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透三副道教楹联,你就懂了人的一生

三副道教楹联,悟透一个,你便看懂了人的一生!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如今在信众的数量上跟佛教比起来,的确是相形见绌。但是,道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却丝毫不逊色于佛教,道教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和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道教楹联是反映道教思想追求和精神寄托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在洞天福地以及各类活动场所,几乎都可以看到。今天,我们来剖析三副道教楹联,以从中发现做人之道,这三幅楹联,悟透一个,你便看懂了人生。

1、上联:天雨大,不润无根草;下联:道法宽,要度有心人。

从这一副楹联中,我们可以理解,道教为什么相比较于佛教等其它宗教来说,显得门庭冷落。因为道教非常“高冷”,它不会主动传教,它信奉的是一种自然的缘分,看重的是“有心”和“机缘”。道法虽然宽大无边,但是他就像天上的雨水,不会去滋润无根之草一样,很难去度没有道心的人。

古人有“道化贤良”的说法,只有贤良之人,有道根、有道心的人才能够用道去感化,才能将道的思想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所以,在信与不信上,道教从来不强求,崇尚道家老子的”无为“思想。

如果象其它一些宗教一样,总是靠拉人头,那信众乃至内部的人,质量参差不齐,有人滥竽充数,披着宗教的外衣,名为普度众生,实则为一己私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道教的这种思想反映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也是一样,很多事情,不能强求,强扭的瓜不甜,只能靠缘分使然。

2、上联: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下联: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道”是没有私心的,道教的这一思想在道家鼻祖老子《道德经》中也多有体现,比如老子说”天道无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都反应了道教的这一思想。道教经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也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这都在强调”天地无私“这样的一个主旨思想。

既然天地、大道都是无私的,不会偏袒谁,也不会挤兑谁,那么要想获得福报,就必须要遵从自然的规律,与人为善。同时,道教思想认为,对于修道人来说,个人的修行和家庭的担当并不冲突,自己的德行修好了,家庭自然和睦,这也就是所谓的”圣人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3、上联:利锁名缰,笼络许多好汉;下联:晨钟暮鼓,惊醒无限痴人。

名利是一把枷锁,锁住了多少的英雄好汉。很多人,本可以青史留名,可是就是过分贪恋名利,最终落了个千古骂名。对于道家来说,最求的是虚静,淡泊名利,一切名利都是身外之物,终会化为浮云。这一点,在当下社会,更值得我们警醒。太多的人,最后身败名裂,都是败给了自己的贪念,都是没有认清楚这一点。

小结:

以上三副道教楹联,都是道教,思想的高度凝练悟透一个,你便看懂了人生!

这三幅楹联,告诉我们三点:

第一,人生是一场修行,做人要有心,心中有道;

第二,为善方可获福,自己的德行修好了,自然家庭和睦;

第三,做人要淡泊名利,不择手段,一味追名逐利,只会让自己身败名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楹联,你让看懂了人生!
一张图看懂到底什么是道家
青羊宫楹联释义(原创)
九副道教楹联:看懂最后一个,你便看懂了人生
认识老子从楹联开始​ 卞广军 河南南阳
江津这些地方,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楹联文化(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