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给你的摄影入门(16)细节

【一不小心把这篇文章发到《头撞影墙》那个公众号上去了,对不起大家。现在重新发一下。照片中的水印还是原来公众号上的,不去改了。请谅解】

前文关于“物质层面”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扩大你的视野。摄影和器材之间存在在一种辩证关系:对艺术摄影来说,器材不重要;对具体一个项目来说,器材可能很重要。在此之前,如果你能更好地了解数码、胶片,小型相机(135中画幅相机(120大画幅相机(4X58X10,手机,以及其它各种能够生产影像的设备,你会认识到各种各样的硬件不仅仅产生影像这么简单,还意味着这些硬件提供的是不同的观看方式。它们究竟不同在哪里?将来会以器材跟影像之间的关系来讲述,今天暂时不讲。

今天有一位摄友在群里贴出了他参加英国摄影师迈克尔·弗里曼(Michael Freeman,网上有人把他捧为“顶级大师”,很扯淡)讲座的读书笔记,我认为“老头子的思路还是杂志编辑的思路,报道摄影的编辑思路”,并认为那种“讲故事”的理念在艺术摄影学习中不是十分妥当,因为“讲故事”是一种语言模式,会偏向于报道摄影和图片故事。图片太受语言控制,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实际上,约翰·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在《摄影师之眼》中《细节》(The Detail)这一章已经强调了摄影的局限性:

“它们不是故事,而是散乱的具有启发性的线索。他也无法将这些线索组合成清晰易懂的叙述文本,只能将片段孤立、纪录下来,以此赋予它一些超越简单描述的特殊意义。”

“摄影从不擅长叙事,实际上它也很少这样尝试。”

约翰·萨考斯基指出摄影不擅长叙事能力的目的是让摄影师扼制叙事冲动(这种冲动几乎人人都有),能够更好地关注一张照片中的细节。叙事(storytelling)是文本和电影所擅长的,照片的叙事性在文本和电影面前不堪一击。有很多专家狡辩说,摄影中的叙事不是文本和电影的那种叙事,是的,那是一种古典绘画中常见的具有故事情节暗示的叙事性,但是古典绘画背后往往有个现成的文本,比如神话传说,圣经故事,历史故事等。报道摄影背后的文本是现实世界的故事,但是这种故事需要文字来衔接照片跟照片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故事切片跟下一个故事切片之间的关系。这种方式现在又逐渐变得流行,就像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流行于欧洲的摄影小说(photonovel)。文本和照片混合更强化了叙事倾向。这种倾向究竟如何值得进一步商榷。详细可以参看我写的另外一篇文章《叙事和反叙事:从电影到摄影》

回到正题,关于细节这个话题。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他的名作《明室:摄影纵横谈》里说到“刺点”(punctum)这个词(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中设立了“刺点”奖),大致意思,刺点是刺痛观众的意外细节。比如照片中人物穿着的一双鞋,小男孩一口坏掉的牙齿,女孩手指上包扎的纱布之类。或许你觉得这些细节并不能吸引你,但实际上这样的细节成为很多著名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理由。比如美国当红摄影师埃里克·索斯(Alec Soth)。

我们先来看一张他拍摄的照片:

我们来看看埃里克·索斯为什么会拍下这张照片:

“我看见这个男人拿着一个便携式录音机,那是20世纪80年代才有的,所以我开始想:‘为什么他随身拿着录音机?’而且,他的眼镜的款式也挺有藴味的,看上去像是数学家会戴的款式。他看上去是个书呆子,但手上又戴了一个巨大的戒指,像极了学院环。”

再来看一张:

吸引埃里克·索斯拍下这张照的细节是3个行李箱。这3个行李箱是空的,让“这张照片看上去充满各种可能性”。

再来一张:

吸引埃里克·索斯按下快门的是这个人的三个细节:飞行服,鼻子上的创可贴,拐杖。

下面这张照片中吸引埃里克·索斯的是什么呢,你猜猜看?


注意:上述照片意味着人物没有吸引人的细节,埃里克·索斯不会拍下这些人物肖像。

英国有位非常有名的学者叫约翰·伯格(John Berger),他在谈到摄影时,也强调“照片本身无法展开叙述,照片留存的是瞬间的外观。”他把照片理解为一个时间的切片和事件的横截面,并用图示形式来说明:

上图:表示持续的时间。

上图:表示照片捕获了某个移动中的时间,切断被拍摄下来的事件外观。垂直线代表摄影的切割。

上图:用圆形来表示一个事件的横切面。

上图:圆形大小表示瞬间外观中发掘出来的信息的数量。

上图表示信息的相互指涉。

我们在约翰·伯格的图示中可以发现,照片中的所谓“信息量”,绝大部分是照片中的各种细节。由这些细节相互指涉,超越了信息所提供的维度。照片是由各种细节组成的,照片中的细节往往是我们观看一张照片的基础

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有一组作品,题目就叫《细节》(Detail),我们来看一下他拍了什么:

跟著名摄影师马丁·帕尔(Martin Parr)同时代有一位英国摄影师,叫彼得·弗雷泽(Peter Fraser,英国早期采用彩色摄影的摄影师之一),他拍摄了一组名为《材质》(Material )的作品,拍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极其寻常的材料,照片中除了细节还是细节。为什么关注这些毫不起眼的东西?彼得·弗雷泽可以说获得了彩色摄影先驱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真传(他跑到美国跟威廉·埃格尔斯顿混了两个月,而威廉·埃格尔斯顿主张天下万物平等),他说:“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小东西组成的,对象之间没有等级关系。”我们来看几张他拍摄的照片:

Peter Fraser:Material 

显然,这些特别关注细节的作品跟前面埃里克·索斯关注照片中某一细节的照片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明显的,这些照片都是“去叙事性”的,照片中没有“故事”的痕迹,观众直接面对的是照片中的细节

然后你回看一下前面的文章《写给你的摄影入门(14)观看和视觉关系》。我分析了人眼的聚焦机制和相机的聚焦机制,强调了人眼聚焦机制的局限,也就是人眼往往在某一刻只能聚焦于某一点,而不是一个面,但是照片展示的恰恰是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上堆满了各种细节,而有些细节可能你在拍摄时根本没有注意过。

这里有什么问题?

当然有问题。你拍摄一张照片时,不要因为你关注了某些东西而忽略了另外一些东西。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一张照片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次要的照片只有像细节的迷宫一样,观众才会花费时间去仔细观看

你可能会问,那些细节很少的作品难道不好吗,比如深濑昌久的《鸦》:

不能这么理解细节的问题。因为有些照片观看的点并不在于细节之中,而是照片呈现出来的一种感觉。当然我们也有理由怀疑这样的照片无限制放大可能是艺术市场和资本的原因。比如下图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

135规格的照片放大到这种程度肯定不会看到什么细节,何况是一张剪影。这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难道照片可以没有原则的放大吗?当然不是的,这个问题以后会讲到,暂且不表。

通常来说,当你拍摄一张照片时,你会比较关心“传达信息,再现场景,使人震惊,强调意义,令人向往”,罗兰·巴特说这样的照片“调动起来的是个半吊子欲望”,因为观众对这样的照片“是通过道德和理论修养的中介产生的”,依赖的是“一种由严格培育出来的情感”。

初学摄影的人往往想把照片拍得“深刻”,“有意义”,于是满世界去寻找现实中的“符号”(比如国旗,灯笼),一张照片最后变成了符号的堆砌。

新手如何拍照片?有时候一个触动你的细节足以让你按下快门,理由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Alec Soth:From Here To Ther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世纪民间故事叙事性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教学】卢杨 王荣珍丨借助叙事结构整合叙事文读写教学——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
蜜蜂不质疑蜂巢,我们却质疑世界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  龙迪勇
小学叙事类文本教学实践探究
苏萌:当代西方史学中的 “叙事复兴”与“叙事转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