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证不治病4.11

中医治证不治病4.11

初学者特别看重临床老师的秘方,用很多精力去抄老师的秘方。中医文献中,秘方比比皆是,随随便便拿出一个《伤寒杂病论》的处方,就胜过临床老师的秘方。“秘方”不重要,重要的是运用“秘方”的方法,是“辨症求机”的思维。在没有老师临床引导的情况下,循方症关系、药症关系治病,也许是必要的临床过渡,但不能停留在方症对应、药症对应的对症治疗阶段,尽早脱离方症关系、药症关系的羁绊,进入到“辨症求机”确定证候病机的高度,盲目性才会不断减少,安全性才会不断增加,临床疗效才能不断提高。

个体实在的理念

辨证论治的临床确定性,是个体实在的确定,不是理论标准的确定。中医理论中,症状和病机的关系是可能性关系,在不同时空环境、不同个体生命有多种可能。活生生的人是差异化的人,多维联系的客观是差异化的客观,理论可能性转化为临床确定性,以个体为实在,才具有生命可靠性。

人性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生命理论是以生命为本的理论,尊重自然天地,把人看成是从过去走来,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个体实在的理念,是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客观决定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命不能违背,喜怒哀乐的情志反应,人人存在差异。日月存在,地域寒暑,饮食空气,社会人文,在不同个体有着生命之应的特殊性。邪正虚实、寒热多少等病机的确定性,没有个体实在,就缺乏临床可靠性。

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共性,是多种可能性的总结,只有具体的多维联系、实在的气化活动,临床确定性才是生命可靠的。清·喻嘉言《医门法律.申明'内经’法律》:“凡治病,不察五方风气,饮食居处,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药不中窍,医之过也。治不法天之纪、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凡治病,不明岁气盛衰,人气虚实,而释邪攻正,实实虚虚,医之罪也。”活着的,才是生命的;时空联系的,才是生命的;个体实在的,才是可靠的。

人文精神的实在,就在个体生命的实在。尊重个体的生命,是衡量人文精神的标准之一。从生命之应讲,个体“神气”强弱不同、高矮胖瘦差异、性格缓急有别;从多维联系讲,南北高下地域有差异,文化氛围和家庭生活有差异,五运六气感应有不同。多维因素对生命的影响,是健康长寿,还是疾病夭折,没有统一的标准。

人以自然时空为根基,是社会条件下的差异化的存在。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时空共性和实在个性的有机统一,个性服从共性,但不是共性的机械复制;共性通过个性反应出来,但有存在个性的特点。辨证论治的可靠性,以个体可靠为基础,证候病机的临床确定性,就体现在个体可靠,通过疗效反观加以证实。

这里要多说几句。在中医学,个体实在并不局限于辨证论治,确定性的转化也不局限在证候病机,而是包含了多维联系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的个体实在,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任何社会、任何群体都以个体为基本单元。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们被科技文化所左右,个体的健康长寿状况,除了说明个体生命德行的大小,而且体现了社会文化的人文价值。个体实在不仅仅是自己生命的实在,而且是相互影响的实在,人们通过精神情感、言行举止、管理决策、媒体宣传等能动性的活动,将“我”(本书指主观、主体、自我意识等,包含了我自己,我所具有的文化、理论和思维等内涵,和你、他,和外部世界相对存在,还包含了具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后同。)与千千万万“他”联系起来,对其他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念、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养生保健、医疗方法的选择。

个体是有自主意识的个体,理性识神的文化影响作用,最终要靠个体接受,然后发生健康作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蛰伏着人性和野性。文化的人性引导作用,使人性之善成为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基准,把生命健康作为行为道德的选择方向,不害人、不害己,成为友善而利他、心胸宽广的君子,到处洋溢着温情和谐的气氛,健康长寿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要有自然客观的生命理性,不因为“我”而伤害别人,不因为今天而毁掉明天。

“我”是自然的,器官结构、生命形成和成长环境,不在于“我”;“我”是能动的,“我”可以造就“你”的生命,决定“你”的生活状况,如父精母血孕育生命、上司的管理分配、公司企业的文化氛围等等。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依赖个体来实现的一种人性精神,把原始的善,升华为理性的仁、爱与谦让、互助,把具有人文理性的文化,通过有目的的培育、宣扬,形成普遍的社会价值观,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人就从动物野兽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

人性价值有利于健康长寿,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野性价值危害健康长寿,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影响健康的作用是延后的,昨天是今天的基础,今天决定了明天的健康。现在的疾病,是过去不良生活方式、情感刺激等积累的结果,许多晚发疾病(甚至意外伤害)的发生,与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习惯素养等密切相关,而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由人生观念决定的。

年轻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老年健康有何保障?在科技文化、商业文化的倡导下,大多数人秉承野性之争的价值观,发奋竞争,拼命挣钱,没有生命为本、健康第一的观念,小时候生命成为知识的附庸,成人后又沦为功利的奴隶,不考虑顺应自然,不考虑因应协调,挖空心思、竭尽全力地奋斗,也许事业成功了,但健康没有了,甚至生命都没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机与临床·下篇·第一章·主症与次症
黄开泰:中医—把人当人的生命医学(下)
中医治证不治病
千人千方,抹黑了辨证论治
生命体验的多维联系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均治“四逆”,其病机与临床证候有何区别?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