,甚至工作越努力,整体绩效却越差。

推荐书目:



《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作者:德内拉·梅多斯,译者:邱昭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转载]系统思考的精髓:四重转变
系统思考是创新思维
如何成为学习型教师
《系统之美》、《系统思考》、《如何系统思考》
管理科学的前沿:复杂科学管理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认知系统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