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令越南独立推迟九百年2

他令越南独立推迟九百年2

征战四方,平定交趾立殊勋马援归附刘秀时,天下已几近统一,大小割据势力已大部被削除。然而初生的东汉王朝仍面临严峻的挑战,外部的匈奴等游牧民族,以及内部的叛乱势力,均在蠢蠢欲动。为了解决棘手问题,光武帝开始委马援以重任。相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云台二十八将,马援不仅没领过兵,资历也很浅,光武帝为何会选择他呢?

首先,刘秀非常看好马援的才能。马援虽然此前并未领兵,但是他熟悉边境事务,且对于军事极有看法。据史书记载,刘秀和马援经常一起讨论兵法,两人一起极为相投。由此,刘秀开始越来越对马援刮目相看,将其视之为重要的臣子。

其次,任用马援符合刘秀政策的需要。刘秀之所以享有不杀功臣的美名,与其“退功臣,进文吏”的政策有关。在统一天下后,刘秀开始有意识地剥夺功臣们的官职,并代之以荣誉性的职位。刘秀运用赏赐和联姻的手段,与这些功臣保持了亲近的关系。这样做,既让功臣们成为自己统治的支持性力量,又减轻了他们对于中央皇权的威胁,由此后汉避免了前汉君臣相残的悲剧。在这个背景下,功臣们不再从事具体事务,再让他们继续领军带队开始变得不现实。

于是,资历浅且深受刘秀信任的马援,成为讨伐内外敌人的最佳人选。在刘秀的信任之下,马援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示。

首先,他于公元37年率军平定盘踞陇西的羌族势力。羌人畏惧汉军,纷纷撤往险要的山地,妄图抗拒马援。然而马援避实就虚,趁势占据水草丰盛之地,不与他们交战。不久后,羌人因为缺乏食物,不得不成批地逃离汉朝的属地,前后有数十万户之多,从此陇西再无叛羌。随后,马援用了六年时间在陇西恢复生产、修缮战备,取得了卓越政绩。他也因为功劳,被朝廷封为虎贲中郎将。

建武十六年(公元41年),自称南岳太师的邪教首领李广在皖城造反,攻杀长吏。马援率军猛攻叛军,斩首万余人,很快平定这次叛乱。还没等马援歇口气,越人土豪征侧征贰姐妹在交趾郡扯起反旗。

征侧征贰姐妹在越南十分有名,被该国视为民族英雄。征侧本是交趾当地雒将(越人地方首领)的女儿,她的丈夫因为犯法被交趾郡郡守所逮捕。征侧是一名有胆识的奇女子,为了救出丈夫,她联合自己的妹妹征贰造反,早已对汉朝统治不满的群蛮群起响应,很快就占领了交趾大部分地区。在这紧急的情况下,马援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伏波将军,率军开往南方之地。此后,伏波将军成了马援的专有名词。在当时,交趾郡仍是烟瘴毒虫密布的不毛之地,经常用作于流放犯人。当地恶劣的热带气候,是外来军队的大敌。汉军刚到当地,便面临严峻的考验,与马援一同出征的楼船将军段志就因病而死。而马援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率军疾进千里,在浪泊地区大败叛军,斩首数千人。

其后,马援又穷追不舍,并屡破征侧征贰姐妹,最终将两人斩首,传首于洛阳。为了表彰马援的卓越功勋,朝廷将之封为新息侯。随后,马援继续率兵扫清征侧征贰余党,于建武二十年(公元42年)胜利回朝。

马援对于交趾的征伐虽然历史不长,却给当地带来了深刻的印记。深谋远虑的马援明白,交趾之所以会叛乱,是因为汉法与当地越法有冲突。要消弭当地的叛乱,务必提高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要使用攻心战略。于是马援废除了当地的旧法恶习,将汉法、汉仪、汉语和汉字推广给交趾的群蛮。同时,马援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将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播给当地人。从此以后,交趾诸蛮皆以马援规定的法则行事,不再反叛。由此,越南的独立足足被马援推迟了九百年。

到今天,从广西到越南的民众仍然怀念伏波将军马援,当地人不仅为其建立庙宇,还将之视为神明,年年祭祀。马革裹尸,功臣却终遭迫害马援功劳越来越大,朝廷对他也恩宠日隆,其地位大有超越其他功臣宿将的趋势。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马援的优秀也势必引起小人的嫉恨与排挤,谗毁、污蔑也趁势而来。一生磊落,从不结朋党的马援,在政治上逐渐陷入孤立。同僚的排挤并不算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光武帝刘秀对马援态度的变化。刘秀虽然非常讲人情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无原则的老好人。对于违背他既定路线的臣子,刘秀绝不会赐予其以仁慈。韩歆、欧阳歙、戴涉三人都曾担任大司徒,但都因与刘秀意见相悖而自杀,这真可谓是“伴君如伴虎”。由此可见,即使对于马援来说,只要他有违背刘秀原则的趋势,也必然会受到来自于皇帝的迫害。

在平定征侧征贰叛乱后,刘秀马援君臣之间开始嫌隙丛生,而马援的悲剧也就此种下了。对于刘秀来说,马援曾经是维持政权稳定绝好的工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工具”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好用了。马援之前之所以被重用,就是因为他位卑言轻,其地位不会威胁到那些已经退隐二线的功臣宿将。但随着马援不断建功,随着他政治地位和话语权的不断提升,刘秀的老臣们开始对马援“另眼相看”。由此,在老臣们眼中,刘秀对马援的重用,无异于一种偏袒。刘秀越任用马援,这些老臣就会越嫉恨、越恐慌,从而对刘秀本人产生不臣之心。而这些,绝不是刘秀所愿意看到的。刚开始,刘秀还能为马援挡住污蔑。但随着老臣们不满情绪的不断提升,刘秀也不会总为马援当挡箭牌。

对于马援来说,此时唯一的自救方法,无疑是从此功成身退,与其他功臣们一起坐享荣华富贵。若马援不再立新功,其他的大臣也不会将其视为威胁,作为平衡维持者的刘秀也能安得自在。然而,品格卓群的马援绝不会走这条路。在马援从交趾班师回朝后,他的故友孟冀曾好心劝谏马援,希望他能就此结束军旅生涯,与家人共享天伦。然而马援却因此勃然大怒,就此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在马援的价值观中,为国奉献自己的躯体和灵魂才是至高的追求,个人的荣辱、家族的繁荣、肉体的享受都在其次。对于马援的品格,孟冀又敬又叹:“如果有烈士,那就像你一样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165、马援为国捐躯却为何遭遇冷落
他竟背负千古冤屈!刘秀算不上是千古一帝
光武帝刘秀素来宽宏大量、优待功臣,为何晚年却苛责功臣马援?
对付2个女流叛乱,大汉5旬名将出马才摆平
马援:马革裹尸的悲剧(武庙七十二将系列)
马援事件(2):半路出家的马援缘何成为开国功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