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青岛是一张摊开的中国地图?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

路名就像一套密码,

你只有了解这座城市的全部底蕴

才有可能一一破译。


青岛的初秋,漫步在悠长的小路上,阵阵海风吹拂,十分惬意。徒步穿行青岛的马路,不免留意到青岛的路名,都是和地名有关系。小编发现,青岛市共有176条以省份和地级城命名的道路(包括街、道、路),整个摊开原来就是一张“中国地图”啊!



青岛路名的由来


青岛路名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以前。清朝末年,青岛地区在被德国占领后,开始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所以青岛的第一批路名是德国式的路名,如“威廉街(今太平路)”、“汉堡街(今河南路)”、“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等等。


待到青岛主权回归后,这些路名当然不能再沿用,最省时省力的办法就是用中国的城市名来作为路名。青岛的路名也很有趣,在老城区,道路基本是以大江南北各省名和山东省的县市名命名的。比如,以云贵川三省得名的云南路、贵州路、四川路,横穿市区西南部的西镇,成为西镇东西向三大干道;加上同在西镇的西藏路、西康路(西康,1955年撤省),祖国西南五省名齐全了。



天桥西首,火车站车辆段墙外,是广州路。天桥东首,五路交汇,济南路、北京路、天津路、大沽路,大沽路延伸,是保定路。这些路名取之于国内大城市或著名商埠名。同样的类型还有江苏路上海路绵联的苏州路、常州路、吴淞路。



青岛最有名的是“八大关”,最初因有八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故称“八大关”。后又新增了两条,实际上现在有十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


或许是因为原来大陆和团岛之间有峡谷,所以团岛的道路大多采用峡谷命名。团岛有“八大峡”,其中的三条东西向道路为“长江三峡”,即巫峡路、西陵峡路、瞿塘峡路;其余均为南北向道路,包括黄河上的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红山峡、三门峡,以及嘉陵江上的观音峡、明月峡。


青岛市政府东北方向则有“八大湖”,包括了太湖路、鄱阳湖路、洞庭湖路、巢湖路、洪泽湖路、高邮湖路、西湖路、微山湖路。




而在崂山区,从沿海的东海路一线到香港东路之间,命名了八条“海”字头的道路,分别是:海兴路、海游路、海江路、海川路、海青路、海龙路、海安路、海宁路,取“兴游江川,青龙安宁”之意,是为“八大海”。崂山以“山”闻名,路名自然也离不开山,因此在崂山区政府附近出现了一大批“岭”字系道路,梅岭、赤岭、岩岭、石岭、秦岭、桐岭、伊岭、仙霞岭、苗岭、云岭、燕岭、阳岭、雪岭、文岭、翠岭、松岭,已大大超过八个。


在黄岛,则出现了一系列以“岛”命名的道路,如海南岛、崇明岛、秦皇岛、刘公岛、斋堂岛、海坛岛、舟山岛、澎湖岛、长兴岛、田横岛、永兴岛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山路,原名叫山东路,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同时改名的中山公园,原名汇泉公园)。这一带南北向的依次为,山西路、河南路、河北路、山东路、浙江路、安徽路、江苏路,江苏路延长是上海路。东西向则有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难怪有人感叹,来青岛才知道地理没学好啊



城市的道路是如何命名的


道路的命名和管理,由各地的地名管理办公室负责。中国并没有统一的道路命名管理机构,但有一个“中国地名研究所”,是民政部下属机构,主要研究地名文化的理论——“地名学”,包括地名命名更名的规律及应用、地名管理的办法等内容。没错,地名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纵观全国,其实不止青岛的道路是以地名命名。最早以地名命名的城市,其实是上海。除此之外,台北的道路命名方式也完全模仿了上海。类似的城市还有长春和吉林,甚至整个东北三省。1945年之后,这些原来的路名都更换成城市名了。 渐渐地,大到省会级城市、小到县级市的某个区域都开始沿用这种道路命名方式。


不同的城市,相同的路名,很容易让人在城市中产生错觉。哪怕你身处异乡,行走在纵横交错的道路上,也难免会有些熟悉的意味,让你有种置身青岛的错觉。


“出镜率”最高的并不是中山路


悉数全国了338个地级市所有包含城市名的路名,你会发现被用作路名最多的城市并不是中山或朝阳——而是北海。这座位于广西南部的小城市在全国城市的道路名称中出现了252次。 


朝阳是出现频率第二高的城市。接下来是山南、阿里、海西这三个城市。不过,被用作路名的时候,这些词已经失去了城市的意义,仅用于表示方位。


厦门中山路


出镜率相当高的“中山”排在了第6名,一共出现了164次。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条中山路——很多时候作为城市的中轴线贯穿南北。 


还有一类是一些具有寓意的城市名,例如兴安、安康、泰安。在这里,这些道路的命名和同名的城市有了另一种联系,多少代表了当地人的希望和祈盼。


路名无言,却几乎成为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社会生活演变过程的忠实记录者。现在都在讲城市文化论输赢,而道路则是整个城市文化的根基——毕竟,它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把城市道路、桥梁、立交等称为城市建设的“硬件”,那么路名则是城市建设的“软件”,仍旧必不可缺。路名,曾标识着一个又一个城市生命的车站,纵然我们曾作短暂停留亦或是呼啸而过,我们都与其联系万分,早已进入了它珊瑚礁般的缠结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的地名“密码”
青岛最有Feel的8条马路,你走过吗?
认为青岛的路名都是地名就大错特错了,青岛道路命名有七种方式
无处不在的“首都”美景?那些不在北京的北京路
全国各地的中山路,你逛过几条?
【每天老照片】-2万-882- 80年代山东青岛老照片:看下这些“老场景”,你还认得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