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斩“皇子”,弹国丈,唾皇帝,包拯为何称包青天?死后获8字赞评

提起“包青天”包拯,可谓童孺皆知,包拯的名字显然已经成为了清官的代名词,被世人传颂着。

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他是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父亲考中了进士后做了知县。相传包拯刚出生时,肤色较常人黑,父母嫌他样貌粗鄙,便把他遗弃在路边,后被他大嫂抱回家抚养长大。

包拯长大以后,大嫂把他的真实身份告诉家里人,包拯的父母决定重新认回他。但包拯的二哥二嫂却想置他与死地,因他们害怕包拯与之争夺财产,便设计让小包拯跳进一口枯井中给他们捡一个发钗。幸而包拯福星高照,只是头部受了创伤,后来包拯头上的伤口痊愈了,但是留下了一个小伤疤,月牙因此而来。

在父亲的熏陶下,包拯从小立志好好读书以考取功名。29岁时,包拯考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建昌县的知县。后因父母年高体弱,于是,包拯做惊人之举,辞去官职在家中侍奉父母。

五年后,包拯的父母去世了,他又能为父母守孝三年,这才离开家乡去天长县做官。包拯做官刚正不阿,又善于断案,很快便在北宋的官场中鹤立鸡群。

在正史的记载中,包拯只断过三大要案:“割牛舌案”、“匿金案”和“真假太子案”。其中宋朝第一大案——“真假太子案”的告破,让包拯的一夜成名,包拯赢得了“断案神探”绰号。据史书记载,宋仁宗皇祐二年四月,东京汴梁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一个叫做冷清的小伙子宣称是“皇子”,要求认祖归宗,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的开封府尹钱明逸随即下令逮捕一老一少的冷清及全大道,并且对这两个人开始了审理。因为当时的宋仁宗是没有儿子的,所以开封府尹钱明逸审理这个案子也十分小心,生怕出错。在刚开始升堂时,自称皇子的冷清非但没有下跪,还对这个开封府尹进行恐吓,呵斥钱明逸为何不对自己下跪拜之礼。

此后的审理过程当然是一波三折,开封府尹问及冷清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自己是皇子时,冷清拿出一块龙凤绣的肚兜,说这块肚兜就是自己母亲做宫女时受到临幸收到皇帝赠送的证物。

开封府尹也不敢怠慢,只好将这个肚兜递送皇帝,请求皇帝圣裁。当时的宋仁宗收到这个肚兜后,也大吃一惊,毕竟自己没有儿子,突然天上掉下一个这么大的儿子,对他来说确实是件好事,所以下令钱明逸一定要严加审讯,查出真相。

钱明逸知道仅凭一个肚兜是无法追查出更多真相的,可是又不敢得罪这个“皇子”,因此,案子陷入僵局。宋仁宗于是决定换人来审这个案子,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包拯的身上。

包拯接案后,能够很快便梳理出了案件的要点,然后自己逐一去排查证实。在摸排过程中,包拯逐渐掌握了案件的真相。

原来冷清的母亲年轻的时候确实在宫里待过,并且也确实得到过皇帝的临幸,只是这个冷清并不是皇家血脉。因为当时皇宫发生过一场火灾,皇帝为求上苍原谅,同意放一批宫女出宫,这其中就包括冷清的母亲。

冷清的母亲出宫后,很快嫁给了一个叫做冷绪的人,并且在生育冷清前,他的母亲还生过一个女儿,也就是说即使和皇帝有关系,也应该是这个女孩,而不应该是冷清。除此之外,包拯还亲自入宫去调查皇帝的起居记录,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冷清不是“皇子”。

而制造这场骗局的幕后推手就是那个和尚全大道,原来全大道就是一名罪犯,本名叫做高继安。曾经被发配到湖南做苦力,后来花钱买通劳役,来到了开封,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和尚,整天招摇撞骗。在遇到冷清后,得知其母亲原来是一个宫女,于是策划了一场惊天大骗局。

案子告破后,包拯连夜上书皇帝,要求斩杀冒充皇子的冷清以及幕后黑手全大道。最终宋仁宗同意判决冷清及全大道斩首示众。正史虽然只记载他只断过三大案,但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深受仁宗皇帝的宠爱,更因为明察秋毫,破案无数,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除了断案,耿直的包拯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措施就要支持,只要是不利于国家的措施就要反对。因此,他的官越做越大,但他的抨击之言也越说越多。他的一生都在弹劾其他官员,据后人统计,因他弹劾而丢官罢职的官员多达三十余人。这三十个人很多都是炙手可热的高级官员,其中,甚至包括了宋仁宗的国丈。

宋仁宗最宠爱的妃子是张贵妃,为了讨她的欢心,将她的伯父张尧佐连升四级。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包拯忍无可忍,马上上书弹劾。宋仁宗这一次非但无视了包拯的上书,而且还将张尧佐再次升官。

宋仁宗看到上书后默不作声,包拯见弹劾没有效果,直接进宫面见皇帝,与皇帝当廷辩论。宋仁宗再也无法回避,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和包拯论起理来。两人争辩到激烈之处,包拯口若悬河,吐沫星子直接喷在了宋仁宗脸上。宋仁宗的举动人令人震惊,只是用衣袖拂去口水,并没有治包拯的罪。

事后,宋仁宗骑虎难下,不知该如何是好。好在张尧佐是个聪明的人,他主动当了和事佬,——请求辞去一些官职,这才给了宋仁宗一个台阶下。这件事过后,包拯敢于弹劾之名朝野皆知,“包弹劾”之名也是世人皆知,而对包拯更加景仰了。

包拯死后,后人给其8字赞评:杲杲清名,万古不磨。其“包青天”之美名流传千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包青天是破案神探?因为他破了宋朝的第一大案
被“黑化”的包公形象:包拯断案有多神奇?包青天称号从何而来?-今日头条
电视剧《包青天》中包公的“龙虎狗”三口铡刀有什么传说?[北宋]
包青天和王丞相的故事
开封府尹是个几品官?他为什么敢轻判林冲而高俅也拿他没办法?
是谁成就了包青天?聊聊宋仁宗与包拯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