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宗族姓氏(四)

宗族姓氏(四)

宗由何出?

曰:或生而有,或生而无。

孰生而有姓,孰生而无姓耶?

曰:在其母之贵贱也。

若其母贵,为父之正室,乃为嫡子,嫡长子又称嗣子,可承继父权;若其母贵,为父之侧室,亦可称嫡子,是为异姓;若其母贱,若婢女之类,则为庶子。

同母之诸子乃为同姓,同姓者是为兄弟也。

不同母者,虽同父,亦不称为兄弟也。

嫡子者,皆得姓者也。

庶子者,或得姓,或不得姓。庶子得姓,是为庶姓,庶子者或不得姓。

嗣子外得姓之诸子又称别子。

此先周宗制也。

是故,《左传·隐公八年》传云:天子因生以赐姓。

凡得姓者,乃有宗者也。

是故,宗者,或生而有,或生而无也。

向言黄帝者,所谓中华民族之始祖也,所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始乃自黄帝。

信耶?

此谓黄帝之子,其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计十二字,然祁、滕、箴、荀、僖、、儇,等七字,皆于甲骨文为未见。

甲骨文见于盘庚迁殷后之商都,即今所谓之殷墟,距今最早为三千三百年。

所谓黄帝距今五千年,然一千七百年后,其所用之字仍有过半数于甲骨文中为未见,岂非笑谈耶?

此谓黄帝、炎帝乃同母所生,不过腐儒之一派胡言而已。

概而言之,所谓黄帝者,先 周诸君之合体也;所谓炎帝者,先周时姜氏部落诸君之合体也。

此言黄帝者,乃言文王之事也。

今人研究证实,周原甲骨不早于文王之世。故周人姓制之起源,亦当不早于文王。若无文字,又何以为姓耶?故所谓黄帝之子得姓者,乃文王之子得姓者也。

前言黄帝之子,得姓者仅十四人分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是也。

姓制起于文王,乃可推知也。然姓制之始也,父子不同姓,是为常情。惟承嗣之嫡子及其诸弟,乃从父姓。故先周之姓制,与周公制礼之姓制大不同也。

然文王之子,何姓耶?

《国语·周语》云: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此一王四伯,岂多宠?皆亡王之后也。唯能举嘉义,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虽衰,杞、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

☆皇天嘉之,祚以天下。

韦昭注曰:祚,禄也。

○谓皇天乃嘉许之,以天下为其禄也。

☆赐姓曰姒,氏曰有夏。

韦昭注曰:尧赐禹姓曰姒,封之于夏。

○谓乃赐禹姓姒,命其氏族之名为有夏。

☆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

韦昭注曰:祉,福也。殷,盛也。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者,以其能以善福,殷富天下,生育万物也。姒,犹祉也。夏,大也。以为善福,殷富天下为大也。

○谓彰其能以嘉福殷富天下,生养万物也。

☆祚四岳国,命以侯伯。

韦昭注曰:尧以四岳佐禹有功,封之于吕,命为侯伯,使长诸侯也。

○四岳者,共工之从孙也。前言有曰:共之从孙四岳佐之。谓以四岳国为禹之禄,命四岳国之侯伯。

☆赐姓曰姜。

韦昭注曰:姜,四岳之先,炎帝之姓也。炎帝世衰,其后变易,至四岳有德,帝复赐之祖姓,使绍炎帝之后。

○谓赐四岳国之侯伯,即共工之从孙,姓姜。

☆氏曰有吕。

韦昭注曰:以国为氏也。

○谓命其氏族之名为有吕。

☆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韦昭注曰:肱,臂也。丰,厚也。氏曰有吕者,以四岳能辅成禹功,比于股肱心膂也。吕之为言膂也。

○谓彰其能若禹之手足心膂,以使物盛民丰也。

☆此一王四伯,岂多宠?皆亡王之后也。

韦昭注曰:一王,谓禹。四伯,谓四岳也,为四岳伯,故称四伯。岂,辞也。,是也。言禹与四岳岂是多宠之人?乃亡王之后。禹,鲧之子,禹郊鲧而追王之也。四岳,共工从孙,共工侵陵诸侯以自王。言皆无道而亡,非伯王所起,明禹、岳之兴非因之也。

○谓禹及四岳国之侯伯,岂得上天之多宠耶?皆是亡王之后也。

☆唯能举嘉义。

韦昭注曰:举,用也。

者,《广韵》云:理也。谓惟其能明嘉义且用之也。

☆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

韦昭注曰:下,后也。典,常也。

○胤者,《说文》云:子孙相承续也。谓是以子孙承继其后,守其祀而不变其宗法也。

☆有夏虽衰,杞、犹在。

韦昭注曰:杞、,二国,夏后也。犹在,在灵王之世也。

○谓姒姓诸氏,有夏虽衰,杞氏、氏仍在。

申、吕虽衰,齐、许犹在。

韦昭注曰:申、吕,四岳之后,商、周之世或封于申,齐、许亦其族也。

○谓姜姓诸氏,申氏、吕氏虽衰,齐氏、许氏仍在。

后世以为,夏人姒姓。文王娶于有夏氏,故其妻名曰太姒。

信耶?

其大谬不然也。

夏者,周人自称也。

《尚书·周书》夏字凡二十三见。(详见拙文《华夏源流》)

《君》凡一见,《康诰》凡一见,《召诰》凡四见,《多士》凡五见,《多方》凡十见,《立政》凡二见。

其中,《君》云: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立政》云:乃我有夏,式商受命。

我有夏,为周人自称。

《康诰》云:用肇造我区夏。

我区夏,亦为周人自称。

由是乃可确知,周本夏人。

夏者,周人之自称也。

夏者,《说文》云:中国之从用、口,人也。两手;从卜从口,两足也。

段注曰:夏,引伸之义为大也。

按许慎之说,夏,当写作,

今之夏字,两手无有,亦古之简化字耶?

夏字不见于甲骨文,始见于西周金文。

故夏字,非商人造字,周人造字也。

夏者,两手;两足也。

页者,《说文》云:头也。

夏字,有头,有手,有脚,此当为周人之自画像也。

然后世不称周人作夏人,其因有二。

一曰,邑考之族乃承夏人祭祀。

文王之时也,周人自称夏人。

邑考者,文王嗣子也。故夏人之祭祀当由邑考承继。邑考早卒,或未继文王之位。然夏人祭祀乃由邑考之嗣子承继。

后世皆知夏人姒姓,当由邑考之母太姒得姓也。

后世皆知,周人姬姓。故武王必为姬姓。

又,武王与周公为兄弟。

《逸周书·度邑解》云:王曰:“旦,汝维朕达弟。……”

斯言之王者,武王也。达弟者,明达之弟也,谓周公也。

由是乃知,武王与周公,为同胞之兄弟也。

故周公亦为姬姓。

姒姓之邑考后人承继夏人祭祀,则武王与周公之姬姓诸族称有夏乃为不当矣。

一曰,周乃商人对夏人之称也。

商者,时为天下之共主也,亦即城邦联盟之盟主也。

所谓之商代,乃商文化时代之省称也。

当其时也,商人乃号令天下之方国。

商人称夏人为周人,故天下皆知有周,而不知有夏。

周公立周 周人以周为其国号,始于何时耶?

曰:始自周公。

周字见于甲骨文,乃商人对周人之称也。

然周人历来自称为夏人。

《尚书·康诰》云:用肇造我区夏。

用者,用文王之法也;肇者,始也;我区夏者,周人自称也。

由是可知,文王之时,周人乃自称为夏人。

《尚书·立政》云:乃我有夏,式商受命。

者,使也;我有夏者,周人自称也;式者,代也。

由是可知,武王克商之时,周人仍自称为夏人。

周,亦为周公初封之族氏也。

武王克商,二年而崩,周公称王,乃以其族氏为国号也。

后世之汉、唐,亦效之也。

周字训诂      周者,当以其甲骨文字形为训也。

周字之甲骨文字形,徐中舒曰:象界划分明之农田。其中小点象禾稼之形。

斯言是也。

故,周者,谓密植也。

甲骨文者,商人造字也。

商人以周字称周人,盖谓其农耕技术之高也。

周字之金文字形从口,延自周原甲骨。徐中舒曰:早周甲文从口,与君商二字从口同义,示国家政令所从出。

此周人造字也。

周字之小篆字形,许慎童谓:从用、口。非也。当从用、占。

用者,《说文》云:可施行也。从卜从中。

中者,徐中舒曰:中,为骨板。从卜者,示骨板上已有卜兆。卜兆可据以定所卜可施行与否,故以有卜兆之骨板,表施行使用之义。

占者,《说文》云:视兆问也。从卜从口。

故,周者,神授其意以为用也。

神授意与周,则周者,神意之代言者也。

神意者,周密也。

此周人造字之微言大义也。

周者,密也。

此周字之本义也。

以周字造字皆出此义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夏朝存在文字吗?这4篇无法释读的神秘文字,比商朝甲骨文更古老
马贺山发现了夏代文字
【氏的产生】
-中华冯氏网-大不六文章网(wtoutiao.com)
周的起源探秘——从凤鸣岐山说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