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边废墨

喜欢寻醉的人,往往易在樽边邂逅故人。前日的酒局,意外遭逢邓康延兄。他曾经是知名媒体人,现在则一边写书,一边拍纪录片。
他当即馈赠我一册古色古香的新著——《老课本 新阅读》,并在卷首题字曰:破万古长夜,掌一豆灯火。
此书是邓兄拿民国年间的小学课本翻印,并加上他今天重读的札记,编次成书的。一个五十岁之后的今人,再来细读百年前(民国元年)的童蒙教材,竟然依旧读得有滋有味,且不时感到脸红——这,真是情何以堪的一种体验。
当年,我泡潘家园旧货市场时,也曾购得一册残破的类似教科书,至今珍藏着。即便是民国元年的发蒙课,放在今天来看,仍然透着贵气和庄严,是吾族三千年未毁的一脉香火。
就拿第一课课文来说,商务版是——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
邓兄对此的批点是——上苍托先生转交学生一把钥匙,一把打开书房、教室、眼界、心扉的钥匙:读书。两个字,一件事,贯穿一辈子……不读书不能成人。史书印证:不读书,不能读书,不尊重书,多禁书的朝代,人非人。
当年国文课本的图文并茂,再加上邓兄今日阅读的妙语连珠,使得手中这本书,真正成了老少咸宜的上好教材。犹记得我的童蒙第一课课文是——毛主席万岁——个人崇拜的毒素,就是这样从孩提时代开始灌输进孩子的脑海的。以至于无数人,至今依旧是精神毒奶粉浸淫毁坏的类人孩;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旧还“不能成人”。

近日迷上新浪微博,在上面结识了不少不知姓名的同道中人。一个网名“五度”的哥们,素昧平生,约见赠我好书数册,其中之一是广西师大版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作者是当年的革命党人冯自由先生。
冯先生乃康有为的同乡晚辈,却十四岁就在日本加入兴中会,后又成为同盟会的首批会党。因此,他对于辛亥前的革命史,烂熟于胸,了若指掌。全书凡五十一章,详尽地记录了清末的革命志士,如何在世界各地联络同志,结盟各种会党,展开对清王朝从文到武的沥血斗争。
今年乃辛亥首义和民国百年的寿辰,重读此书,可知百年前的仁人志士,是怎样为推翻帝制打造共和而披肝沥胆的史实。当年那一时代,确确乎是英雄辈出,而今回顾,依旧惊心动魄,令人血脉贲张。
当年的党人,多与江湖帮会往还,得民间社会支持资助多多。故而民国诞生之后,五族共和,江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康延:不用对这个时代太绝望
王开东:那时候教育还在育人
民国时期的老课本,杨绛、冰心先生正是读着这些书本长大的
邓康延:先生终将回来,哪怕步履蹒跚
[转载]《读者》2011年17期:《世代的月光》——《老课本
【回首故国】家国之源 江山之远 永恒之义(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