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翅医话 治病标本缓急说

       标本,也是个相对的概念。无标就无本,无本也就无标。标,指的是现象,本,指的是本质。在中医学中,标本有多重含义。从正气与邪气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如伤食吐泻,伤食为本,呕吐、腹泻、腹疼为标;从内脏体表来说,内脏为本,体表为标,如肠痈腹痛,肠痈蓄脓为本,腹痛发热为标;症状本身也有标本,如腰腿疼痛瘫痪,腰腿疼痛为本,因痛不能行走而瘫痪为标。

        病有先后,“夫病痼疾”为本,“加以卒病”为标,治疗就应该有个先后,“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记得我在中医院实习时,一素患肺心病的七十岁老太太因感冒输液而导致心衰喘促,见脉滑有力,舌大水滑,上为喘呼不卧,下为小便不利肿胀,形气俱实,同时实习的有两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为“高年肾衰,正气不足”辩为“肾虚咳喘”,处都气加味方,其中地黄用至三十克,孰料一剂药下肚,胃满痞胀,喘促息难,无奈用速尿利水救心,几死于频临。当年气盛,在没下药之前我就力辩是非,当泻肺平喘,下水泛高原之害,还为此而与两学生斗气口舌。主治医师见药而病重,重新审病,采纳我的建议,停止输液,用小青龙重加葶苈子、桑白皮而安。从此可看出,痼疾本不为害,新病犹能杀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明辨标本,“是为妄行”。懂得标本,勿论病症如何复杂,都能处治恰当。

       治病不能见热清热,见痰祛痰,见血止血,见疼止痛,见肿利水,应该审病求因。比如引起发热的病因可以是外感风热暑湿燥寒六淫,也可是有痰食瘀郁火虚内伤,见热退热就是不明标本。病有此脏病及彼脏者,也不可不知,如仲景先师举例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我初临证时,医院病房收治一肝硬化中年女病人,是从上级医院回来又加重再住院的。腹大如瓮,肚脐肿出,心口已平,小便艰涩难出,院长要我给中药医治。诊得六脉浮而大,身有微热,正气内溃,不敢峻下逐水,与益气利水法,三剂见效,小便渐渐通利。但好景不长,续药之效罔,腹水续长,几经用药,终至不起。后来我查询病人病史才知道她是多年的肺心病患者,肝病之根源在心,是上病而及下者,治疗一定是有错误的。与父亲谈及此证,父亲说我的治则少了两个字,就是“温阳”,若当时明了病因,从心阳虚衰入手,用益气温阳利水法,重用桂枝附子等,或可救人于垂亡。这个也是不明标本的教训。

       明白了标本还不行,标本还有个缓急的问题。虽然说“治病必求于本”,但也有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的情况,这个是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情况来确定的。在本急本重的状况下固然要首治其本,而在标急标重时,治标就是重要的了,这就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如不管任何原因的出血,止血是首要的,我在“担当大任遣将军”的文章里的治则就是。呕吐久而不食,勿论何因,先要止吐让人吃饭进食,以保证身体需要也是急则治标。这个原则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标急的时候,未尝不可治本,如大汗亡阳,大汗为标,亡阳为本,用四逆辈回阳救逆,气随血脱,出血为标,气脱为本,用独参汤益气固脱。本缓的时候,未尝不可治标,如脾虚气滞,脾虚为本为缓,气滞为标为急,可先理气导滞以治痞满不适,再健脾补土以缓图治本。治标治本恰到好处,是医者临证必要的功夫。

       在与医友谈及标本问题时,我说了一个想法。标本也犹如阴阳,为对待言。推广之,人与病也是标本关系,以人为本,以病为标。举例说,现在医学检查发达,能查出隐藏的疾病,虽然在人本身还没有“病”的感觉,但是治疗就跟着来了,还往往是过度的治疗,走着进去,不多久躺倒出来者比比皆是,眼中只有病,没有人,这个就叫失标本。又出于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医在急病这一块已经失去了阵地,到我们中医手中的疾病要么是久没被治好的疑难杂证,要么是最终正气已失的败证,增加了治疗难度,病者还往往要一剂知,再剂已,这个时候就是治人这个本为主了。疑难病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他配合医生治疗,勿焦躁,急于好病。败证更要处理好人与病的关系,留人治本为主,治病愈疾为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可老中医妇科临证验方节选
浅谈中医护理之标本缓急
刘方柏重急奇顽证治实录??(六)
沉疴痼疾, 取之以时
黄帝内经 第七十一讲 标本从逆、先后缓急的治则
中医养生、预防与治则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