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藏羚羊大迁徙

据西藏阿里地区5月22日报道,近日在当地改则县古姆乡附近出现罕见大规模藏羚羊迁徙现象,足有约3000头,场面相当壮观。

藏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海拔3700至5500米的青藏高原地区(包括青海、西藏和新疆),犹如“高原精灵”。令人困惑不解的是,藏羚羊每年夏季都会长途跋涉、一路向北迁徙到特定地方,约十几天之后原路返回。那么,这是为何而去,特别是在如此高寒之地,它们怎样繁衍生息?

 

遭遇“渣男”,激情恋爱后直面多舛命运

奔跑在海拔5000多米高原上的雄性藏羚羊外形很酷,只见体格健壮,具有黑色长角,英姿飒爽。然而,在漫漫长路之中,它们大部分不会陪同身怀六甲的母藏羚羊一同前行生儿育女。

因为“高颜值”非常容易将雄性藏羚羊从羊群中辨认出,似乎在繁衍生息中,雄性藏羚羊只负责颜值、激情恋爱和传宗后代,然后就当“甩手掌柜”了。

公藏羚羊一般是采取“比武招亲”的霸气方式虏获母羊“芳心”。当公羊瞧准自己心仪的对象,会对“待嫁”的母羊群奔来闯去,在不断冲撞中,穷追不舍用尽全力“抢”到自己的“新娘”,以至于有的公羊强悍到可以占有约10只母羊,少则也有一两只,当然,也有能力差的只好沦为“光棍”。

很快,公羊带着自己的“新娘”在青藏高原和西部高山地区的五道梁选择适合地方建立“爱的小窝”。也许是经历“抢亲”心有余悸,最初几日,公羊往往对母羊不分昼夜“严防死守”,高度警惕那些没有找到“媳妇”的“光棍”骚扰。几日后慢慢地与“新娘”耳鬓厮磨,建立信任感,也有了爱的结晶。

母羊逐渐稳定下来,心甘情愿打算过上“家庭主妇”般相夫教子的日子,不料这时候的公羊开始变得躁动不安,脸上的毛越来越黑,每当黑色加深一点,它们便会离领地越远一些,无心顾家。直到来年4月,“黑脸”藏羚羊暴露“渣男”行径——毫不犹豫地离去,抛妻弃子,游走四方。

以后的生活几乎指望不上雄羊,能够相互理解的唯有同命相连的母藏羚羊们,它们开始彼此靠近,抱团取暖,为新生儿的降生,相约结队,踏上奔赴遥远的可可西里之路。

身怀六甲,奋力奔跑为赴 “生命之约”

每年六七月份,可可西里卓乃湖、太阳湖上的浮冰犹如“一夜瞬间消失殆尽”,湖畔周边的植被、花草也开始复苏,沟谷和湖滩变成充满生机的绿色,似乎特意欢迎远道而来成群结队的母藏羚羊,也仿佛预示着新的生命到来。

藏羚羊夏季大迁徙、非洲角马大迁徙和北极驯鹿大迁徙是全球最为壮观的三种有蹄类动物大迁徙,然而科学家发现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角马和驯鹿大迁徙都是雌雄并进举家全迁,引发这两种动物迁徙的最直接动因是为了寻找利己的气候和更好的植被;而藏羚羊大迁徙则纯粹是由母藏羚羊赶去产羔而引发的。

据观察,母藏羚羊千里迢迢赶到这里“生娃”,前前后后一般不会超过十天,产羊羔的时间大概40分钟,当胎体露头,母羊便上下甩动,直到小羊羔快完全滑落时,再缓缓趴到地面,让羊羔温柔地着陆。小羊羔在妈妈的舔护下,半个小时后就能从摇摇晃晃站立到小步慢跑。

顺利生产后,几乎每只母藏羚羊身旁都增添了一只紫褐色的小藏羚羊羔,阳光初照,伴着湖水的柔柔微波,构成一幅可可西里荒原上最温暖的画面。

藏羚羊每年12月交配,次年5月开始,怀孕的母藏羚羊会陆续跋涉数百千米甚至上千千米,到产崽地——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和太阳湖等地产崽,然后到了7月,再带着新生的小藏羚羊返回栖息地。显然,母藏羚羊平均迁徙行程约达600公里,而这竟是它们怀孕后奋力奔跑为赴“生命之约”而完成。

有人要问了:小藏羚羊生下来就没见过父亲的面,从这一点看,雄性藏羚羊大概是地球上最不称职的父亲了。真是这样吗?曾有记者在西藏跟踪雌藏羚羊的大部队拍摄,突然被一头长着长长犄角的雄性藏羚羊惊到了。“不是说雄羊不参与迁徙的吗?”当地人解释道,“母藏羚羊迁徙的时候,每支小分队里会有一头公藏羚羊保护它们。有些会把它们送到目的地,待到7月再一同回迁。而有些就留在那里不回了。”

不管怎样,我们尤其要佩服母藏羚羊的坚毅顽强、生命的韧力。特别是知悉藏羚羊从恋爱、结婚到生子的全过程,不禁为它们的命运多舛深感一丝凄婉与悲壮。

为何迁徙,科学家尚在探究这不解之谜

从万里无云的羌塘、阿尔金山、三江源保护区到覆盖冰雪的可可西里,母藏羚羊迁徙的队伍,或缓缓前行,或奔腾而过,穿行300多千米。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似乎忘记了曾经被公羊抛弃的苦楚,坚韧前行,到达卓乃湖产仔。

可以想见,这一路有多么艰辛:有时面对恶劣的高山气候,有时抵御猛兽的袭击,有时还会遭遇凶险偷猎者。但母藏羚羊仍然跋山涉水,坚持赴约。然而,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何它们一定要相约集中离开五道梁,一路跋山涉水奔赴位于可可西里和昆仑山脉之间的卓乃湖地区繁育后代?至今,这种古老而原始的迁徙现象在国内外动物学研究中仍是未解之谜。许多科学家及野生动物爱好者等一直在考察探究。

动物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基因说。适者生存,通过迁徙自然淘汰了一些老弱病残者,存活下来的优胜者继续背负着繁衍后代、传递基因的使命。而且,藏羚羊集中产仔后,也可以与其他种群交配生产,利于基因之间的交流,增加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二是气候说。和栖息地相比,产仔地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环境相对较好,母藏羚羊是为了到一个环境更好的地方繁育下一代而进行迁徙。不过通过实际观测,有的产仔地如卓乃湖,六七月份的气候环境和栖息地相比,未见明显优越。

三是食物说。曾有人认为,产崽地水草丰美,有利于母藏羚羊的生产和小藏羚羊的生长。而科学家在实地调查后发现,在卓乃湖植被并非明显优越,尤其是湖泊外围大部分地区植物稀少,食物资源并不充足。后来,有人猜测大迁徙和卓乃湖等地“水质”有关,有利于藏羚羊母子的存活,但是科学家并没有在可可西里水质中检测出什么“特殊物质”。

四是天敌说。在产仔地,藏羚羊的天敌数量不是很多,有利于种群的繁衍。可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狼、棕熊以及猛禽类等天敌会一直尾随在迁徙羊群之后,伺机捕杀刚出生的小羊,因此繁殖地也不安全。

到底哪种理论能够充分说明藏羚羊的迁徙原因,目前尚无定论。

从2013年6月开始,国家林业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2所组成的科考队一起深入青藏高原,开展了“我们与藏羚羊”科考行动。重点是为不同地区的藏羚羊种群,佩戴数个卫星定位项圈,这是由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和短信服务,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西藏境内藏羚羊的迁徙规律、时间和路径,为今后藏羚羊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希望有朝一日解开藏羚羊迁徙谜团。

笔者揣测,也许这一切是因为爱吧。在雌性藏羚羊的心目中,在条件恶劣的可可西里荒原上,相对而言最舒适的“产房”在卓乃湖畔、太阳湖边等,作为母亲要给予孩子比较好的生产环境条件,所以不辞辛苦,长途跋涉赶到那里集中生产,让小藏羚羊出生第一眼即可见识到可可西里最佳时节、最美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雌性藏羚羊为何世代热衷“异地生娃”
青海 可可西里迎今年首批藏羚羊迁徙
可可西里迎来今年首批藏羚羊迁徙队伍
阅读丨羌塘草原三剑客之一,它“降级”了!
可可西里独角兽:克服高寒缺氧,逃避狼与棕熊,跨越千里去产仔
它们为啥每年都要来这里?原因可能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