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失明症漫记》:若失明,蒙蔽的人心才是最可怕的。
书名:失明症漫记
作者: (葡)若泽·萨拉马戈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原作名: Ensaio sobre a Cegueira
译者: 范维信
出版年: 2014-2
页数: 281
定价: 29.50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若泽·萨拉马戈作品
ISBN: 9787544264112a



    之前周末花了两天时间,把一本276页的纯文字作品看完了,对上一次一口气看完一本书的情况已经忘记是什么时候了,更忘记了是什么书。现在阅读的习惯变成了上下班做公交的时候会拿出书来阅读。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塞上耳塞静静地阅读这种体验也是能让心宁静下来。其他时间已经提不起劲来阅读了,发觉有点太累有点迷茫,好像昨天晚上,一回到出住屋里面,打算躺在沙发上面用ipad来看最新下载回来的RM,不知不觉看着就睡着了,醒来看钟的时候已经是10:12pm。发现睡了一觉起来,还是很困所以就把手提关了,澡也没洗,直接往床上一趟,直到今天早上醒来再看看手机,已经7:50am。
   
    好吧,偏题了好像,我想说说看完这本书之后的感觉,作为读后感来写吧,其实不单止这本书,这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盲流感》,可能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名气大吧,也可能这本书的内容本来就是引人入胜。只可惜看完书在看电影之后,才会发现很多书里面所令我深刻的情节,在电影里面被删减了。不可谓不可惜,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原著被拍成电影之后,阅读过原著的观众并不为电影买单。
    失明症漫记,把这本书买回来的时候,看着整个封面都是黑色,猜想里面的内容肯定也是枯燥无味,适合用来使自己安然入眠,把它打开的时候,发现276页的厚度,居然还是全文字,没有任何插图。这再次验证着我的猜想。我试着开始阅读这本书,一开始描述了城市中的一名男子突然失明了,但他的这种失明跟普通的失明也有所不同,因为普通的失明是眼前会一片漆黑,而他的是眼前是一片白色的光。这种失明症很快地传播给了跟他有接触的人身上,他们也逐渐失明了。这种失明突然间就成为了一种“时疫”在这座城市蔓延起来。政府为了防止这种时疫进一步蔓延,所以把这些第一批被感染的人送到一个废弃的精神病院里面监管起来,自此故事整本书的故事就围绕这座精神病院开始起来了。内容太长,我也不想也不太可能用短短几段文字就能完全概述。
    以下摘抄一些让我印象深刻以及让我思考的文段吧:

“——如果你看,就要看见。 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箴言书》”

这句话出现在书的开始,因为整个故事里面,只有唯一一个人没有失明,一小撮人就靠着这个没有失明的人,而活下去,有尊严有人格地活下去。

“——被众多自私的人背弃,被更多人抵制的道德感其实古已有之,今天依然存在,并非灵魂尚处于混沌状态的新生代哲学家们的发明。随着时代的推移,随着社会的进化和基因的置换,我们最后把道德感与血液的颜色和眼泪的咸淡混为一谈,仿佛这还不够,我们还把眼睛变成了朝向灵魂的镜子,结果它往往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我们嘴上试图否认的东西。”

在现代,眼睛之于我们的意义。一旦失去了这双眼睛,我们的言语还有何作用。

“——她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完全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那么至少应该尽一切努力不要像动物一样生活,她说了一次又一次,宿舍里的其他人甚至把这些既简单又普通的话当成了座右铭,当成了警句,当成了学说,当成了生活规则。”

在失明的时候,有些人还能遵守着做人的底线,至少不要像动物般活着,遵守着道德人性礼仪。这引申到现代社会,如果在没有人观察的情况下,人能不能做到如此哩?现今社会,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将社会道德抛之脑后,更不要说在没有人观察的情况下了。所以要使道德礼仪等事能做好,最根本的还是自己约束自己。可能觉得可笑,起码我自身就是这么去实行的。


“——在我们被迫生活的这个地狱里,在我们自己打造的这个地狱中的地狱里,如果说廉耻儿子还有一点意义的话,应当感谢那个有胆量进入鬣狗的巢穴杀死鬣狗的人;是这样,但是廉耻不能当饭吃;不论你是何人,你说的对,总有人用恬不知耻填饱肚子,但我们呢,我们已经一无所有,只剩下这最后一点当之有愧的尊严,至少我们还能为享有本属于我们的权力而斗争”


“——一楼的老太太慢慢打开窗户,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这种感情的脆弱,但街上没有传来任何嘈杂声,他们已经走了,离开了这个几乎没有人经过的地方,她本该感到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分享她的母鸡和兔子,但本该高兴时她却高兴不起来,失明的眼睛里流出了两滴泪水,她有生以来头一次问自己,是不是还有理由继续活下去。没有答案,答案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不肯出现,而很多时候唯一可能的答案却是,你必须耐心等待。“

无论什么时候,人心总是这样,在有机会向别人表达出情感的时候,却选择沉默不语;待没有机会的时候,却后悔当初没有表达出来。


最后摘自豆瓣的一段我认为可以将这本书的主要思想表达出来的文字,想法各异,仅供参考:

      “这段虐心的控诉,一下子将我们置于道德政治的诡谲场域,让我们体会到在“生存第一”的前提下,那些鼓吹“不食嗟来之食”的论调是多么伪善,多么反人类。而人道、女权这类“主义”,终究只是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萨拉马戈又进一步揭示,文明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体制和人性中爆发的一次恶性肿瘤,就会使它们百无一用,彻底沦为不值一哂的东西。
   小说中尚且未闭合心灵之眼的,是医生的妻子,她没有失明,尽其所能帮助她周围的人,她是小说中仅存的一叶“诺亚方舟”。萨拉马戈用这个人物,在叙述中嵌入了一个梗,这个梗既是一种行文上的方便(作家不需要解释致盲瘟疫的来龙去脉),又让我们通过她的眼睛看到发生的一切。不过这个人物并非高大全式的救世主,她也迥异于阿尔贝?加缪《鼠疫》中的里厄大夫。《鼠疫》也写瘟疫,也写地狱,但加缪通过他还有其他献身的人,表达的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人道精神,是人在逆境中明知失败也要继续战斗的、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勇气。而相对于这样的理想主义,萨拉马戈则通过“医生的妻子”,阐发了一种对“人性恶”无法铲除、也铲除不尽的坚定信仰。这个女人怀疑如果自己同样失明了,勿论别人,就是对丈夫,还能维持爱吗:“如果失明以后不是原来的我了,那么那个能继续爱他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又用什么样的爱去爱他呢?”
   显然,萨拉马戈是悲观的,他不愿给我们一块甜腻腻的软糖。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提到他的作品“用想象力、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让我们把握到捉摸不定的现实”,这个现实,其底色是黑的,味道是苦的,质地也硬到磕牙。它让我们不舒服,但不舒服正是我们犯病时大脑发出的警告。只是这一回,萨拉马戈提醒说,犯病的不是身体,而是我们的灵魂。”



看完这本比较沉重的文学作品,接下来要看《偷影子的人》,记得大学时候身边有人推荐过,所以就把这本书买下来了。希望阅读的过程中,能给大脑心灵带来另一场不一样的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萨拉马戈,两本
【名著选读】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
读书随笔:失明症漫记
每日荐书20211116
周末推荐 | 影响最深的一本书(上)
别让害怕使我们失明——《失明症漫记》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