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蚊鱼  一天吃2000只蚊子幼虫!我国为灭蚊而引入,现在却上了入侵黑名单
userphoto

2022.09.30 湖南

关注

    一天能吃2000只蚊子幼虫,这样的灭蚊小能手,我国南方曾大力推广养殖,如今却上了“入侵黑名单”,这是卸磨杀驴还是另有原因?

    食蚊鱼是它的学名,民间多叫它大肚鱼、山坑鱼等,这是一种原产于美国墨西哥,喜欢生活在沟渠和低洼地的一种鱼类,体型非常小,一般不超过4厘米,但是肚子特别大,大约占身体一半。它因为特别能吃蚊子而被各国引进,但又因为太能吃破坏了当地生态,又被各国列入“入侵黑名单”,真是成也在吃败也在吃!

自带灭蚊天赋,一天吃超过2000只

    食蚊鱼主要生活在浅水或水域的上层,它们游动快速敏捷,食物主要为水生无脊椎动物,尤其喜欢吃蚊子幼虫。据生物学家观察发现,一条小小的食蚊鱼,一天可以吃掉2000多只蚊子幼虫。如果一块水域内有1000条这样的小鱼,每天就可以消灭200多万只蚊子幼虫,想想都觉着可怕,这样吃下去,蚊子岂不是要被吃到灭绝的地步?

    它们之所以这么能吃,是因为食蚊鱼没有胃,而且它的消化道又粗又短,捕食之后很快就会消化光,必须要一直抓一直吃,才能满足自己的胃口。这也是食蚊鱼为何肚子能占到身体一半,并且一直是鼓鼓的原因了。

    凭借着能吃蚊子且食量巨大的种族天赋,食蚊鱼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兴趣,毕竟蚊子确实太可恶了,咬人之后让人瘙痒难耐也就罢了,关键它们还会传播超80多种疾病,如非洲流行的疟疾、全球流行的乙型脑炎、登革热、寨卡病毒等,都是拜蚊子所赐。

    各国纷纷表示想引进这种天赋异禀的小鱼,用于控制到处肆虐的蚊子,其中当然也包括我国。早在二十世纪20年代之后,我国就先后引入过数次,最初都以繁育失败而告终,直到1935年才在上海实验成功,从此开启了食蚊鱼在我国的生存发展之路。

意外反转,好鱼变成祸害

    刚开始实验时,专家发现食蚊鱼灭蚊效果确实不错,然后建议国家推广养殖。

    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国家在南方地区开始大力推广养殖,经过近20年发展,再加上南方水多的优势,到70年代,食蚊鱼几乎遍布南方各省,在池塘、水沟、低洼地的水坑里随处可见,对蚊患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但是后来,生物学家逐渐发现,事情并不像最初设想得那么美好,食蚊鱼在减少蚊患的同时,也给当地生态带来了巨大破坏。

    第一,蚊子幼虫并不是食蚊鱼的最爱,如果有其他更好的食物时,食蚊鱼就会转变捕食目标。它们是一种非常狡猾的鱼类,当水中只有蚊子幼虫时,它们就捕食蚊子幼虫,但水中有其他鱼的鱼卵时,食蚊鱼就会放弃捕食蚊子幼虫,转而吞食鱼卵,毕竟和会动的蚊子幼虫比起来,毫无方抗能力的鱼卵,那还不是嘴到擒来?

    再加上食蚊鱼巨大的食量,这种断子绝孙的吃法,导致水域中的本土鱼类数量急剧减少,甚至遭遇灭顶之灾。调查发现,我国华南某地区,就因推广食蚊鱼来控制蚊患,差点导致本地青鳉鱼接近灭绝。日本也有类似的遭遇,他们引进食蚊鱼投放到野外稻田里,结果也差点让当地稻田里的青蛙灭绝。

    第二,食蚊鱼繁殖能力强。小鱼出世后30多天就能达到性成熟,然后就可以繁殖新一代。观察显示,食蚊鱼一年能繁殖3-7次,每次产卵大约为30至50个,按此数据计算,一条雌鱼每年至少能生200条小鱼,可见繁殖能力之强大,称得上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了。

    作为一个外来物种,食蚊鱼生得多天敌又少,每一片水域都成了它们的乐园,不但挤占了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还肆意捕食其他鱼卵、浮游生物等,给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破坏,因为浮游生物减少时,藻类植物、水华等就会大量繁殖,进而降低水体含氧量,让其他鱼类等难以存活。

    第三,适应能力极强。食蚊鱼不挑地方,在大部分水域中都能存活下来,而且别看它们个头小,但它们的胆量却不小,攻击性非常强,对于比自身大好几倍的鱼类也敢发起攻击,撕扯鱼鳍甚至直接杀死它们。在农村的池塘、溪流甚至到田中,都有食蚊鱼活动,给农业养殖带来不小的影响。

    按理说,食蚊鱼泛滥应该到了吃货们出动的时间了,就如当年的小龙虾一样,生生吃成了养殖品种,但现实却是没有哪个吃货看得上食蚊鱼,因为它个头小没啥肉,味道不咋样寄生虫还多,几乎没啥值得吃的地方,吃货们纷纷表示无能为力。

被列入物种入侵黑名单

    最初想引进来消灭蚊子,没承想却给其他土著鱼类带来巨大危害,而且现在已经遍地都是根本无法清理干净,这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初评估不足,以致现在追悔莫及。

    因为食蚊鱼巨大的破坏性,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将其列入物种入侵黑名单,2015年,它也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认定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

    从灭蚊小能手,到入侵物种黑名单,食蚊鱼的引进和泛滥,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想用一个物种控制另一个物种,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引进前务必要仔细评估,否则很可能好心办坏事,最终得不偿失。

    万物相生相克,贸然改变其中的一环,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所谓“蝴蝶效应”可不只是说说而已,生物经过几千万年甚至更久远的漫长进化,最终在一个地区形成了完美的生态圈,如果人类贸然干预,很可能会破坏掉原有的平衡,这样的改变,在实施之前必须慎之又慎。

    所以,想以物克物,最好还是选择当地原有的品种,譬如当年新疆出现蝗灾时,浙江10万“鸭子兵”远征灭蝗,就取得了不错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刚挖好的池塘,为什么时间久了会有鱼?多年的困惑终于被解开
曾经的灭蚊英雄,现在的世界百大入侵物种,逼得科学家们用机器鱼专门吓唬它
从忠到奸,蚊子克星变成了生态破坏者,食蚊鱼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鱼多就好?这四种鱼,让人避而远之|入侵鱼种黑名单
全网愤怒!广西小伙为祈福放生入侵物种,当地渔政已介入调查
当入侵物种太好吃,我们能给它吃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