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人之行知医、择医、任医

第九章

四、病人之行

目录

1、知医、择医、任医

2、病人之误

3、四点建议

9.4.1病人之行知医、择医、任医

四、病人之行

医生不行,病不治,病人不行,病同样不治。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病家论》:“天下之病,误于医者固多,误于病家尤多。医家而误,易良医可也;病家而误,其弊不可胜穷。”健康长寿、疾病治疗,归根结底取决于病人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有了正确的观念,就能够寻求到可靠的医疗方式和好的医生。医生不好,可以再换,要是病人自己有问题,恐怕就难得康复了。

9.4.1知医、择医、任医

辨证论治的临床模式,是医患互动的,病人要参与其中,如忌口、熬中药、调节劳逸、修养身心等等。清代医家吴亦鼎在《神灸经论·卷四·医愿》中,论述了无法治疗的五种病人:“贪欲无度,怪癖反常者不治;有挟自任轻医试药者不治;病家乱杂疑忌多端者不治;家人怨詈与病人违忤者不治;不守医戒,阳奉阴违者不治。”要求病人,不贪妄而心态平和,不自高而信任医生,不多疑而持之以恒,不随意埋怨避免和医生发生不必要的矛盾,不阳奉阴违而谨守禁忌。

疾病久治不愈,或者此起彼伏,医生要检讨医疗方案,病人要检讨生活调护,还要想想医生选择是否恰当。现在,网络十分发达,真真假假的医药信息满天飞,不少病人,通过网络学了一点医学知识,自以为是,疑心重重,药还没有入口,先就心神动摇。对医生没有信任,再好的医疗方案,也可能没有效。不相信这个医生,就不要去找他看病,相信,就好好配合。

明·张景岳就明确告诫病人,要知医、任医,要有主见。《景岳全书.传忠录下》:“病家之要,虽在择医,然而择医非难也,而难于任医;任医非难也,而难于临事不惑,确有主持,而不至朱紫混淆者之为更难也。倘不知此,而遍听浮议,广集群医,则骐骥不可多得,何非冀北驽群?……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以故议多者无成,医多者必败。多,何以败也?君子不多也。欲辨此多,诚非易也。然而尤有不易者,则正在知医一节耳。”

张景岳认为,“择医”贵在择“真医”,因为“必有非常之人,而后可疗非常之病”;“任医”贵在专一,不然“议多者无成,医多者必败”。“择医”、“任医”的关键在知医,病人能够对医生“熟察于平时”、“倾信于临事”,就能够收到“治未病”的效果。“知医”才能择医,“知医”才能任医。要“知医”先要知生命之道,知生命之医。细胞化、分子化的生命观念,如何“知医”?

文化包装、广告宣传、官方评选,真真假假眼花缭乱,病人就知道往大医院跑,找名头大、名头多的医生。走进医院,病人看到的是各种各样的治疗宣传;打开电视,是各种各样的医药广告;走进网络,是许许多多概念混乱的中医知识。什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是病毒的开关;什么火是外来之邪,如此这般,不胜枚举。

在医药公关天花乱坠,医托无处不在,中医真假难辨的情况下,病人择医的难度很大,任医更是困难。择医的前提是“知医”,“知医”的前提是“知命”,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中,不“知命”,要找到真正的好医生不容易。要奉劝大家的是,不要盲目听信网络的中医知识,头脑不要长在广告宣传上,更不要长在医托嘴巴上,用点时间,学一点真正的生命医学常识,有一个合符自然之道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比找寻特效药、网络求治疗更有利。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医,更不知道择医。有中医有西医的中华大地,择医不仅是择个别的具体的医,还包含了择中医还是择西医的问题。找中医看病,首先就要懂得分辨中医的真假。挂中医招牌的非常多,遍地都是,但挂中医牌子的就是中医吗?中医是辨证论治的医生,不是开口闭口全是西医名词术语的医生。在中医的医疗机构,不是辨证论治的医生,都普遍地挂着中医的招牌,真真假假分辨不清楚了。

有个不到三十的病人,父母亲都很相信中医,受父母亲的影响,他也经常找中医看病,效果都很好。后来大学毕业,到外地工作,不方便熬药,生病服中成药多一些。这次咽喉疼痛,感到怕冷,觉得是发烧了,到一个三甲的中医院看病,想医院代煎,服汤剂快些。那知,中医给他量体温,体温38.4℃,又化验血常规,白细胞、中性都高,这个医生不给他开药,推他到西医那里,说发烧,有细菌感染,中医没有办法,只有用抗生素,才能把感染控制下来。无奈,只好到西医那里,吊针、服药,烧退了,喉咙不痛了,但就是嗓子里总是有痰,咯不出,吞不下,很不舒服。

“中医怎么连个感冒喉咙痛都医不了呢?”病人很是不解,“小时候不管什么病,我母亲带我看中医,一、二付药就好了。现在感冒喉咙痛都要推给西医,难怪有人说要取缔中医,说中医不科学”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医,更不知道择医。有中医有西医的中华大地,择医不仅是择个别的具体的医,还包含了择中医还是择西医的问题。找中医看病,首先就要懂得分辨中医的真假。挂中医招牌的非常多,遍地都是,但挂中医牌子的就是中医吗?中医是辨证论治的医生,不是开口闭口全是西医名词术语的医生。在中医的医疗机构,不是辨证论治的医生,都普遍地挂着中医的招牌,真真假假分辨不清楚了。

不少病人,观念上就已经把中医排斥在外,谈不上择中医还是择西医的问题,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到中医那里去试一试,大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知医不真,求医太杂,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尤其患了癌症等所谓的绝症之后,病人和家属都六神无主,到处打听医生、药物,东说东好,西说西好,毫无主见。有的病人,甚至对很了解、但没有什么名头的医生,即便已经见到疗效了,也都很难坚持。有个32岁的肺癌患者,来门诊看了两次,第三次复查癌症相关的指标,比服中药前降低了接近一半,但因为医生没有任何名头,职称也一般般,第三次看了之后,就跑到一个省级名中医那里去了。

任医很重要,任何疾病都不是医生看的越多越好,尤其中医,辨证论治是自然完整性的生命医疗,对多维联系的病机分析、治疗切入的方向,不同医生有不同的认识。如果循一个切入点,一条治疗理路,再重的病都可能逐渐好转。

看病越杂乱越不容易好,“歧路亡羊”、“艄公多了打烂船”的道理在医疗上也是一样的。退休前治疗两个妇科癌症病人,一个出院后就看中医,只吃中药,不到半年,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一年后,自己感觉很好,自觉症状都消失了。另一个一边吃中药,同时又在西医住院放疗,眼看着身体状况有所恢复,一住院情况又糟糕了,中医只起到给放疗补漏洞的作用。

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健康。病人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命观、疾病观,应当知道中西医的区别,为自己选择一个正确的医疗方式。中医和西医,一个是解剖医学,一个是生命医学,很多病,用不着中医西医都看,不然的话,很容易过度医疗,反而不利疾病康复。病人应当有一点生命常识,把自己看成是活生生的人,不要体检一发现问题,不分析、不思考,胡乱求医。

任医难,还难在医生的职称、头衔上。现在职称是评出来的,头衔是管理部门认定的。几十年前的过去,没有这么多的头衔,知医、择医和任医很不费心,那里病人多就到那里去,现在没有那么简单了,各种头衔、职称眼花缭乱。再加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的医生就迎合病人,用激素等之类的药物,只图眼前症状缓解,也会是病人盈门。明代医家张景岳说过,了解一点医学常识,对知医、择医和任医都有好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德孚就生命医学答记者问
《天下无癌论》(附录):潘老与他的《天下无癌论》-11
病从何来1
【经方学堂】熊继柏:看病敏感度与打麻将的比喻
正统中医与西医的优劣比较
什么是中医治疗癌症患者痊愈的标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