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证不治病1-10

自然完整性是医学的客观基础-活生生的人的生命特征,不只是个体形态的完整性,还包括了与个体息息相关的外界环境联系的完整性。尊重人是医学文化的人文价值的基础。所谓尊重人,就是要尊重活生生的人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看不到环境的生命健康价值,不叫尊重人,理论思维没有活生生的人,也不叫尊重人。有了尊重人的基本立场,医学就是活生生的人的医学,理论就是多维联系的理论,养生保健和临床医疗就具有人文精神。

人文医学的能动性,既需要无为,又需要有为。我们从两个层面分析。

一是要求病人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病后注意调护,为以后健康奠定生命基础,要有所为。至于究竟是什么病,该怎样治疗,吃什么药,是医生考虑的事,应有所不为,保持“恬憺虚无”的平和心态。当然,学习生命知识,又有好的心态,研究自己疾病,自己找到一条正确的医疗途径,治愈疾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很难,关键是心态不正,不少人病没有弄明白,精神就先垮了。疾病是动态变化的,疾病现象内涵的病机本质,可能是疾病自愈的好现象,也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不好兆头,就是行医几十年的医生,都不能保证判断得百分百地准确,病人没有一个平和心态,可能增加治疗难度。

很多人以为查清楚形态学查清楚了就好治了,结果恰恰相反,查出来了惶恐不安,查不出来忐忑不安,会造成无形的精神压力。有个慢性腹泻多年的患者,四处求医、治疗,肠镜、胃镜找不出问题,整天忧心忡忡,焦虑忧愁,一天天消瘦,萎靡不振,总以为自己患了什么查不出来的疑难杂症,医生的解释怎么都听不进去,跑了许多地方,病是越来越重。有的病人查出毛病后,就网上、书上全世界地找特效药,别人推荐甲药物就吃甲药物,推荐乙药物又吃乙药物,凡是有人、有广告推荐的特效药,都要去吃。如此这般,轻病重,重病危,甚至不治。

二是自然的无为和文化的有为。天地自然无私无为,生命的诞生、进化都在自然无私无为的状况下发生、发展。自然无为状态,我们无法改变;生命顺应性,我们需要维护。中医学既重视自然的无为,也重视文化的有为,不是消极的、随波逐流式的医学模式。

中医文化的自然无为,强调的是人们生命德行要“和”于天道自然,人本自然,违背自然就等于违背人自身的生命规律;中医文化的有为,强调的是按照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理论,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主动地维护时空顺应性,提高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辨证论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知生命之道,卫生命之道,为生命的保驾护航,是医学的天职。如何知道我们的医疗行为,是在卫生命之道呢?就看是否实现了“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也就是最佳生命结局。理论的严谨性、检验的确定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质量和生命结局,是疗效反观的生命真实。

再精细的仪器,都不一定正确、可靠。卢君健医师曾经治疗一例显著肉眼血尿,曾经MRICT、肾造影、肾活检等检查,被其他西医诊断为IgA肾病的患儿,他“从问诊中寻觅可靠性的分析性'证据’”,诊断为尿结石,用小苏打和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案,第四天患儿排除结石,复查半年未见血尿。他认为,“活检的'先进性病理’诊断,在循证医学流行的今天,这种'证据’也是循证医学的误区。”“基础医学理论,包括动物实验研究如何在临床上灵活运用,并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尽量避免矛盾和冲突,也是现代医学临床与基础之间合理联系运用的迫切性问题。”(卢君健:巧用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医学水平.医学与哲学,20052612):3~4.

中医文化的有为,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指导大家如何去修养生命之德,因时、因地、因人地把握饮食、起居等生活分寸,对医生而言,就是遵循辨证论治的逻辑方法,“辨症求机”判断证候病机,“随证治之”治疗疾病。中医文化的有为,除了修养生命之德,主要就体现在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干预疾病,恢复健康。中医能动性的基本特点,是外在于客观对象,在自然完整性的基础上,养生保健、辨证论治。中医理论的形成在自然,辨证论治的对象在自然,从理论到实践,中医眼中的人,都是自然完整性的人,是多维联系的人。

人的自然属性既包含了多维时空关联性,又包含了体质、性格的差异性,所有的生命活动,是五藏因应调节和因应变化的,与日月运行有关,与地域环境有关,与生活环境有关,春夏秋冬的寒热往来,文化氛围的情态感应等等,无不属于自然完整性的范畴。医学文化的临床实践,客观对象无一例外是自然完整性的人,多维联系、动态变化都有随机的现实性,面对这样的自然客观,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应该是取舍、标准、肢解客观对象,而是尊重活生生的人的自然完整性,立足就诊病人因应协调性异常的实际状况,经过从客观现象到理性本质的逻辑加工,形成病机性质的结论,再根据结论,对应性地进行治疗决策。

从细胞分子到自然完整性的人,有很长很长的生命距离。细胞分子是文化主观的,活生生的人是自然自在的。没有实验技术,虽然不知道细胞分子,但知道活生生的人,知道饮食、呼吸和情感,知道感应、知道感知。文化在生命面前要有一个卑谦的态度,再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破坏自然完整性,丧失了自然完整性,理论就可能丧失生命真理。辨证论治是自然完整性的医疗模式,以维护生命之和为目的。自然客观的生命感悟,“辨症求机”的分析能力,“随证治之”的逻辑规范等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入对门,走对路,是真中医的保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藏的人性客观
中医治证不治病
中医:把人当人的生命医学(上)
中医客观·黄开泰讲中医天命篇
不把人当人的医学
对废除中医者们的文化分析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