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南潘氏中医外科」(四)外科名家潘春林外科学术思想

外科名家潘春林外科学术思想

作者:李慕期

老师潘春林,生于1900年,卒于1968年,悬壶杏林五十载,学验具丰。疡症初起,内治主张寒凉、消散主张温通,治疗主张下吊。治疗某些外科疑难重症,毎能立起沉疴,名噪省内外。今不揣愚陋,僭肆叙述。

1.启承《金鉴》之旨用药不执板法

潘氏外科,从疮疡的病名、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法则,均未超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以下简称外科金鉴)旨意。潘氏自家编辑,作为传授学生的启蒙书《疡症歌诀》、病名排列相似,都从百位疽开头,至终由《外科金鉴》的330个病名,缩减为290个,只是在《外科金鉴》歌诀的基础上,作了文字上的修正和更动,使之执简驭繁,容易领会,背诵起来尤为顺口。如脑疽例:《外科金鉴》为“脑疽项正属督脉,左右偏脑太阳经,阳正阴偏分难易,治与痈疽大法同。”潘氏《疡症歌诀》更改为“脑疽项正督经详,左右名偏属太阳,督脉上升为易愈,膀胱凝降却难良。”

内治法则,潘氏宗《内经·病机十九条》:“诸痛疮疡,皆属于心”之意,疮疡初起,主用寒凉之药。《外科金鉴》治疮疡初起有表证,服荆防败毒散,里热证服内疏黄连汤。老师认为疮疡初起,阳实之证多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为主,药用银花、野菊、紫地丁、蒲公英、黄连、黄苓,连翘、赤芍等为基本方。疽根坚硬散漫,加蚤休、毛慈姑、邪毒不易化脓,加皂角刺、败酱草;有表证,用连翘,不用荆芥、防风。治疗头面疔疮,《外科金鉴》用黄连消毒饮以清毒火。老師认为清解毒火应以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出入治疗,黄连消毒饮中的人参、藁本、羌活、苏木等,显非火毒之症所宜。治疗痈疽,《外科金鉴》以仙方活命饮,老师则根据痈疽所发部位、病因病机不同,灵活组方(见下文审部位求病因)。总之,老师组方用药,不执板法。

2.审部位求病因 有执简驭繁之妙

《疡科心得集》云:“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老师认为疮疡发于颈项部以上,阳实之证,初起都挟有风邪、或风热、风火、风痰,常用连翘、牛蒡、薄荷、象贝等以疏风散热,化痰解毒消肿,而不用荆芥、防风发散风寒之药。痈疽发于中部,虽都有气机为病,老师认为胸部与腹部用药不尽相同。发于胸部的痈疽,乃由肝脾郁积,气滞血壅,或肝胆火毒,郁怒而成,内治以清热解毒、化瘀消结的基础上,常用柴胡、郁金、香附以疏肝解郁;发于腹部的痈疽,乃由湿火挟瘀凝气滞而成,内治以清火解毒、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常以香附、木香、青皮、陈皮、枳壳等行气之药;下部生痈疽,老师认为应从腰起、腰以下,大多由湿热、湿火所致,以萆薢渗湿汤渗湿解毒,加减用之。

3.必辨经络气血 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的功能,是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外科对经络的应用,主要是反映症候,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如治后脑痈案:时病后,余邪未净,攻于督脉,致后脑结并形巨,……疼痛不堪,引及巅顶,……毒邪由督脉经传至足厥阴肝经,夜来模糊,恐有昏疼之变,用药以清热解毒,佐入平肝之法(见潘春林医案·后脑痈)。因足厥阴肝经循行癫顶,故督经邪毒易传,惟恐出现昏疼之肝经症状。血风疮案:由肝脾经湿热,外受风雅袭于皮肤,郁于肺经而成……。此案肝、脾、肺三经受邪,肝藏血,脾统血,肺主皮毛。肝血不足,统血无权,致湿热内蕴,兼风邪外袭于肺,致生此疾故治用养血袪风,解毒除湿(见医案血风疮)。缓疽案:右少腹结并,坚硬漫肿形巨……,酸痛,皮色不变,迄今月余,……端由足太阴经气血不调,寒湿凝滞所致,治以调和气血,佐入疏化。此案由足太阴脾经所反映症候(见医案缓疽)。

老师认为熟悉经络气血多少,可知痈疽疮疡之始终难易,用药之治始当。如两颞部属少阳,为多气少血之经,生痈疽多痛;胸肋部生痈疽,由气血挟痰凝滞,阻于肝经,不管阻于肝经、胆经,柴胡不可少用,既能疏泄少阳胆经之邪,又有疏肝解郁而止痛。如牙宣案:胃经实火上攻,阳明气血俱多,致齿龈出血,治以凉血清胃法。这些都是老师应用经络学说指导临床的经验。

4.取温病学之长 融会于治疡之中

老师积数代临证经验,博采众长,将温病学说融会于治疡之中。凡风热、风火、风痰,或风热疫毒客于上部者,用《温病条辨》方,银翘散、桑菊饮、普济清毒饮等,以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疔疮热毒深重,耗液伤营,症见高热头痛,胸闷神烦,舌赤口干,仿温病热入心营治例,加神犀丹《温热经纬》方,以清营解毒;疔毒走散,入于血分而现神昏澹语,懊侬烦躁,呕吐,腰痛发斑,用犀角地黄汤以清营凉血解毒;神昏呕恶,有疔毒攻心之兆,仿热入心包治例,用琥珀腊矾丸以护心解毒,或用犀角盘、或牛黄、紫雪丹、至宝丹等,以芳香开窍,凉血解毒.

5.治疗疔疮初起 善用线、散吊药

治疗疔疮初起下吊,是老师一大善长,一经下吊,就能控制火毒势横,不致走黄攻心,转危为安,收到预期效果。头面疔疮初起,根坚肿硬,麻木痒痛,头形色紫,肿势散漫,疮顶凹陷者,可以下吊,根据疔之肿块大小深浅,用刀剌一可插入线吊之小口,选择适当粗细长短之吊药,垂直插入。掌握切口深浅大小,是下吊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深则损伤好肉,浅则疔根不除,毒邪难于收缩。当刀尖剌入疔根部,指头觉有松脆感,如已刺入疔底部,则指头觉有抵抗感,为已达到刺入深度要求。吊药插入深度,应为刀剌深度的十分之八为好,深则腐蚀好肉。

卸肉疔和烂皮疔下吊。卸肉疔下吊,要在肿块初起,肌肉板滞,皮色已变的边缘处开始用药,范围大的,中间一定要用刀切开成十字形,或用三棱针点刺小孔,可使邪毒外泄,免致深腐损骨。下吊时,先在卸肉疔之紫熟起块,肌肉板滞之外则边缘好肉上贴二寸阔的清凉膏,将卸肉疔围住,沿清凉膏药内面搽约半寸阔的薄匀水吊(即吊药粉末加百分之二十白蜜水调成糊状),僵硬处涂厚些,随症酌用。中间掺大清散,外盖清凉膏。烂皮疔下吊时,其清凉膏药只需围贴在紫黑肉边缘,中间涂上吊药,外盖清凉膏,下吊,一般只用一次,不能多次连用,以防过量而坏事。

6.消散痈疽肿块 主张温通散瘀

消散痈疽肿块,方法很多,有单纯使用白降丹薄撒于布膏药上敷贴肿块,使其发泡,从而消退肿块,此法痛苦大,可造成皮肤腐烂,一次未能消退,不能继续使用。有用白降丹、白大吊、生石膏配伍研末,薄撒布膏药上敷贴,也易起小水泡,皮肉白嫩者尤易起泡,或表皮腐烂,对汞剂过敏者,更不适用。《外科金鉴》用回阳玉龙膏,其药力较逊。老师则主张用温通活血消肿之法的赛香散和内消散。赛香散组方为:肉桂、乳香、没药、菖蒲、山奈、公丁香、生南星、生青皮、沉香、梅片;分别研末,混合和匀,撒于布膏药上敷贴。用于痈疽肿块微有红晕、或皮肤白嫩者。方解:肉桂、山奈、南星温通活血、消肿块;丁香、沉香、木香、青皮、行气破气。昔贤云:“气行则血行”,行气有活血之意;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菖蒲、梅片,芳香开毛窍,助药直达病所。此方药力温和,不损伤表皮。内消散是在赛香散的基础上,加生川乌、生草乌,以加强散寒止痛,其止痛作用远较乳香、没药为强;菖蒲易麝香,增强芳香走窜,通行血脉,引药直达病所。本方虽增药二味,麝香易菖蒲,消散肿块,较赛香散为优。由于生川、草乌对皮肤有刺激,故适用于肿块木硬,平塌酸痛,皮色如常的痈疽及痹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花地丁
第十六章 痈疡剂
拔毒软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金黄散箍围治疗丹毒
主治痈疽疔疮、热痛红肿、外科感染性疾病,清热解毒汤
五味消毒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