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安邓姓的来源与分衍

别人向前看,我独向后看

不为别的,只为加深点高安历史的痕迹

旧事不提将失忆,历史不说会失传

关注高安寻古,了解高安历史



跻身全市百家姓第17位的高安邓姓,其来源不像贾、卢、何等姓那么单纯,光其主源就有四个,一个是大城镇的邓坊,一个是太阳镇的南阳,一个是杨圩镇的圳上,再一个就是高安城里。此外,高安还有好几个邓姓村分别来自南昌、新建、奉新或湖南的,当然也有几个来源地,比如“本县连塘坪”、“石脑邓坊里”等,笔者就搞不清是指高安的哪个地方。

 


2005年时统计,高安共有71个村庄居有邓姓。其中以大城镇的邓姓村为最多,以邓姓为主的村庄有13个。为此还专门有个两个以“邓”字命名的行政村,分别是“邓龙”和“邓坊”。

 


1985年版的《高安地名志》记载,“邓龙”行政村的得名,是因为该辖区以邓姓人居多。但查其所辖的10个自然村之名,除了周邓村有姓邓的外,其它9个村都没记录有邓姓人。而且周邓村两姓加起来,在1985年时也不过38户,177人,看来邓龙行政村还不是真正的邓姓人集中地。

 


而邓坊行政村以邓姓人居多倒是名副其实。邓坊村辖有6个自然村,其中有4个是邓姓村,而且村村人口都不少:如下位村,1985年时统计为52户,244人;上位村(又名柏树村),89户,369人;长源村,34户,160人;古楼岗,20户,104人。

 


邓龙行政村的邓姓,是元至正年(公元1341-1367年)间从新建鲁田邓家迁来的,始祖邓文正。而邓坊行政村的四个邓姓村似乎是步调一致的在同一个时段——都是明洪武(公元1368-1397年)间,从同一个地方——都是从大城镇长岗行政村的吴塘村,迁到同一个片区——分布在长源溪的上、中、下游,共用同一个片村名——对外都称“邓坊”。顺带说明一下的是,不知是地名普查人员的粗心,还是村里族人的遗忘,四个邓姓村除了长源村始祖邓川有名字记录外,其它三村的始祖都简略记为“邓氏”。

 


不仅邓坊三村始祖记录不详,连邓坊村四个村的发源地长岗吴塘村的始祖都成了无名氏。在《高安地名志》中,人们只知道吴塘村邓氏迁入高安的时间是元皇庆(公元1312-1313年)间,迁出地是河南开封。之所以村名为“吴塘”,是因为此地原为吴姓人的居住地,邓氏迁来时这里已人去村空。邓氏定居此地后,为了不打破本地人的原称习惯,便保留了原村名。

 


吴塘分衍出邓坊之后,吴塘的高安邓姓祖源地便暗淡了原有的光彩。此后高安各地乃至外县外省的高安邓姓支系的迁徙,都是以邓坊的上位为主源了。例如蓝坊镇的万石湖边邓家和兴仁邓家和祥符镇的星龙邓家就都是从这里迁去的。上位不仅人口繁衍迅速,还建有高安邓氏宗祠,以致成为高安邓姓锦河以北地区的一大聚族中心了。

 


锦河以南的邓姓村,以太阳镇的南阳邓家为大。南阳邓家的开基祖名叫邓邦泰,他于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从南昌洪恩桥(今南昌市孺子亭路)迁到新建鲁田(今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鲁田村),然后再迁至今高安太阳镇落户。当时村名“库溪村”。

 


发展至清雍正11年,库溪已是人丁兴旺的喧闹之地,不仅成为附近泉港邓家的发源地,还成为相城、灰埠、高安往英岗岭的大路交汇点。附近十里八乡的群众都自发来这里摆摊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开店经营茶酒杂货生意,最终变成了每逢农历二、五、八日赶集的热闹圩市,不仅给库溪人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经济实惠。库溪邓氏便认为这里是大富大贵的凤凰之地,便遂以“丹凤朝阳”之意,取圩名为“太阳圩”。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该村在国民党军任少将的邓文生为光耀族里,出巨资在村口建立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地标牌楼,改村名为“南阳邓家”,刻于牌楼横额之上,以寄托自己是河南南阳邓氏后裔、欲效仿汉高祖刘邦得力军师、河南南阳人邓雨之志。解放前夕,邓文生随军去了台湾,任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

 


杨圩镇也是高安邓姓村较多的地方,其数量仅次于大城,有9个之多。9个邓姓村共分两支,一支以新建行政村的牌楼村为源,共分衍出本行政村内的白泉邓家、上头邓家和鲁家行政村的冷水坑邓家,而冷水坑又分出了鲁家的黄罗坑邓家。那么牌楼村来自何方呢?来自太阳镇的南阳邓家。也就是说,杨圩镇新建行政村的牌楼村、白泉村、上头村以及鲁家行政村的冷水坑、黄罗坑这5个邓姓村是属于太阳南阳系的。

 


杨圩镇仙游行政村有个圳上邓家,也是个高安邓姓的小源头。圳上人不多,1985年时只有15120人,但其在古代却分衍出了三个村庄。如杨圩仙游行政村的岭下村、杨圩锦绣行政村的港口村和村前的大田村都是由圳上分出的。而杨圩仙游的岭下村又分衍出杨圩新建行政村的上邓和下邓,村前的大田分衍出石脑菜田行政村的邓黄村。杨圩的圳上属于高安邓姓的哪一支系呢?据史料记载是源出乌峰。不过,这乌峰是哪里的乌峰呢?

 


 2010年高安大城镇的邓坊村新修了一座邓氏祠堂,祠堂前耸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石牌坊。记得牌坊上有幅对联写着:乌峰山水绵延百里,南阳邓族传衍万世。显然,这里的“乌峰”、“南阳”都是高安邓姓的发源地了。而且在祠堂重修碑上,开篇就有“乌峰邓氏,分支大城”的话语。清同治十年版的《高安县志》上,笔者也见过“乌峰邓坊大城”的地名。如此看来,杨圩镇仙游的圳上系邓姓应该与大城邓坊系邓姓同属一支——乌峰系。那乌峰就是邓坊吗?经分析应该不是。它与太阳的南阳一样也应来自外省。但到底是哪个省市,笔者查了许多资料也没搞清楚,不知是不是云南镇雄县的乌峰镇。

 

除了大城的吴塘与邓坊、太阳的南阳和杨圩的圳上外,高安城也是高安邓姓的来源地之一。据《高安地名志》载,石脑、上湖、独城、相城等乡镇境内的邓家几乎都来自高安城里,不是城北县下邓家,就是城南锦水街邓家,也有城南朝阳门邓家。

 


据网络资料和古高安县志资料载,高安城里的邓姓,是南昌邓遄、邓遐的后裔。其中有个叫邓高翔(字南翔、号天祺)的,隋朝时任洪州建成(今高安)县尉,即从墨池里(估计是今江西临川)徙高安城南锦水街。邓高翔的长子邓廷礼(字圣运),唐初授国子监主簿、修史学士。邓廷礼的长子邓文瑞,曾官授汶水令,赠通议大夫,年老退休后归居高安筠阳(即城南)锦水街。

 


邓文瑞,在唐朝的高安可是个显赫人物。他官位不高,但名气很旺,主要是他家四世同居,五百余口,长幼敦睦,衣食无异,院生白竹,地冒瑞气。曾与皇帝打过交道的高安仙道孙智谅到他家斋醮时,还夜见七星游于井畔,惊呼邓文瑞有天罡之德。当时的高安儒学吴谧贲闻知上报洪州太守孙缄,孙缄上报江西道镇南节度使钟传,钟传奏报朝廷,朝廷降旨旌表,钦赐“忠顺之家”、“义门祥瑞”匾额,还将其所在乡命名为“旌义乡”。

 


邓文瑞有个儿子叫邓均义(字元礼),自年少时就崇信黄老之教,长大后更是一心要当华山道人,不惜于天宝(公元742-756年)间舍其田产,创建玉虚观,自己当起了观主,道冠玄服十余年。但到邓均义儿子邓询仁(字北川)手上时,他觉得住在高安很不舒服,便从高安城南锦水街祖居地迁到新吴白湖(今奉新殿下)去了。其他后裔也陆续迁出高安城,或到高安乡下,或迁出高安,远走高飞了。

 


新街镇也有三个邓姓村,其中以圳溪邓家为大,1985年时全村有115户,548人,是高安继太阳镇泉港邓家、石脑高沙河边邓家、太阳南阳邓家之后的第四大邓姓村庄。由于圳溪邓家还在其上游分衍出一个有23户、122人的上邓,一个有28户、173人的建城邓家,故圳溪邓家又名下邓。笔者只是不知圳溪来自何方,因为史料记载为来自“本县连塘坪”,而连塘坪是哪里,笔者不清楚。

 


八景镇有个邓姓村,史料上说是来自本县上邓,但高安有三四个叫上邓的,杨圩、新街、荷岭、石脑各有一个上邓家,那是哪个上邓呢?笔者茫然。华林有两个邓姓村,柏树行政村的邓宝山来自奉新九仙,富楼行政村的邓家可有点经历,最早从湖南迁高安锦水街,然后西迁邓家垅,再迁奉新,最后还是迁到高安的华林富楼。


本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江西省高安市各曾姓村简介
宝鸡:扶风县各镇的由来!
周口市邓姓村落
高安这些余姓村的来源
【邓氏寻亲】南阳世家,东汉望族——湖北宗亲寻同支系宗亲~
长凝镇东长凝行政村鱼儿池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