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清世宗(雍正帝)在位时的政治活动

雍正朝的13年(1723~1735),以改革为其行政特色。雍正朝是清朝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历史内容丰富多彩。雍正改革以及其他重要历史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整顿吏治,加强官僚制度建设。雍正初设立会考府,清理财政。实行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制度,惩治贪官。这一改革限制了地方官任意加征,中饱私囊,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同时也正式承认了部分加征合法。

二是赋役制度与等级身份制度的调整,实行绅民一体当差原则,并要求绅衿地主不得欺压佃农,还在法律上作出规定。推行摊丁入亩制度,改革了人口税制度,减轻了人民负担,使得赋役制度更加合理。这一制度也刺激了人口增长。豁除贱籍,将山陕乐户、江浙丐户、广东蜑民、安徽世仆的贱民身份解除。地丁合一的推行,使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从此不再单独征收,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有所减轻。

三是加强中央集权。由于西北用兵需要,于雍正七年设立了军机处,加强了皇帝的行政控制力,降低了内阁的作用,避免了丞相制度对皇权的牵制作用。虽然康熙时期已经采用奏折,但大规模推行是在雍正朝,这一制度使官员互相监督,进一步忠于朝廷,加强了皇权对大臣的控制,密折造成官员之间互相猜忌,从而使之有所顾虑而收敛自己的言行。雍正又改革八旗事务,进一步削弱王公势力,强化了皇权。

四是为减少内部政争,确定秘密立储制度。目睹并参与了储位之争的雍正皇帝,在总结中国历代皇帝继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秘密立储制度,即先将预定继承人名字保密,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待老皇帝死后在打开,从而避免了皇位久虚引发争夺,也保证了择贤确立新皇帝。

五是控制意识形态,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康熙皇帝根据儒家学说,制定和颁布了“圣谕十六条”,雍正皇帝又对此解释,成为洋洋万言的《圣谕广训》,并于雍正二年颁布。七年又借助乡约制大力推行,做到家喻户晓。它的中心是以孝治天下,一方面要求做人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守法安分,另一方面宣扬如何具体做人,充当顺民,这是移孝作忠思想的反映。

此外,在民族问题与对外关系的处理上,雍正采用鄂尔泰的建议,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加强了这一地区的管辖。又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西藏阿尔布巴叛乱,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稳定西部统治。还禁止天主教传教,驱逐西洋传教士于澳门。与俄罗斯签订《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使中俄贸易得以顺利进行。

雍正帝重视移风易俗,改革社会风气。在闽粤地区推广官话,在浙江设置观风整俗使,提倡拾金不昧,表彰乐善好施,强化旌表制度。继康熙朝在京师设置育婴堂之后,雍正下令各地普遍设置养济院与栖流所,社会救济事业得到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科举
元朝的皇帝,为何寿命都很短?看看他们的这通折腾你就明白了
中国古代政治的权力制衡
古代大臣上朝,“汉朝坐、宋朝站、明清跪”,文明是在倒退吗?
大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东林党还是魏忠贤?
中国历史其实12个字就概括了,真精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