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花了14年写了28幅作品,合起来却叫《十七帖》,咋回事?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

它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的书信集合而成的,

别看名字叫《十七帖》,实际上共计有29幅作品,共计134行,1166字。

《十七帖》只是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王羲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么命名的,就是这么任性。

《十七帖》各帖分别是:

郗司马帖、逸民帖、龙保帖、丝布衣帖、积雪凝寒帖、服食帖、知足下帖、瞻近帖、天鼠膏帖、朱处仁帖、七十帖、邛竹杖帖、蜀都帖/游目帖、盐井帖、远宦帖、都邑帖、严君平帖、胡毋从妹帖、儿女帖、谯周帖、讲堂帖、诸从帖、成都城池帖、旃罽帖、药草帖、青李来禽帖、胡桃帖、清晏帖、虞安吉帖。

由于各帖时间跨越14年(公元347-361年),所以它对于研究王羲之的草书书法发展变化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十七帖》部分01

《十七帖》部分02

《十七帖》部分03

从《十七帖》中我们可以看到,它去掉了当时常见的隶书笔意,形成近似楷书特征的点画,字与字之间形成了顾盼呼应,实现了从章草到今草的转变。

唐蔡希综《法书论》说:“晋世右军,特出不群,颖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创立制度,谓之新草,今传《十七帖》是也。”

——这里说的“新草”,就是今草。

也正是因为这是王羲之日常所书,所以风格自然、随意,能很好的体现王羲之的书法特点。

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縛,不求法脱。所渭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

——很多书法家为了追求个人风格,故意突出某些特色,显得用力过猛,反而失去书写时的自然之美。

相比之下,《十七帖》平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张狂之气。

这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高手总是云淡风轻,不求招式巧妙,而在一拳一脚中见功夫,而准高手才剑走偏锋、独辟蹊径,以诡异辛辣求胜。

《十七帖》用笔有规有矩,以方为主,转折处轻提重按,顿挫有致,很少锋芒外露。

线条朴实遒劲,笔势连贯,连带笔画起伏变化,极富节奏感,内在呼应尤其明显。

其章法按照唐太宗的说法,就是“烟霏霹结,状若断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所以唐宋以来,《十七帖》被奉为“书中龙象”,作为学习草书的范本。

《十七帖》最好的版本是宋代根据唐代弘文馆学书所用的拓本摹刻的版本,虽然是翻版的翻版,但由于其刻工细致,顿挫提按动作分明,所以还算是有迹可循的理想范本。

《十七帖》里面,比较出名的是《远宦帖》、《游目帖》。

这俩出名主要是因为它们还有墨迹版的摹本,更接近原迹。

其中《远宦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远宦帖》

《游目帖》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家——没错,就是遭了原子弹的广岛,连带《游目帖》也被烧没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得益于《游目帖》还留了一张照片底片,2007年由我国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

《游目帖》

在此,一笑多嘴感叹一下:

别以为时间是文物最大的敌人,其实战争和愚昧才是毁灭文物的最大元凶。

要成就一件文物,也许要上千年的时间,但要摧毁它,一把火一瞬间足矣。

王羲之真迹的丢失,大部分也是因为南北朝连绵的战乱。

南朝梁元帝收集了大量王羲之的作品,但国破之际,他一把火把收藏的所有书画、图书、字帖等(约14万卷)尽数焚毁,从此王羲之真迹大部分失传,同时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续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最大的文化破坏事件之一,让自己成为了破坏中华文明的千古罪人。

PS: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人文知识分享

扫描一下 飞刀一笑 求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羲之书法作品释文三
王羲之的“墨迹”们!
王羲之“墨迹”二十一种,全部高清原色图,找齐很不容易
1、 王羲之草书丛帖2、王羲之《远宦帖》3、集字《隶书歌》
王羲之墨迹大全
王羲之书法全集:迄今为止收集最全面,图片质量最好的版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