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证不治病9-5

刘渡舟认为,“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以及后世的八纲辨证,无不以阴阳辨证为纲,这完全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精神实质。”(刘渡舟编著,《伤寒论》十四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姜春华将《伤寒论》中的阴阳相关概念,和《黄帝内经》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得出结论:“《伤寒论》之六经,赅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精气,以及邪正消长诸方面,实由《内经》而来,而归纳之于三阴三阳,发展成为新体系,则仲景之创获也。”(姜春华著,伤寒论识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90

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反应了中医理论的临床飞跃,从逻辑上规范了中医理论的临床实践活动,是不容割裂的。学习《伤寒论》,我们可以看到,“知犯何逆”的“逆”,既有表、里、营卫、气血、阴阳、膀胱、脾、胃等病位,寒、热、虚、实等病性,还有风寒、燥屎、蓄血、蓄水、水气等病邪,而且同样把“和”作为疗效标准,这与《素问·至真要大论》“令其调达,而至和平”的疗效标准相一致。《伤寒论》辨别病势传变、分清表里先后等等“随证治之”的论治思想,与《素问·至真要大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调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等,也存在逻辑一致性。割裂《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的逻辑联系,会破坏中医理论体系的自然完整性,导致中医临床转化的混乱。

4.中药的转化

中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武器之一。什么是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蕴含了天地自然之气,与生命之气存在阴阳同构性和动态一致性的自然完整性的药材。

清·高世拭《医学真传》:“天地有五运六气,人身亦有五运六气,而百卉草木亦莫非五运六气。……药性必分藏腑经脉,升降出入,或行皮毛,或解肌腠,或通经脉,或起水土之气上行,或助金木之气转输,或秉沉降之性下降,以药性之运气,合人身之运气而用之,斯为有本。”地球生命的历史,是同风雨共患难的历史,以动植物为主要药物的中药和人,共同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寒暑之中,上受日月精华,下受地气养育,中药也就具有了和人体生命相因相应的阴阳同构性,存在“阴阳神气”的关联性。

第二版《中医大辞典》:“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及其成品的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这个定义,包含了二层意思,一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药物,二是来自于自然的、不是制药工厂生产的。这二者互为补充,没有中医理论指导的不是中药,工厂生产出来的也不是中药。

根据《中医大辞典》的中药定义考察我们的临床,有多少算得上是真正的中药呢?从应用角度看,按照药理效应运用的中成药、注射剂等,没有中医理论的指导,缺乏理、法、方、药、护的病机对应逻辑,这样的药物不能称之为中药。从药物本身看,许多所谓的中成药,都分子化,自然整体性已经消失,没有了作为中药的基本属性,颗粒浓缩提取有效成分,同样不属于中药。

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成品,经过有效成分的分析提纯,具备了和西药同样的性质,也就和西药一样,“犹如一把双刃剑,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在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并不罕见,药品本身的毒副作用,患者的不同体质,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如是否超适应证用药?是否超剂量用药?是否有不合理配伍?给药途径是否正确等,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事件)。”(田晓青.早期识别 预防为先.中国中医药报,20121530.

辨证论治的中药,临床以“适”为运用原则,以证候病机为治疗目标,“适大小为制”,“适其至所为度”,无过无不及。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治病不必顾忌论》:“古人用药,唯病求是。药所以制病,有一病,则有一药制之。其人有是病,则其药专至于病所而驱其邪,决不反至无病之处,以为祸也。若留其病不使去,虽强壮之人,亦必精神耗竭而死,此理甚易明也。”

要说明两点。一是不能把民间流行的“中草药”等于中药。从来自天然,不是工厂生产的这一角度看,“中草药”好像就是中药,但如果从中医理论角度看,则只有对药物的气、味、功效、配伍特性等有明确认识的自然药物,才是中药,才能够纳入中医理论体系而成为辨证论治实践的工具。没有气、味、配伍等理性认识的天然药物,不能算中药。

中药来自草药。草药是中药的初级形式,是原始对症医疗的手段,是经验式的,口口相传的。中药就是草药无数次的生命实践,形成了规律性认识,才纳入中医药理论。草药是没有中医理性认识的自然药物,盲目性较大,容易发生药源性损害,中药是具有中医理性认识的药物,目的性较强,生命安全性较大。从草药到中药,需要生命体验的实践过程,需要一个中医理论的分析总结过程。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草药已经很少了,在近现代的中草药文献中,都上升到了气、味、功效等理性认识的高度。

二是中药的性味与归经的关系问题。根据五行理论,五藏与五味是藏腑对应的,苦味入心,酸味入肝,咸味入肾,辛味入肺,甜味入脾,可在不少的本草著作,五味的归经存在很大的出入。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药性味的多样性和医生的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文化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信我,中药和中医真是两回事
古人怎么知道那些中药材加起来能治相应的疾病呢?(符号帝国的回答,63赞)
中药和草药怎么分
难得的温病 推荐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李蔚普:给初学中医者的十封信(下)
有关「中草药」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