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扬: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锦衣卫

月黑风高的夜晚,空荡荡的街道,两个打更的更夫正在忙着履行本职工作。


突然,他们发觉有几个黑影晃过不远处的巷子。出于本能和职责所在,他们追了过去。当手中灯笼的微弱光亮照见巷子口时,几个穿着飞鱼服的高大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他们面露惊恐的神色,张大了嘴巴,手中的灯笼也因为惊慌失措掉在地上灭了,两人如同见了鬼一样撒腿狂奔而去……这是电影《绣春刀》中,作为主角的三个锦衣卫出场时的画面,伴随着银幕上灯笼的熄灭,电影院里周遭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


翻看涉及锦衣卫相关资料,会发现锦衣卫及其“难兄难弟”东厂宦官们,历来充当着迫害忠良、滥杀无辜的反面角色。因此,锦衣卫给民众留下了狠辣、残暴、神秘的印象。但是,锦衣卫真的是这样么?我们有幸采访了研究锦衣卫的专家——常州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吕杨,探究神秘的锦衣卫到底是什么。

 


东方:锦衣卫由朱元璋创立,创立的具体地点是在哪里?选址有何意义?

吕杨:锦衣卫是一个随着皇权不断加强,为了刚猛治国的目的,为了监控朝臣,锦衣卫最早从朱元璋当吴王开始,拱卫司,后来发展为亲军都尉府,再发展为仪鸾司,最后创立锦衣卫。锦衣卫是朱元璋的上十二卫亲军之一,地址设在今天的南京太平门外,白马公园的区域。为什么设在那里,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因为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六部中有五部都在城内,只有刑部设在城外。太平门是当时南京皇城的北门,刑部在当时负责处理法律问题有点类似于今天“主刑杀”的说法,设在北面就有刚猛铁面的含义。白马公园那一片不仅仅有锦衣卫,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天牢都在那里,包括锦衣卫的镇抚司狱也设在里头。

 


东方:锦衣卫一直给民众留下神秘、狠辣、制造冤狱等印象,为什么会这样?

吕杨:大家都知道“卫”是明代的军事组织之一。锦衣卫本身是卫,属于上十二卫,所谓“上十二卫”是指由皇帝直接指挥的武装,包括武德卫、龙骧卫、豹韬卫、飞熊卫、威武卫、广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鹰扬卫、骁骑卫、神武卫、雄武卫、凤翔卫、天策卫、振武卫、宣武卫、羽林卫,是朱元璋的护卫部队,他们不属于五军都督府。为什么锦衣卫相对其他的军事武装给大家留下神秘感,是因为锦衣卫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具有法外用刑的权力。同时在洪武时期,它在监控朝臣、臣民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在永乐到天顺时期的恐怖政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给人感觉锦衣卫不同于其他组织。再有一个原因,是源于影视剧和民间文学的渲染,使得锦衣卫蒙上了神秘色彩。另外,锦衣卫本身的职能非常多,具有仪仗、护卫、治安等等功能,以及最主要的理诏狱功能,这些功能同样让人留下神秘的印象。

 

东方:锦衣卫在朱元璋驾崩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吕杨:朱元璋驾崩之后,直到朱棣时期,属于锦衣卫的一个低迷期。因为洪武二十六年,处理完蓝玉案以后,朱元璋下令销毁锦衣卫的刑具,同时要求所有的案件都要经过相关的司法部门,不再采用法外用刑的方式,所以锦衣卫的权力出现了低迷状态。而在建文帝时期,他完全遵从了祖训,锦衣卫也因此作为非常小,直到明成祖靖难之后,锦衣卫的权力才开始重新复苏。

 

东方:朱棣创立了东厂,是因为对朱元璋创立的锦衣卫不信任么?

吕杨:他不是不信任锦衣卫,他是不信任锦衣卫的负责人。当时纪纲秉承朱棣的意思到处罗织罪名,到了飞扬跋扈的状态,就连“靖难”功臣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看到纪纲都要躲得远远的。纪纲一个四五品的官员甚至敢把和自己有矛盾的一品官员打得头破血流,这种以下犯上的事情在明代绝不允许,只有纪纲敢这么做,这都是因为朱棣需要纪纲去罗织罪名镇压建文遗臣,因而默许了纪纲的所作所为。后来朱棣政权稳固,发现纪纲没什么用了,便将他处死。迁都北京的时候,朱棣想到利用身边的宦官去拆分锦衣卫指挥使的权力,随后建立了东厂。最初建立东厂的目的,是因为刚迁都到北京,社会秩序肯定不如当时的首都南京,社会秩序要恢复到正常状态,还要强化社会治安都需要监控,光锦衣卫一个部门也不够用,建立东厂起到双重监控的作用。

 

东方:锦衣卫在历史上制造了不少惨案,这些案件的由头是真实的么?还是锦衣卫为了自己的发展凭空捏造?

吕杨:一方面和锦衣卫负责人的个人素质相关,另一方面是和秉承皇帝意图有关系。比如说“蓝玉案”,这完全是因为朱元璋要清理蓝玉集团,或者说开国武将中的归附集团而引发的,先借助锦衣卫的侦查,然后对蓝玉去罗织罪名。另外一种是明成祖“靖难”之后疑心很重,锦衣卫势力膨胀,纪纲“狐假虎威”秉承朱棣的意思,通过恐怖政治去罗织大臣罪名,最后他在朱棣面前邀功请赏,与他同期的左都御史陈瑛也是非常残忍的奸佞,这些都是为了迎合上意。而在天顺朝,逯杲从锦衣卫一个普通的骑校迅速崛起成为指挥使,也是因为秉承明英宗的想法,用恐怖政治去控制朝臣,包括内阁大学士李贤都是在被监控的范围内。逯杲的这种监控后来直接逼出了“曹石之变”,石亨可是夺门之变的功臣之一,却因为逯杲罗织罪名而被拷打,曹吉祥是宦官的功臣之一,看到石亨这样便产生了“兔死狐悲”的感受,决定先下手为强。逯杲死后门达接任,他发现这招非常迎合上意,升迁非常快,所以他也采取了这样的方式,营造了恐怖气氛,但是大环境都有皇权的默许和授意。

 

东方: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关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和以往的类似机构有何不同?

吕杨:锦衣卫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特务机关,我们所谓锦衣卫是特务机关,主要是体现在上世纪40年代丁易先生有一篇关于明代厂卫的著作,那里面强调锦衣卫是特务机关,实际上有当时的政治需求,映射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军统保密局和中统那些特务机构。准确地说,特务职能只是锦衣卫众多功能中的一个。最开始锦衣卫脱胎于仪鸾司,仪鸾司就是皇帝的仪仗队兼卫队。锦衣卫有一项职能是纠察军纪,监督上朝的朝臣穿戴有没有不合要求的,这属于监控职能的一部分。除外,锦衣卫还有负责两京治安,道路修理,沟渠疏通,特务职能真的只是其众多功能中的一个,所以不能因为这个功能就认定锦衣卫就是特务组织。

 

《出警入跸图》中皇帝四周的即锦衣卫


东方:锦衣卫作为军队,选拔和普通军人有区别么?

吕杨:锦衣卫的选拔比较特殊。明代采取的是军户制度,也就是世代当兵,锦衣卫的军户也是世代在服役,这点和普通军人相同。不过也有不同,锦衣卫有时候会招一些主要负责打人的力士,这些力士需要通过严格的考核。在清初一本文献里记载,招聘力士时会在一块砖的外面附上稻草,再在上面包一层宣纸,考核通过的标准就是一棒子下去砖碎了,纸还完好。石头代表骨头,稻草代表肉,宣纸就是皮,一棒子打下去看不到外伤,其实骨头早折了。在成化时期,一个大臣被皇帝下令杖四十,南京的锦衣卫接到任务后却没人能行刑,只好专门找力士去执行,结果打了二十杖草草了事,因为人都快被打死了。其实行刑的人在执行任务或者平时训练的时候都需要看监刑官的眼色,如果监刑官暗示不能打死,那么打四十杖或者二十杖也只是“干打雷不下雨”,看着打挺狠,但人基本没什么大伤。万一遇上看不顺眼的,几下就能打死。行刑也有规定,五杖必须换一个人,按现在来说这些行刑的力士也是技术工种了。

 

东方:锦衣卫的标准服饰是什么?这样的配备是为了什么?

吕杨:锦衣卫的标准服饰最开始是橘色的,相对于其他军人,锦衣卫的装备比较好。在景泰四年更定朝服的时候,赋予锦衣卫军官可以穿麒麟色服装和麒麟补服的权力,所谓武将公侯一品官可以穿麒麟袍,能穿麒麟袍是非常威风的一件事情。哪怕是六七品的职位也可以穿麒麟袍,彰显了自己的尊贵。毕竟锦衣卫的职能相对上十二卫的亲军,工作职能是最多的,所以地位也是最尊崇的,同时待遇也是最好的。另外,锦衣卫的武器不单纯是绣春刀。比如皇帝有朝仪的时候,锦衣卫做护卫,这时用的腰刀就是绣春刀,也有人说是尖翅雁翎刀,样子和抗战影视剧中日本军官使用的军刀相似。请注意,这只是锦衣卫常规武器之一。如果锦衣卫需要护卫皇帝出行,或者在外巡逻,他们配备了各种长兵器,绝非影视剧中那样只使用绣春刀。

 

东方: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区别在哪里?

吕杨:在古代文献史料当中,我们都把锦衣卫和东厂连在一起,称为“厂卫”。厂和卫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点。相同在于他们都是监控朝臣的特工组织,不同之处我们可以用东厂来做比较,因为西厂设立的时间比较短,后来被废除了,只有东厂是从永乐十八年建立,一直到明亡终止。东厂有一条缉捕谣言和大奸恶者,所谓谣言就是控制舆论,主要针对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一个审案监督的工作,锦衣卫在这方面的工作相对比较少。而且东厂也不是影视剧里演的,全都是宦官,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述,东厂的外勤人员全部是抽调的锦衣卫的精兵强将,因为东厂本身的职能包含了秘密侦查,不可能让宦官做这方面的工作。另外在东厂里面,负责案卷整理的,也就是内勤人员,同样是锦衣卫派去的军官,大概有两个千户负责案件的预审,以及预审案件的案卷整理,最后上报给皇帝是由宦官去完成。东厂的指挥人员,也就是总负责人,一般来说是宦官机构的二把手,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从这里就能看出,东厂的主要人员还是锦衣卫的人员。两者差别从原则上来说并不是很大,最大的区别在于指挥人员不一样,锦衣卫属于纯军人,东厂的高级官员基本上由宦官担任。

 

东方:锦衣卫最后的没落是何原因导致的?

吕杨:锦衣卫的强势和没落都和皇权的张扬密不可分,每一次锦衣卫的扩张都和皇帝想要扩大皇权,监视朝臣的目的密切相关。比如在洪武时期,皇帝为了监控朝臣,特别是引发清理开国武将的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也是由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的。到了永乐时期,为了打压朝廷中的建文帝遗臣,以及控制朝臣对朱棣“靖难”也好,篡位也罢的不满,锦衣卫的权力跟着上升。到了天顺时期,因为明英宗夺门之变后,他要清除景帝在朝中的势力,所以他采取了完全意义的恐怖政治,前有逯杲后有门达,把锦衣卫的权力大大扩张。到了明武宗时期,钱宁是武宗的宠臣,他再一次扩张了锦衣卫的权力。到嘉靖时期,锦衣卫权力最高的阶段就是陆炳掌管的时代,因为陆炳救过嘉靖皇帝的命,而且又是新帝的旧臣,加上嘉靖皇帝要对一些抱有不满情绪的朝臣采取暴力措施,使得这个时期的锦衣卫权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陆炳去世之后,锦衣卫权力开始下滑,最后到了万历年,执掌锦衣卫的朱希孝是“靖难”功臣朱能的后人,他凭借祖荫还能有点作为,锦衣卫还不太听东厂的话。正好当时的东厂提督冯保和张居正想要利用王大臣案,陷害高拱行刺皇帝,朱希孝在审理此案的时候拒绝了冯保和张居正的要求,换句话说,他的独立办案权还在。由于朱希孝坚持自己的原则,高拱得以保全。再往后,万历时期发生的“妖书案”整个侦查,审判的过程全部由东厂独立完成,锦衣卫连边都没靠上。不过此时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还不怎么听东厂提督的话,从这个角度看,此时的锦衣卫还没有完全依附东厂。到了万历后期,锦衣卫指挥使见到东厂提督居然要磕头,再也没有厂卫平分高下一说。到了天启朝魏忠贤执政时期,锦衣卫田尔耕等人无条件倒向魏忠贤,锦衣卫彻底沦为东厂的走狗,权力都交到了东厂那边,锦衣卫彻底衰落。在崇祯朝时期,锦衣卫有点复起的苗头,当时的指挥使可以从诏狱的角度独立侦办案件,但当他审不明白的时候,还是要交给东厂去审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皇帝心里东厂地位已经高于锦衣卫了。后来,这个趋势一直持续要明亡,如果明不亡,按照当时的态势,锦衣卫想要再次复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东方:有资料说“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锦衣卫在明朝灭亡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从而导致大明朝的灭亡?

吕杨:这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学者沈起堂的个人观点。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锦衣卫一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而且锦衣卫监控的朝臣都是士大夫出身,这些士大夫经过锦衣卫的迫害,幸存下的人就把自己在诏狱里种种惨烈的情节写出来,在书写和记忆的过程当中,为了显示自己有多么的悲惨,一定会把自己的境遇写得更悲惨,因此留给后世一种锦衣卫一团糟、一团黑,和造成明朝灭亡有密切关联的错觉。实事求是讲,我个人认为导致明朝灭亡的因素很多,锦衣卫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因素,谈不上造成明代灭亡,这个说法显得夸大其词了。


吕杨

辽宁鞍山人,历史学博士,常州大学历史研究所、常州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研究方向:明代政治制度史、江南社会经济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四大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它们哪个更厉害?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15万锦衣卫做了什么,怎么没有救国?
逆天改命酿成的王朝悲剧
东厂 西厂 锦衣卫 疯狂的国家机器
明朝四大特务机构盘点│锦衣卫为何怕东厂
东厂锦衣卫:明朝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