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上高中之后,才发现过去12年的焦虑,都是没必要的内耗!
userphoto

2023.04.14 山东

关注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一位妈妈辅导一年级儿子作业崩溃到哭。

有网友在评论中调侃道,这才一年级,以后这位妈妈估计要泪流成河了。

是啊,现如今只要讨论起孩子的学业来,无论几年级孩子的家长都是满满的担忧。

不过,今天小七要和大家分享一位家长的“特别”经历,她会告诉我们在“化解”这份担忧的同时,孩子是如何摆脱“学渣”这个标签的。

(以下为第一人称自述)


01

我是一位重返职场的妈妈,因为担心孩子的学业问题,我从儿子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全职妈妈的生涯,在孩子进入高中之后,又重新返回职场。回顾我这些年的经历,我发现过去近12年的焦虑,很多都是没必要的。

“印象中儿子出生那一年年初上映了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而由周杰伦演唱的同名主题曲,也在那一年传遍了大街小巷。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娘胎里听多了这种'热热闹闹’的歌,自打出生起,儿子就是一个'皮’孩子。

年纪小的时候,还能夸一句活泼好动,等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就真的是人见人烦。在学校怕老师,上课勉强还能老老实实的;等回到了家里,就像是屁股上长了钉子,一刻也坐不住,更别提写作业了。

忘记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道漏一道,做十题错九题,字写得和鬼画符一样……

不管是你能想到的,还是想不到的问题,他能给你犯一遍。

网上有人说,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小学的时候觉得清华北大的大门正在向自家的孩子招手,初中的时候觉得重点高中努力一把问题不大,高中的时候觉得这孩子不是学不好就是不努力。

但是,我家这小子给我感觉是,如果不是九年义务教育,我怀疑没有初中愿意要他。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下定决心辞职回家。每天看着他学习,但即使是这样,他在学习上的问题也没见有太大的好转。

到了孩子上初中之后,开始住校了。一周回家一次,大概是远香近臭吧,也可能是吼他的机会变少了,也可能我那时开始觉得孩子也是不容易,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了给他补充营养上。

但,就是这样,我猛然间发现,孩子的作业问题,已经很少让我操心了。

我也曾问过儿子,怎么突然懂事了,知道好好学习了?不用人操心了?

他当时略带不耐烦地说道,不想听你叨叨,你叨叨起来比写作业还烦……你现在想操心还操心得了吗,我现在的作业你还知道怎么做吗?

就这样,我用尽三十六计都没能解决的事情,最终因为孩子“嫌烦”这种有点可笑有点无奈的原因自然的消散了。

我现在想来,如果当初我没有陪孩子写作业,没有天天盯着他学习,他这小学6年的时光,会不会快乐许多?在学习上是不是能更早的自觉一点?

没有谁天生就会写作业,低年级的孩子普遍都写不好作业,但是只要父母参与其中,难免会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尤其是当孩子犯错时,总是忍不住大喊大叫。

这反而让孩子对写作业甚至是学习这件事情产生许多负面情绪,比如紧张、恐惧、厌恶,甚至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成就感。

我们总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选择性地忘记了,孩子的成长是具有顺序性的,是循序渐进的。拔苗助长的结果,除了为自己制造焦虑,加重负担,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02

当我终于不用再为写作业的事情和儿子剑拔弩张之后,我渐渐地发现,好像除了催孩子写作业、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之外,我已经和孩子没什么话题可说了。

孩子每周回来之后就会把自己的房门关上,不知道在里面忙什么。

对于学校的事情,也从小时候谁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要和我叨叨一下,变成了极少主动与我分享,被问到也只是淡淡说一句:没什么好说的,学校里天天不就那样嘛?

对此,我总是心怀忐忑,担心他躲在房间里不好学习,是不是会偷偷玩游戏;担心他会不会在学校里遇到校园霸凌,是不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好……总之,那段时间,凡是他这个年龄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在我脑海里过了千百遍,看到新闻中出现了离家出走的少年,沉迷游戏的孩子,厌学退学的学生,我都会不自觉地代入,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为此,我总是以送水果、送宵夜等各种嘘寒问暖的借口进房间,就想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结果这种行为很快就被他识破了,很“不愉快”地和我进行了一场谈话。

“你是不是就觉得我不能自己好好学习?如果我真的不想好好学,你能到学校去看着我学?你能一天24小时都看着我?你能一辈子都看着我?”

看着他气愤的样子,我只好和他坦承自己的忧虑,没想到却被他“嘲笑”了:“妈,你也太能脑补了吧?我这天天那么多作业,累都累死了,哪里有时间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再说,真要是有这些问题我这成绩能不下降?老师能不找你告状?你别杞人忧天了行不行?家里那么多家务活还不够你忙的吗?你要是真的觉得闲,那你不如去上班吧……”

和儿子的这场我单方面被打击的交流结束后,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儿子身上,是不是正确的?

于是,我在儿子初三这一年,踏上了重新求职的道路。

我的要求并不高,双休,能在儿子回家的时候有时间陪他就行。但是没想到,根本轮不到我对工作挑挑拣拣,能进入面试的机会都很少。

见我找工作不顺利,儿子倒是开始格外关心我,给我打气加油,甚至还会帮我“复盘”这次哪里做得不好,下次哪里可以改进。

在那段时间,我和儿子反倒是关系好了不少,像是一起想要克服困难的战友,有了共通的情绪。

现在回首想来,我对儿子的种种担忧、种种焦虑,都是因为我始终把他当成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所以我总想要打开他的那扇门,但实际上,作为父母我们必须给孩子关门的权利,逐步退出孩子的学习,逐步退出孩子的生活,否则他永远长不大,永远无法独立。

你必须慢慢习惯并放心让他关门,否则,不管孩子多大,你总会想要破门,而随着这扇门强行被打开的,就是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是的,我认为青春期之所以有问题,不仅仅是孩子在成长中遇到了困难,更是家长在教育上遇到了坎。

就像是薛定谔的猫,虽然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想象孩子的未来,但在无限多的可能性中,孩子到底会有怎样的人生,是你无法决定的。无论你怎样焦虑,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放下自己的焦虑,不要把自身的急切与功利,强加到孩子身上,去改变他们本应该慢慢长大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多说孩子有问题的父母,其实自己都有病”
家长不懂小学6年的“潜规则”,娃再努力可能也白费,早知早受益
三流家长看成绩,二流家长抓习惯,一流家长帮成长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试题答案
好妈妈心态:别让自己焦虑,更别让孩子焦虑
那些从小喝“鸡血”长大的娃,后来咋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