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场如战场,战场就是生死,特劳特《商战》读书笔记

商场如战场,为了征服消费者,双方你来我往使劲浑身解数,如何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特劳特提出了“商业即战争”的理念,理念来源于此书推崇的英雄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他撰写的《战争论》出版于1832年,经久不衰,时至今日然是世界各地的军事学院重点学习的经典著作。说到这里,不得不推荐我国的著名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东西思维的融合与碰撞真的让人激动不已,期待这次的阅读能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

为什么融入战争思维

本书将军事作战思维贯穿始终,并不仅仅是从军事中借用一些术语而已,更深刻的用意就是把术语背后的军事战略思想融入到商业当中,也是作者的一次大胆尝试,因为营销作为一门学科,其历史还不到100年,长期以来,商业竞争只是根据经验而行,缺乏理论指导,而军事理论洽能弥补这一缺陷。

商业需要新思想

这还要从传统的商业观念谈起,大家奉为金科律例的信条就是“满足顾客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导向。各位大神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 飞利浦.科特勒:营销可就是“人类通过交换过程来满足人们需求的活动”(好抽象啊)

  • 美国营销协会:营销就是“引导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商业行为”(有些概念)

  • 麦卡锡:“企业通过预测顾客或客户的需求,引导和提供满足需求的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流向顾客或客户,从而达成目标绩效”

  • 约翰A.霍华德:1.定义顾客需求、2.根据组织的生产力将需求概念化、3.向组织高层传递该概念4.根据上述需求定义产出。5.向顾客诉求该概念(我个觉得应该是:向顾客传播该概念)

以上4个概念都是围绕“满足顾客需求”来展开的,一个说得比一个更为细致,但又跳不出原来的圈子,即是一种以“客户导向”的思维来展开商业活动,就像我们常说的“顾客就是上帝”的至高理念,来统治整个商业世界。为了看清我们现在的陷阱,在更早的物质贫乏时期,我们是以“生产导向”来统筹我们的社会生活,并觉得这也是不错的生活。

特劳特提出:今天的企业要成功,就必须以竞争为导向。企业必须从竞争对手的定位中寻找弱点,然后针对那些弱点发动进攻。比如汉堡王用“火烤而非油炸”对麦当劳发动进攻,360杀毒软件用“完全免费”进攻当时的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杀毒软件。针对每个对手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执行部署,然后用PDCA,不断地优化执行,直到成功为止。

商业就是战争,竞争对手就是敌人,目标就是要赢得胜利,因为这是一个存量的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已趋于饱和,大家都在争夺同一批人,就看谁的战法高明。我们要从满足客户需求的圈圈里跳出来,进入更高的维度看问题:企业间的竞争,商战就是企业运用战略与战术去赢得市场竞争。所以我们研究战争并非只是研究怎样取胜,如何避免失败同样重要,我们要提防没有计划、没有节制、毫无理念的去运营一个企业,商战的概念值得大家深入学习。

改变战局的武器

第一章中举例了14个战争案例,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索姆河战役(1916年)、色当战役(1940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除了文中一直强调的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这三场战役的工具或组织方式起到了影响战局的关键作用。

马拉松战役让我们记住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士兵菲迪皮茨的英勇行为,他跑了35000多米到雅典传递信息,一到达就冲口而出:“庆祝吧,我们胜利了!”说完就随机到底而亡。

但是回到战役来讲,面对1.5万波斯士兵,雅典只有1.1万士兵,数量上处于弱势,但是他们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步兵方阵”大家举起盾牌相互交叠,协同作战,将集体的力量发挥到最大,而波斯人习惯于单打独斗,在方阵面前无法适从,这样,仅200名雅典士兵就击败了6000名波斯士兵,只能铩羽而归。在商业中,同样的理念被称为“聚焦”,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索姆河战役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机枪的投入使用,这项技术根本性的提升了防御方的力量,不知死活往前冲的士兵,眼睁睁被打成筛子,据说在第一天,英法盟军就损失了5万人,惨况空前。那么在商业中,原来的传统广告;发宣传单、做广告牌已经落后、低效,各类网络的投放大行其道,时代变了,武器哪有不更新的道理。

色当战役的明星无疑是:坦克,冯.伦德施泰特的坦克直攻盟军的薄弱环节,在色当取得了突破。“在狭窄战线纵深突破”成为军事箴言,企业家也应采用这一理念。

以多胜少才是常道

大众一直保有英雄主义的幻想,大家对以少胜多的战役津津乐道、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这位将领的神明英武,其实《孙子兵法》早就说过“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战争初期大战就是靠兵力原则,在第一时间,集结最多的兵力到达战场,战争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多胜少”,这才是战法的常态。

战争中更注重数据的比较,通过数据的多维分析,提早判断可不可以战,《孙子兵法》云:兵法:一曰度,一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一镒等于24两,一两等于24铢,576倍)。在商战中大企业有能力负担起更高的广告预算、更多的调研活动、更多的销售门店。小企业要么出击的能量太小,要么根本就不去做,最后就会变成“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

商战中我们会出现两种错误估计,一是高估自己的员工,认为他们会全力以赴,且无所不能,将所有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员工,二是认为自己的产品“更好”,其他人的就是垃圾,纯属自嗨型,而大大忽略了对消费者的心智的研究,对竞争对手的深度剖析。

《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这里正为防守,攻为出奇,只要保住自己的有生力量才能有机会杀敌制胜。纵观整个战争史,防御战被证明是更强有力的一种战斗模式。但是一般人总觉得防守是一种消极的表现,进攻才是英雄之师该有的风范,简直愚蠢至极。

怎么样使用战争思维

战地=品牌高地

在军事战斗中,战地非常重要,战斗总是又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来命名。例如,平型关大捷,淞沪战役、湘江战役等在商战中,品牌的战地是在哪里,在管理者的办公室吗?在大型的商超里吗?还是在品牌的发布会上?其实真正的阵地就是客户10多厘米的头脑中进行,这是理解商业竞争的关键。你无法凭借更好的产品取胜,只能靠更好的认知取胜。

在作战前,优秀的将军总是要先仔细研究地形,研究每一座山、每一个丘陵、每一条河流攻防的可能性,研究敌人的位置,在战斗打响前,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全局了然于胸。作为管理者就应该探查其品牌在顾客心智中占据了什么位置,找出是那个品牌占据了制高点。同时绘制有需求用户的画像,精准定位,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全部的心思放在自己要攻克的高地上了。

战略形式

这是本书最重要的概念:将战争的四种形态同商战形态相融合,企业家首要、具有深远意义的就是判断当前的形势适用那种战略形式,知己知彼,定位明确,才有胜的可能。然后提出了在怎样的位置适合开展怎样的战略形式;

4种战略形式

  1. 防御战适用于市场领导者

  2. 进攻战适用于位居市场第二的企业

  3. 侧翼战适用于规模再小一些的企业

  4. 游击战适用于本地或区域型企业

防御战

防御战的三大原则

  1. 只有市场领导者才能打防御战

首先要定义行业的领导者,它是在顾客心智中独一无二的,公认的行业标杆,而不是自认就是领导者。另外大家都说打江山容易,守将山难,品牌的竞争亦是,新产品新品牌会像野草一样不断的疯长出来,同你抢夺原来的存量客户,不要轻敌怠慢,这是很危险的事。

2.最佳的防御就是有勇气自我攻击

领导者一般比较自大且自负,容易固步自封,防御者持续提升地位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自我攻击。在商战上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来取代现有的商品或服务,不断的迭代升级,以此强化领导地位。吉利公司是一个典范:最初推出“蓝色刀锋”及“超级蓝色刀锋”占领市场。不久在1970年威尔森公司推出了不锈钢剃须刀片开始抢占市场,以及黏合刀片,提出了“最佳剃须角度”的概念,吉利公司开始打防御战,不久吉利公司推出了“特拉克2”,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双刀片剃须刀,广告中说道“双刀片总比单刀片好”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另外又成功推出一款廉价的一次性剃须刀片(双刀片),阻击了比克公司的新产品,大获成功。

3.必须封锁对手的强势进攻

很多领导者不愿封锁竞争对手,或者反应迟钝,那可能是自负使然。等他们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追悔莫及了。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战争,当然一切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和平,迫使竞争者转入零散的游击战。一旦市场格局稳定,领导者可以改变战略,把重心转向拓展品类,而不再是拓展品牌。假如你拥有一个蛋糕,应该设法将整个蛋糕变大,而不只是把你手中的那一块变大。

进攻战

  1. 领导者的强势地位是重要考量因素

进攻战是占据行业2、3名的企业要做的事情,商战这本书一直强调在“竞争者”,因为他是一面镜子,它是你思考的参照物,多去研究竞争对手,要研究他强在哪里,为什么能强,以后还能持续的强大吗?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2.找到领导者强势中的弱点进行出击

2.在领导者的强势之中找到弱点,并攻击此弱点。

《孙子兵法》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强与弱、优势与劣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相互转化。强势中存在着弱点,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就像“阿克琉斯之踵”,这就是他的致命弱点。只有那些隐藏在领导者强势中的弱点,才是领导者与生俱来无法避免的弱点,因为它想避免就必须付出同时放弃强势的代价。

3.尽可能地收缩战线

企业应该在尽可能狭窄的阵地上发动进攻,最理想的进攻状态是单一产品。“全线产品”是一种奢侈,只有领导者才能负担得起。同时在狭窄的阵地上发动进攻时,就是用上兵力原则,即集结兵力以达到布局兵力优势。克劳塞维茨说:“如果无法获得绝对优势,你必须灵活动用现有的力量,在决定性的地点创造相对优势”。企业若是一下子在非常广阔的市场上投入太多产品,发动全面进攻,通过大量的烧钱来快速抢占市场,战线拉得太长,还没有烧到敌人的腹地就后继乏力,反而会被对手将一军。因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集中优势兵力,形成相对优势,集合我们的分销渠道、人力资源、广告投放、财力资源等于一点,先攻破区域市场,打爆单品。

侧翼战

  1. 最佳的侧翼战应该在无争地带进行

侧翼战的理念同孙子兵法中的“避实击虚”所见略同,通过奇袭给敌人致命一击,同时你不可能让你的伞兵在敌人的机枪口上方跳伞,同样我们不可能将一个新品同对手的强势品牌相抗衡,我们可靠的做法就是寻找一个细分市场,然后不断深耕,直到在这个品类形成主导地位。同时我们需要一定的远见,其原因在于,一次真正的侧翼战中,新产品或者服务没有现成的市场。所以侧翼战成功的关键就是避开竞争主力,开辟出局部无争地带,令对手难以阻击。

2.战术奇袭应该成为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3.追击与进攻同等重要

克劳塞维茨说:“如果没有追击,胜利就不会产生巨大效果”如果一家企业有5款产品,其中三款获得了成功,另外2款失败了,试问那种产品会占据管理者的时间与注意力?通常是失败产品。正确的做法是,把失败的作品毙掉,对原来成功的产品追加筹码,直到完全胜出。因为建立稳固地位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期阶段,在领导者还没有开始设防之前,赶紧让自己的新产品腾飞。

书中同时还介绍了:低价位侧翼战、高价位侧翼战、小型产品侧翼战、大型产品侧翼战、渠道侧翼战、特性侧翼战、低热量侧翼战7种战法,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空间、渠道、认知等多维度的审视,作出最佳的侧翼战作战方式。

游击战

  1. 找到一块小得足以守得住的阵地

《孙子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那么作为小小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守正的事,“小”的含义很多,总之能让你活下来的方式都是对的,商战上,我们要小得让那些大企业难以进攻,尽量缩小战场从而赢得相对兵力优势。换句话说,就是要成为小池塘里的大鱼。

2.无论多么成功,绝不能像领导者那样行动

《老子》云“知之者明”要知道自身的实力能不能战,因为打游击战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资源不足,不能支撑旷日持久的鏖战,家底太薄,不能像领导者一样大手大脚的烧钱,这里有个很好是例子,美军去打越南打战时,带了无数的厨师、面包师、办事员、司机、牧师、公共关系官员。而越南军队中却没有这些人,实际上,每个越南士兵都是一把对付美军的枪。所以打游击战的企业应该大企业尾大不掉的弱点,在最前线投入尽可能多的人员,不留任何非战斗人员。

3.随时准备撤退,游击队只要活下来就可以再战斗

一句话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呗,这里书中梳理了集中展开游击战的方式:区域游击战、顾客群游击战、行业游击战、产品游击战、高端游击战、建立联盟。书中的有些新概念值得细细品读,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战略与战术

在本书的最后特劳特强调了商战中重要的两个概念:战略与战术,提出了“战略服从战术”、“战略指导战术”的两个命题;

战略服从战术,就像形式服从内容一样,其实强调的是指挥官要从战争的第一线出发,只有在深入、详尽地了解战场情况后,才能有资格制定出真正有效的战略,而不是脱离实际从象牙塔里做出决策。而战略的目的就是让战术层面的工作顺利展开,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这里强调指挥官应该从惨烈市场的一线中来,应该身经百战、坚韧不拔、而富有远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胜任指挥官一职。

战略指导战术,指挥官应该像雄鹰一样飞的足够高,俯瞰整个战局,清晰地看的各个层面上的要素,河流、田野、山川、道路等,看到整体,不被细节所迷惑,从而掌握哪里是战局的关键,克服战术层面的困难,以便推进并达成战略目标,特别是投入相当的资源,来占领那个支撑整个战略展开的关键点。同时他还强调保持目标的一贯性,始终坚持兵力集中的原则,反对多条战线上发动进攻,从而分散兵力,削弱自己的战斗力。还要灵活多变,“因敌制胜”,切忌片面思考,一位优秀的商业战略家会预计到对手的反击,只有这样才能百战不殆。

最后,特劳特认为,战略与战术是一个统一体,对战术层的理解可以帮助你制定出战略,并由此发展出一整套行动,同样战略会突破战术的局限,高效且长远的布局,帮助战术得以快速实现,如果在战术与战略之间设置严格界限,就会阻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最终割裂破坏整个战局,将饱尝苦果。

商业将领

《孙子兵法》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对如何选将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同样在《商战》中对如何选择企业的指挥官也提出了几点要求:

商业将领必须灵活:商业将领的关键特质就是灵活变通,这样才能灵活地调整战略以适应形式,而不是让形式适应战略。商业领袖必须”灵活而坚决”。

商业将领必须有决断力:当断则断,商业将领拥有无限的勇气,会直面上级与同事提出的不同的方案,敢于与碰撞,不怕冲突,善于在冲突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商业将领必须有魄力:将领除了有非凡的智谋,更重要的是一往无前的魄力,克劳塞维茨“军衔越高,胆魄越小。”有时候虚荣、权利、名誉、钱财都会影响将领的理性判断,我们的《孙子兵法》早早就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书云:”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商业将领必须通晓事实:真正优秀的将领要会统揽全局,从细节出发,自下而上的制定作战策略,保证算无遗策。

商业将领需要运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运气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不能期待时时有好运气,但是我们要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商业将领应该通晓原则:掌控比赛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学习比赛的规则,吃透比赛的规则,最后必须忘掉这些规则。所以,不管是象棋比赛、高尔夫比赛、还是商战,都是如此,走捷径成功不了。你必须从学习规则开始,然后在反复练习中忘掉这些规则。最后,时时刻刻将战略放在首要位置,因为战略和时机永远是商业竞争的制高点

终于将《商战》梳理完毕,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惊喜与碰撞,有些点是自己未曾想到的,有些部分觉得稍显唠叨,脱离了现在的一些实际,毕竟时代变得太快,但是整体上值得一读,帮助建立我们系统的商战思维,并如何进行运用到实际的商战中,但是个人觉得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军事概念与术语上,更应该深入到军事战略的内涵、系统执行当中,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与骨髓之中,真正的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推荐《商战》:商业就是战争,人人都该懂一些的商战学
戈军珍:定位系列读书笔记《商战》
《商战》读书笔记——商业的本质特征是公司间的斗争
一次性讲透【商战的4种形式】
《商战》,营销的本质并非为顾客服务,而是公司间的斗争
重读特劳特之商战(二):三步构建产品运营战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