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萨:音乐让她纯然通透

陈萨,出生于重庆。曾被列入东京著名的“二十一世纪百位伟大的钢琴家”,伦敦古典频道电台称陈萨的演奏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演绎”。1994年,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获青年组第一名;1996年,英国利兹比赛获第四名;2000年,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获第四名;2001年,首张录音室专辑《肖邦印象》在日本发行;2005年, 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水晶大奖;2010年,波兰政府授予陈萨“肖邦艺术护照”。

学音乐有意思的地方是到了七八十岁,你不再弹琴的那一天,音乐给你植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你在一起,通透而深邃。”


这种松弛丰盈的幸福感从陈萨的琴音中扑面而来,在人生的漫长迁徙中,藏着一个自由烂漫又穷追不舍的金色童年。时间磨炼出皎洁的音符,印下深浅不一的脚印。

 

 “4月初,在德国有个为期四天的录音会,是一个非常棒的德国录音师给我做录音监制,5月份去韩国参加室内乐音乐节,然后在欧洲举办独奏会,参加德国鲁尔钢琴艺术节,法国高克莱大众音乐节、安奈勒维也城堡音乐节及香港室内乐音乐节,教授在伦敦的大师课,8月,担任第61届意大利费鲁乔·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还有今年即将在国内巡演15场独奏会……”电话中她顺着时间线细数着今年所有大大小小的音乐会和需要参加的艺术活动,一年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从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后,各种奖项随之而来。英国利兹比赛第四名;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水晶大奖;陈萨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大顶尖钢琴比赛中均获奖的钢琴家,被公认是中国钢琴演奏三大领军人物之一。显然,近年来无论是国内演奏会,还是媒体曝光率,陈萨不及郎朗和李云迪频繁。而恰恰她所在的艺术行业是一个需要时间自省、沉淀,偶有“爆发”可以重塑新生的自由者,就单从这一点上来讲,陈萨做得很多。1996年,陈萨作为英国利兹比赛最小的参赛者,取得第4名的成绩,隔年她便以最高奖学金进入伦敦乔凯音乐学院(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跟随乔安·哈维尔教授学习并在四年后获得演奏硕士文凭。随后又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跟随世界钢琴大师阿里·瓦迪教授学习钢琴。

 

陈萨说,小时候是一个好强的人,希望自己是能做到最优秀的那一个,即便在赛前无数次想象过的得奖后的兴奋,也同时经历着站在后台紧张到不安的心情,但是真正公布名次的时候,反而觉得是最平静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喜大悲。

 

2000年,陈萨、李云迪代表中国参加在华沙举办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李云迪和陈萨分别获得全场第一名和第四名的成绩,陈萨同时获得《波兰舞曲》最佳演奏奖。第14届肖邦钢琴比赛的波兰媒体评论陈萨拥有“闪光精湛的技艺和珍珠般的音质。”第12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评委、钢琴大师约瑟夫·卡利斯坦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肖邦。”中国《音乐周报》载文:“今天的陈萨无疑是当今最伟大的肖邦诠释者之一。”这就是国际大赛的魔力,要么一夜成名,要么赢得好口碑,细水长流。那场比赛也是陈萨成长生涯的转折点,像是一个青涩女孩的蜕变,带着破茧而出的痛苦。“在强烈的压力下,孤寂的内心会受到震颤,也是那个年纪应该经历的成长的烦恼。比赛收获的是什么,是一段经历就去珍惜,是一种荣誉就懂得感恩。”2010年,值肖邦诞辰200年之际,波兰政府授予陈萨肖邦艺术护照 肖邦护照是波兰政府旨在褒奖为传播肖邦音艺术和波兰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世界各国人士而设立的一项崇高荣誉,全球共80本,中国占三本。

 

学钢琴很辛苦,精神上和体力上都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在伦敦上学的时候,晚上跟最好的朋友一起做泰式鸡肉,配上香香的泰式米饭,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夕阳下,漫步在波兰华沙的树林中,享受秋天的光线和色彩带来亲切的慰藉和感动。

 

“首先我要学习乐谱上的基本记号,然后将乐谱变得与自己浑然天成,让它跟你的感受,跟你的故事,跟你的呼吸融为一体,这个时候音乐就是一种纯然的存在。”


“作曲家是第一创作者,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构筑了一个音乐的世界,放入了很多的灵魂、情感以及他们的痛苦和美好,你通过乐谱上的记号去找到作曲家当时在创作时走过的路程和他真正想要告诉你的,想要传达的,我都需要很谦虚和大胆地去发现。”



10多岁起,陈萨就开始出走于各个国家的音乐厅。那时一听说要去外地参赛,足够能让正在枯燥练琴的炎热夏季降温,她顿时变得兴奋不已,“终于又可以去度假了”,每一次外地参赛的过程都如同一次冒险旅程。

 

陈萨出生于重庆的一个艺术之家,母亲是一位舞蹈演员,父亲是一位圆号演奏员。在父亲的启蒙下,她六岁第一次接触小提琴,九岁跟随但昭义教授学习钢琴。当时但昭义在成都教书,陈萨在重庆上小学,结束一个星期的课程后,每周五下午班会课的时间妈妈跟老师请好假,接着陈萨就马不停蹄地搭上傍晚的火车去成都,有时候时间匆忙,根本来不及买票,就到火车上补票。晚上在火车上过夜,爸爸在家里炒好的回锅肉,加上一盒香喷喷的米饭,在火车上打开饭盒的一瞬间的肉香和一口吃到的幸福的味道,让陈萨至今难忘。天刚蒙蒙亮,凌晨五六点到达成都,连忙在就近的车站盥洗室洗漱,抓紧时间吃个早餐。上完钢琴课已是中午,两人又急急忙忙乘火车返回重庆。每周如此往返十几个小时都在跟时间抢跑,妈妈既要管好陈萨,还要安排好身边所有的事情,在来来回回的人群中奔跑、穿行,那是陈萨度过的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

 

“那个时候,就觉得我跟其他小朋友过着不同的生活,每次火车启动时,都有一种旅行的感受,听着火车的节奏,看着窗外的景色,站台上不同的东西,人和事,这些都给我留下很深的感受和印记。”

 

现在外地办演奏会,妈妈会经常去听,她会认真地交流听完的感受。“有的时候她会说真棒,棒极了,非常好,觉得哪里妙极了,但是有些时候她也会说,今天可能是我的状态不好,觉得曲子还需要怎么诠释。”一直以来母亲都是她最忠实的听众。

 

爸爸是圆号演奏家,同时还会多种乐器,自然就成了陈萨学琴时期严厉的监考老师。“我很尊敬我的爸爸,很喜欢他,但是也有一点怕他,在专业上我很看重他对我的肯定和评价。”每年一次的寒暑假可以出去旅行,放假前,爸爸总像考官一样来验收成绩,每到这时,陈萨既兴奋又紧张,生怕万一没过爸爸那关,就无法出去玩了。

 

用陈萨自己的话说,每次演奏完自己喜爱的作品就像是与作曲家交流完一次人生。


比赛场是一个以分数高低来论成败的地方,它的残酷性远远超过了一个14岁女孩的想象。1994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性的钢琴比赛,陈萨获得青年组第一名,这也是她钢琴生涯里第一个重要奖项。那一次得奖她终身难忘,“因为当时和我一起去参赛的是同门师兄,他弹得非常好,我们两人一个组别,比赛总是你高我低,我那时候别提多难受,宁肯不要这个第一名,也想让同伴开心起来。”

 

只要有同伴在一起开心笑闹的时光,练琴的枯燥和乏味统统不算事儿。对李云迪和郎朗的印象,则更多地停留在童年时光。李云迪与陈萨都是但昭义老师的学生,后来一起跟随老师从成都把家搬去了深圳,两家也挨着住得很近,经常在上完课以后,老师和家长学生们一起聚餐,像两个大家庭一样,而陈萨和李云迪更是情同手足的师兄妹。认识郎朗是在殷承宗老师的大师班上,二人不是在一起练琴,就是在一起吃东西,一起疯。后来李云迪去了德国,郎朗去了美国,陈萨也去了英国,再次遇见时都已经长大了。

 

 


“如果重新选择,跟音乐有关的跟艺术有关的,可能不一定是钢琴。虽然艺术门类相通,但音乐是无可比拟的,在我心中它是所有的艺术门类里面最抽象的一种,最能触激人的心灵、情感甚至灵魂。”

前一阵子她演出的曲目是勃拉姆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用陈萨自己的话说,每次演奏完自己喜爱的作品就像是与作曲家交流完一次人生,演奏者与作曲家之间始终保持着很微妙的关系。“首先我要学习乐谱上的基本记号,然后将乐谱变得与自己浑然天成,让它跟你的感受,跟你的故事,跟你的呼吸融为一体,这个时候音乐就是一种纯然的存在。作曲家是第一创作者,他们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构筑了一个音乐的世界,放入了很多的灵魂、情感以及他们的痛苦和美好,你通过乐谱上的记号去找到作曲家当时在创作时走过的路程和他真正想要告诉你的,想要传达的,我都需要很谦虚和大胆地去发现。”

 

音乐常常难以捉摸,同一首曲子每一次演奏出来都不同,不断摸索中得到回馈,这对于陈萨来说是享受。相比之下,爱情就没有那么简单,它既完美又遥远,爱情需要变通,需要理解和灵活,有的时候也需要妥协。陈萨心中的美好爱情是各自都有一个有意思的世界,能互相启发对方,有个小孩,有时间一家人便出去旅游,“爱情需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甚至是用所有的细腻和热情去对待,这是爱情和音乐的共通之处。”

 

最近的一次回重庆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了,今年全国巡演有重庆这一站。在陈萨的记忆中,重庆的画面是有些灰蓝色的天空,劲道的小面,一群很朴实的人。

 

在最近接受的一次媒体采访中,陈萨说,“不如你来听我20年后的演奏好了。学音乐有意思的地方是到了七八十岁,你不再弹琴的那一天,音乐给你植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你在一起,通透而深邃。20年,这只是一个便于大家理解的数字而已,事实上,每天都不一样,每秒都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对音乐的爱和好奇,混集成热情和动力,源源不断一直持续下去。

 

“我希望能一直拥有的东西是:健康、灵感和感悟,还有爱情。爱情让生命变得更美丽,更饱满。”




GRACE你怎么打发闲暇时光?你是否满意现在的生活节奏?

“我比较随性,不太局限于某一种形式上,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特别累,就想呆在家里,做一些非常普通或者无聊的事情,很享受那种浪费时间的快乐。现在基本上对自己的生活节奏是满意的。”

 

GRACE不少艺术家都会跨界去做一些事情,你曾经有过部艺术短片《回声》,请问这部短片算是跨界艺术的尝试吗?

“我看剧本的时候,觉得导演对于一个人的内心描写很多,我是一个内心情感特别丰富的人,所以就说试试看,大概拍摄了一个礼拜,当给自己放个假。这对我来讲是很新奇的体验,我从来没跨界,更不会为了跨界而跨界,或为了结识不同的观众去跨界,一定是我看到在行业的交合点中有让我感兴趣的东西,就可去试试。所以我并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个计划,如果碰到了就去做。”

 

GRACE现在成千上万的孩子都在学弹钢琴,除了繁重的学业,每天必须坚持练够规定时间的琴,作为过来人,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果你有孩子,你也会这样去教育或要求他/她吗?

“我觉得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应该活在一种非机械化的体制里面,不管是学习的体制还是生活的体制,要让他们活在一种能呼吸的节奏里,至于学习和弹钢琴,我觉得这个不矛盾,能不能从学习钢琴中得到快乐,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有孩子,我可能会带着他去世界各地玩,我演出的时候也会带上他,一起去看看这个世界,这个旅程中他需要学习和看书,当然学校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我更希望孩子拥有一个自由的灵魂。”

 

GRACE在将来的岁月里,你最想经历的事情是什么?

“我希望能一直拥有的东西是:健康、灵感和感悟,还有爱情。爱情让生命变得更美丽,更饱满。”


文:陈娱  图:陈萨工作室提供


本文来自《优雅GRACE》杂志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萨说:“我的价值不全是在大庭广众下演奏,而是为真正在乎你的人继续这个事业”丨陈萨演奏肖邦《第一钢琴...
陈萨丨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乐谱讲解 | 肖邦《b小调圆舞曲》
陈萨 —《肖邦 钢琴协奏曲 1 & 2号 》
国际著名钢琴家陈萨独奏音乐会8月20日临沂举行
陈萨大冒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