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表现主义之父爱德华·蒙克和他的《呐喊》!

 

 

2004年8月22日,名画《呐喊》在挪威奥斯陆蒙克博物馆失窃。一年后,挪威警方破案,《呐喊》失而复得,且据说“保存得相当好”。

 

《呐喊》的作者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生于挪威,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蒙克5岁时,母亲因患肺结核去世,这个打击使父亲变得性情古怪,几近疯狂。父亲抑郁的情绪强烈感染了蒙克,他一生中首次感到了死亡的恐惧。后来,姨母卡伦成为他的继母。

 

蒙克13岁那年,年长他2岁的姐姐也因患肺病去世。蒙克与姐姐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蒙克自己也经常生病,小时曾得过肺结核,差点儿死去。这些可怕的经验在他的心灵烙下了许多与疾病与死亡有关的阴影,并称为他日后创作的一大主题。

 

    1879年,爱德华·蒙克进入工学院念书,以便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因为受到印象主义,为了成为一名画家他于1880年离开了工学院。

1881年,爱德华·蒙克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和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

 

1885年,爱德华·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法国画家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后期印象派,然後是新艺术造型。爱德华·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后期印象派的,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的。

 

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和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他,他要呐喊,他要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呼吸、感觉和受苦受难。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合画”。这套组画题材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人类对“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通常被人们认为是第一幅表现主义画作。画中强烈的色彩,如同火焰一般燃烧着观画者的情绪,形成了蒙克特殊的绘画语言。

 

蒙克共创作了四个版本的《呐喊》,蒙克博物馆收藏了其中的两个版本,另外两个版本分别由私人收藏家和挪威国家画廊收藏。在这幅画中,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蒙克曾叙述这幅画的由来:“我和两个朋友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上空的血色之间,有人相继前进。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在这幅画里,没有任何具体物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可能是一个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这样写道。

 

蒙克的《呐喊》和他的所有作品一样,都是通过自身体验画出来的。画家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扭曲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无处不充满动荡感和粗旷强烈的节奏。

 

画家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与梵高的《星夜》相似。蒙克将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将其画面上的恐惧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1892年,爱德华·蒙克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联盟在11月份举行的画展。爱德华·蒙克的绘画成了苦涩的争论对象,画展在一星期后结束。在柏林,爱德华·蒙克成了一个国际圈子里的一员,其中有作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包括挪威剧作家亨利·易卜生和瑞典戏剧家奥古斯特·史特林堡。爱德华·蒙克为易卜生的几个剧本设计了布景。

 

1893年12月,爱德华·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开画展,展出了题为“爱的研究系列”,由六幅画所组成。这是他此后命名为“生命组合画”的以生命、爱情和死亡的组画的起点。它包括深深地沉浸于大气的主题《风暴》、《月光》和《星夜》。其它主题有揭示爱的阴暗面的,比如《玫瑰与阿美莉》和《吸血鬼》。《病室里的死亡》则以死亡为主题,基于爱德华·蒙克对姐姐苏菲之死的回忆。

 

1894年,“生命组合画”增加了《焦躁》、《灰烬》、《圣母》和《女人三阶段》作品集。

 

 

1908年,蒙克因患精神分裂症进入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疗养院休养,病愈后回挪威隐居。回到挪威之后的爱德华·蒙克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

 

蒙克的一生总是充满着一种不安,这是天才艺术家特有的敏感与躁动,让他得以从世俗的人群中逃离,躲进画室,把自己的痛苦变成全人类的精神食粮。他的绘画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往往都是些忧郁、惊恐、彷徨状态下的丧魂失魄的幽灵,那些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充满了表现主义的特征。

 

他的绘画具有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冷峻和透入心扉的影响力;而他执意刻画生命的爱欲痛苦与死亡恐惧,反映了北欧人对生命的焦虑感。西方绘画从传统的再现可见的外部世界,转变为表现人物看不见的内心世界,这是西方绘画的重大转折。这种绘法为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37年,纳粹分子把蒙克的作品宣布为“堕落”和“颓废”的艺术,禁止展出,并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撤了下来。这对于爱德华·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事情,因为他一直把德国看作为他的第二祖国。1940年4月9日,德国纳粹军队攻占挪威的14天后,蒙克留下遗书:“这个房屋和全部作品,捐赠给奥斯陆市。”在德国占领挪威期间,他拒绝与纳粹政权合作,不参加其操纵的美术家协会的任何活动。

 

1944年1月23日,过完80岁生日的一个月之后,爱德华·蒙克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根据他的遗嘱,他的作品全部无条件地捐赠给了奥斯陆市,包括:1200幅油画、4500素描、1800幅版画、6件雕塑以及大批工具、笔记和书籍等。挪威人民为了纪念他,建造了蒙克博物馆。

 


 

(来源:网络。版权属作者,向原作者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名画——蒙克的《呐喊》
挪威蒙克美术馆藏:艺术大师蒙克Munch作品专辑(一)
蒙克:疯子成就了现代艺术
挪威:北欧最著名的表现主义画家蒙克
灵魂的释放者——艺术大师爱德华·蒙克
爱德华蒙克|为流行文化服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