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思考54:解读真武汤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82条和316条,由“制附片、白芍、生白术、云苓、生姜”组成。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我们归纳一下可以看出,两条条文实际上包含了三组症状(三个病机):
1“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它们是同一个“象”,即:虚阳上浮,不能正常潜藏之象。

2“腹痛、小便利、自下利”-----是阳气亏虚之象。或寒凝气滞而腹痛;或阳不摄阴而自下利。
3“四肢沉重疼痛(郝万山老师认为就是四肢水肿的意思)、小便不利。或咳;或下利;或呕。-------是水液内停之象。水邪逆流横溢,犯肺则咳、犯胃则呕;水走肠间则下利。

方用白芍潜敛浮阳,促进气的潜藏运动,针对第一组症状(第一个病机)。

用制附片温扶元阳,针对第二组症状(第二个病机)。

用生白术、生姜、茯苓,通利水邪,针对第三组症状(第三个病机)。

我认为,这是“对病机(证)用药”的思路,是中医组方的技术核心。临床时,在掌握本方基本架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去盈缩相应的药组,以使得“药”与“证”能扣的更紧。

中医遣方用药有两种方式:1对病机(证)用药;2 对症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 临证思考54:解读真武汤
猪苓汤证和五苓散证的鉴别
鲍艳举:我对平脉辨证的一点体会
西医为什么研制不出治疗“渐冻症”的药物?
抓主症和辨病机相结合用方
中医文献对“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