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学习笔记(2)

上一篇笔记为:《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学习笔记(1)



话题 5:资本


资本确实主要由钱构成,但,仅仅一堆钱放在那里肯定算不上是资本。钱本身顶多可以算作资金,而它想要成为有效的资本,还需要至少另外三个因素:资金的金额大小、资金的使用时限、资金背后的智慧。


大多数人其实不配站在资本之后。


“火急火燎地随大流”,其实就是由于没有资金背后的智慧,才导致的结果。通常的结果都是自己成为了被人的红利。越是所有人都火急火燎的时候,越应该想清楚,这是不是自己的机会。


第一个要突破的,不是金额大小。本金大小相对来看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盈亏比例。很多人的成长都死在了互相比较上。不论起点的绝对值是多少,你相对于自己的起点永远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要突破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给自己的投资款“判上个无期徒刑”。


获取财富的诀窍之一就是不冒险。


我们归根结底都是人,心理上的波动都差不多,所以不必对自己太失望,也不要对自己太自信。不能够心平气和地被判上个无期徒刑的自己,就别假装资本混迹江湖了。


投资知识、经验、智慧,几乎只能从实战中获得——书上写的、牛人将的,都跟你没关系,因为只有那些东西在你骨子里生根之后再发芽且不夭折而后还要等上很久才回茁壮甚至茂盛。


千万别不相信这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或缺,这不是聪明可以跨越的;这就好像生孩子一样,十个月就是十个月,多一个月少一个月都很危险,并且无论如何不可能提前四五个月——跟智商就是没关系,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你凭空跨越那段经历。


80%的投资者是亏钱的,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其实不配被称为投资者,他们用来“投资”的,不是资本,而是“装傻充愣的资金”而已。关键并不在于金额不足够大,关键在于时限太过随意,于是,在最基本的条件未被满足的情况下,即便有短暂的辉煌,也最终只不过是海市蜃楼。


最初“给自己的资金判上个无期徒刑”的行为已经为日后能养成“长期深入思考未来”的能力打下了最殷实的基础。有了这个底子,很多的技巧根本就用不着了,很多的陷阱就自动消失了,很多无奈纠结的瞬间烟消云散。


为什么“借钱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胜算渺茫的?1、金额甚至算不上太小,干脆是负数。2、时限总是不够长,反正不能判上个无期徒刑。3、连以上两个问题都想不到,脑筋真的一点都不配站在资本之后。




话题 6 :落后


人们的感觉永远是有偏差的,经常被用来证明这一点的是这样一个现象:接近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


关于几乎每个人都自认高于平均水准这事儿,有个专门的词,叫“乌比冈湖效应”。


“邓宁-格鲁克效应”说的就是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比如平时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人,最容易瞧不上别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只不过自己不屑于去做而已。反倒是那些真正处于领先位置的高手会格外的谦虚,甚至低估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到达这个阶段需要经历什么,付出什么,自然也不会盲目骄傲。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感知自己的周遭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平均水准以上。也就是说,用来支撑我们的“结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局限的,远非全部的,只不过是我们能够感知的周遭而已。


教育体制里,人们把“及格线”放在60分而不是50分,某种意义上也是有道理的,那“多出来的10分”可以算作是一种“修正参数”。这种虚情假意的“宽容”相当于“温水煮青蛙”, 也是全球当今所有所谓“正规教育体系”本质上很糟糕很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们等于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


步入社会以后,有些相对敏感的人可能早就发现了,及格这东西几乎是完全没有用的,实际上,20%之后都是落后。因为20%的人占有了这世界中有限资源中的80%。


对于有些人来说,别说是20%,就连超过平均线,都足以给他们创造优越感了。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正在揭示更为残酷的事实:弄不好,百分之一之后全是落后。


移动互联网相当于已经连接了所有人。我们所能感知的世界,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周遭。一方面你能看到更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意识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如你的人。这对于“比下有余”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最大的福音。如果在附近找不到比自己差的,那就利用网络去别的地方找,这个世界这么大,总归有比我差的人。


网络能够带来的仅仅是更为客观、更为完整的信息。至于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随后又该如何调整,则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


看到过去的朋友,现在活在另外一种世界里,有些人可能就会下意识地说出一句:当年我和他差不多,甚至还比他强呢!


很多时候那只是看起来“差不多”而已。如果你真的踏着对方走过的道路,重新走一步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想要打破这种“差不多”的心态,最好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有过一次类似的体验,你马上就会破除在其他事情上“差不多”的幻想,转而踏踏实实地认真做事。




话题 7 :从平庸走向卓越


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没有尽头的。


虽然大多数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但很少有人对自己银行账户的余额产生哪怕一丝丝的幻觉。一切能被量化的能力,人们通常不会错误估计。


所谓的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生活有很多个维度。每个人都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根线。生活中有很多特别精准却没有被大多数人刻意去理解的的比喻,比如“一根筋”。


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




话题 8 :元认知


目前为止讨论过的观念包括:


注意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付费其实是花钱捡便宜;

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可能是最大的枷锁;

活在未来才可能遇见财富;

自己先成为贵人才能不断遇到更多的贵人;

很可能1%之后都是落后;

为自己打造多维度竞争力才是出路。


越是简单的事情,其实越容易被人忽略。因为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这些表层的意思,而不再去深挖其中的本质。


被认为情商差的人,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无法正确理解他人的感受;而无法正确理解他人的感受其实来自于元认知能力的欠缺。一个连自己的感受都不能完整正确认知的人,怎么可能完整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呢?所谓的“将心比心”,的确是大多数人做不到到的事情。


控制情绪,和控制时间一样,几乎是徒劳的。冷静常常并不是控制情绪的结果,而是“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果”。而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在调用元认知能力。


“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前者只能在接下来每分每秒更生气,后者却因为元认知能力被激活而可以做到把注意力转到“我为什么生气”,乃至于找到很生气的原因,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引发情绪的问题上去。




话题 9 :万能钥匙


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就好像是个被锁上的锁头,而解决方案就像是钥匙一样,一定不在锁孔里插着,一定在别的什么地方。所以,我们尝试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只盯着问题想,盯着问题找解决方案,通常只能是以无奈告终的啊!


对于人类这种高级动物来说,有些情绪是对立的,几乎完全不可能共存的。比如,你几乎没办法既高兴又痛苦,既兴奋又低落,或者既感到无聊又感到有趣。要是能让对方感到极度开心的话,TA就没办法痛苦、生气、无聊、无奈。


民间早就有这样的观察:你追钱,追不上钱,钱追你,你跑不掉。


别人都盯着钱看,我也觉得钱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解决方案一定在其他的地方。最终,我认定能力更重要,盯着自己的能力看,盯着自己的能力成长才是真正的“钥匙”啊。


比如,很多人苦恼自己的英文遇到了瓶颈,于是让们想要去背海量的单词啊什么的,可是钥匙其实在别的地方:“他们的语文(即,自己的母语)就很差啊!”


再比如,很多父母苦恼:“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没耐心呢?!”可是,他们作为父母就是没有耐心的,孩子其实是在复制父母的行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5-23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财富自由之路——万能钥匙(答案在别处)
你能拥有多少财富你能拥有多少财富,取决于你的认知水平,你要做的就是提高认知
12你追钱,追不上钱;钱追你,你跑不掉
一月回顾:意义、关系和财富
一个50岁人给你提个醒:普通人,千万不要去投资理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