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南大学法学院“男神”老师熊樟林,纯粹学者的“学子”精神 | 人物

核心提示:回望自己走到现在的科研道路,熊樟林认为自己还是很快乐的,但也感叹坚持科研确实不易,不过对他而言,“一个人一辈子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应该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熊樟林。 受访者 / 供图

记者|李卓谦

责编|张晶晶

正文共2694个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9月24日,第五届“江苏省优秀青年法学家”表彰仪式在南京举行,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樟林作为当选者之一,郑重地接过了那本属于他的荣誉证书。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半个多月前,他刚刚入选“江苏社科优青”名单,今年年初,他被评为了“2019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在东南大学法学院,熊樟林是被大家公认的“男神”老师。尽管已为人师多年,但熊樟林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子”,他也一直用这样一个角色来鞭策自己。在他看来,保持学习是保证自己不掉队的最基础的生存手段。

得益于这种“学子精神”,近5年来,熊樟林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商研究》《环球法律评论》等法学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5余篇(其中CSSCI为30篇)。在中国法学会创办的“中国法学创新网”上,被列入高产作者。他曾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第十一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中国法学会、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项目4项。

同事刘启川评价熊樟林是“公法学研究圈内为数不多的纯粹学者,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术态度、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都让人感佩不已。”

回望自己走到现在的这条科研道路,熊樟林认为自己还是很快乐的,但也感叹坚持科研确实不易,不过对他而言,“一个人一辈子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应该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学问思辨”

熊樟林从研究生开始就在东南大学做研究,到今年已经12年了。12年里,他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甚至于心态,一直都很平稳,“这保证了我这12年的研究是实实在在的,并没有多少时间被浪费掉。”

熟知熊樟林的人都非常清楚,他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有时还显得有些“愤青”和“迂腐”。上学时,几乎在每一门课程上,他都会逼迫自己想尽办法去证明那些看起来几乎不可能成立的命题。而且,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胡说八道,他还查阅了大量的法理学专著,积累了一定的法哲学基础,这让他获益匪浅。

这样的性格培养了熊樟林喜欢追求真理的习惯,而且还给了他一些“莫名其妙”的自信,使他敢于在任何场合阐述自己的立场,“这是我执着于走学术之路必不可少的基因。”

“只有偏执的人,才能做出大学问,只有极其无聊的人,才适合以学问为伴。有文化的愤青,不是坏人,请聆听他们。恰恰相反,没有原则和立场,才是最不够格的法科生。因此,在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当中,其中有一件就是和愤青辩论,包括我最喜欢的学生在内。”熊樟林说。

生活中的熊樟林也非常简单,甚至显得有些“无趣”,除去陪家人孩子的时间,其他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周末会适当给自己放假,但真正放假的时间其实不多,全年基本的状态都比较忙,已经连续3年暑假没有休息了。”熊樟林曾打趣自己是法学院的“楼管”,因为基本全年无休。

谈起未来,熊樟林有自己的“野心”:“霸占”一个研究领域,出一本专著,成为别人不可绕开的研究资料;55岁以后,写一本行政法教科书,靠卖教科书养老。“当然,这中间如果能培养几个自己得意的学生,最好了。”

“十年磨剑”

熊樟林有一个做了近10年的研究课题,关于行政处罚。他介绍说,近期主要是在做《行政处罚法》的修改研究。

渊源于熊樟林的博士毕业论文。他选择了《应收行政处罚行为的成立要件研究》为题,用了1年半的时间写出了37万字,所采用的一个理论模型,基本上可以将行政处罚中的零散问题一网打尽,这也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后来,他将自己博士论文的一个部分,成功发表在了学术期刊《法学研究》上。

自此之后,研究行政处罚就成了熊樟林的一个“学术追求”,他也将之当成了一种“使命”:“当年选择这个方向为博士论文选题其实也是一种冒险,但是后面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富矿,很有趣味,因此就一直做了下去,基本是当成自己的‘饭碗’在做。”

熊樟林很感谢恩师周佑勇教授的包容与尊重,“我当年将选题报告给周老师以后,他非但没有反对,而且还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参加工作以后,他还专门从台湾给我带过一本行政处罚的专著,以及其他各类研究资料。”这都是让他一直研究下去的动力。

熟悉熊樟林的人都比较清楚,他研究的东西都不怎么“时髦”,甚至冷门,而且点很小。“行政处罚也一样,在今年全国开始讨论《行政处罚法》修改之前,很少有人会写处罚的论文。”熊樟林打趣道,这就好比德国公法学界一样,这个领域“被行政法学文献有如后娘对待继子般地(Stiefmütterlich)处理”,“但我并不因此就改变自己的初衷。”

熊樟林认为,从我国既往的法律修改习惯来看,在法律草案公示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不会对外公布修法的基本立场和主要内容。现阶段,法学理论界与立法实务部门对此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在法学理论上充分展开《行政处罚法》修改的立法政策研究,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对于促进《行政处罚法》的科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修改《行政处罚法》,应当从法的规制目标、调控视角、规范结构、功能定位四个方面明确其基本立场。

“见贤思齐”

熊樟林“爱学习”的劲儿不仅用在对问题的钻研上,向身边的师长同学学习也是他不断进步的动力。

周佑勇教授是熊樟林的导师,有关行政裁量的研究思想可以说是国内顶尖级的。熊樟林说,尽管周老师公务繁忙,但一直笔耕不辍,每年都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发表,让他非常敬佩。“裁量问题一直被喻为行政法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是行政法学研究不可绕开的知识点,任何一个年轻学者,都必须要认真对待。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在身边,学习就一直在路上。”

除了周佑勇教授,学界其他的老师也是熊樟林学习的对象。熊樟林说,行政法和其他学科相比,部门法的属性更强,政策性也更为明显,基本没有一个通用的法则,几乎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个学术“山头”,都有属于自己成熟的理论体系。即使在行政法学内部,如果不学习,也会成为“门外汉”。“因此,必须逐一去‘拜会’每一个山头,读其著作,品其论文。”

在熊樟林看来,与上一辈学者不同,这一代的年轻学者往往都会选定一个领域深挖,知识往往变得更加精细化和技术化。因此,保持学习是与学术同辈能够保持沟通和对话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正所谓教学相长,和自己的学生保持交流,学习专业知识,接触新鲜事物,一直也是他对待学生的心态。

“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给我自己的研究生说,当你开始研究一个领域,你极有可能就是这个领域的顶尖级专家。因此,我们其实也可以从学生那里学到很多知识。”熊樟林说。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剑银:如何催生从未出生的“中国法理学”︱ 中法评· 会客厅
与谈实录 | 15位公法学人共话部门行政法研究与行政法总论的互动
“岁月如歌 致敬芳华” | 何家弘老师荣休采访实录
一位法学教授的名言:“看看现在从法学院毕业出来的学子们,有几个通
他写了一首歌,陪伴了北大人十年
我校代表队获第二届安徽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冠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