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艺术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1

中国的书法艺术,历经数千年,其从远古的图腾崇拜到“象形符号”;从黄帝时的“鸟虫文字”到夏商之时的甲骨文;从金文(指铭文)到小篆;又从篆到隶及至魏晋南北朝的楷、行、草的大兴于世。

中国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制度。当时设有小学、大学,教育的内容兼及文武,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此时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逐渐兴起,并由此奠定了我国早期的哲学观念和基础。

散氏盘

仅就书法艺术而言,西周时期的金文(指铸刻在各种神器、礼器、祭器、冥器上的铭文,古称之为大篆)很有特色。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也非常多,主要有《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盘》……

到了东周时期,金文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代表作品是《石鼓文》。《石鼓文》是金文(这里指大篆)向小篆过渡时期的作品,因此被后人尊为“仓颉之嗣,小篆之祖”。

石鼓文:仓颉之嗣,小篆之祖

另外,在同一时期出现的《侯马盟书》,为目前所能见到较早的朱墨文字真迹。盟书的书体介于金文和小篆之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盟书是直接用“毛笔”在石策或玉策上书写的。其体势稍纵,布局平实严整,纵横有序,大小匀称,形体多样,用笔顿挫提按,富于变化。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并采用丞相、书法家李斯的建议,统一文字。其在秦系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删改,“罢其(六国文字)不与秦文合者”,从而完成了“书同文”的大业。至此,小篆成为了全国的标准文字。

《侯马盟书》

关于“隶书”传说是秦始皇时由程邈所创,但从现已出土的文物史料来看,程邈只是将流传在民间的这种书体加以归纳和总结,使之完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学第一法则——石鼓文
篆书的发展历程
“书艺必修”(1-14)
中国书法中的六体介绍
[转载]李刚田老师说篆书艺术
石鼓文艺术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